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寫于無數個深夜,也將在未來更多的深夜與你相伴,安心于歸宿的書。這是一本睡前讀物,你可以從任何一頁讀起,也可以從任何一頁結束。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雋永短文、直指內心的句子、意蘊豐富的插圖,涉及愛情、友誼、工作、生活等話題。作者用極其細微而又深刻的筆觸,寫出我們和這個世界復雜而又隱秘的聯系,揭穿我們在這個年紀的疑惑、孤獨與欲望。
轟叔 ·現當代隨筆 ·4.4萬字
林徽因,一個完美的絕代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國才女中不肯屈服于命運、會選擇命運的女子。這都是她,不是很純粹,但值得細細品味。走近她,了解她的生活、她的文字、她的思想,欣賞她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意志,體會她在塵世的喧囂中寂靜安然的心態,學習她的交際魅力和處世智慧。做內心強大的女人——自信、樂觀、睿智、豁達、理性、堅強。
趙一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長篇散文。這是對母親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這是對母愛凄婉、深長的頌歌;詳盡記錄了母親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個日夜;很少有這樣刻骨銘心的長篇自述;它講述的是生命、愛和靈魂的故事。
張潔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我走了很遠很遠,從不問歸期。但即便走了幾千里,你也在我心里。”誰說長大了就不能讀童話?誰說成人了就沒有童話看?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世界已經夠冷了,總得有點東西用來暖心,一壺溫過的酒,或者幾個故事。愿這些如繁星的睡前故事,驅散你夢中的黑暗。
溫酒 ·現當代隨筆 ·9.5萬字
本書從“美得剛好”“何以善良”“生死疲勞”“浮世遠觀”四個維度,精選梁曉聲知人論世的多篇代表性散文佳作,集結而成。在《我與文學》《讓我們的頭腦聰明起來》《關于好人、壞人》等文章中,梁曉聲從日常小事切入,講述為人、為文、處世的準則。梁曉聲的關注點始終在紅塵中的微小的個體。“活得明白”絕不是教人庸俗的成功法則,而是要讓人成為獨立、正直的堂堂正正的現代人!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此書專注點在于“情感糾葛”的紓解。在“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三角戀、多角戀”“分手快樂”及“生活瑣事”等七個章節中,蔡瀾凸顯其殺伐決斷的個性,敢愛敢恨。他鼓勵年輕人積極面對戀愛與生活,在失敗中學習、成長。“把痛苦建筑在發憤學習上,念書念到忘我的狀態,是打敗經驗的最佳方法。”
蔡瀾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蔡瀾為人幽默風雅,以鮮活、生動的文字講述他的所見所聞,與讀者分享他的識見。他說:“為了喜歡寫而寫,才是一個真正的開端。除了文字之功,還要夠真、夠坦白。”一篇篇的小品文,真切動人,令人感到趣味盎然,慚慚地,便會感受到一點一滴的生活哲學從文字中滲出來。這本《人間好玩》是蔡先生的最新散文集,文章包含了蔡瀾先生“活出人間好玩樣子”的“奧妙”所在。書中談人間的“好物”“好吃”“好玩”與“有情”,篇幅短小,一朵花里見世界,有心人自會從蔡先生這本文字里感受到“活出人間好玩樣子”的智慧,也有可能幫助到有心人找到通往更好更通達生活的路。
蔡瀾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本書是當代知名作家張賢亮的散文集,包含“近鄉情更怯”“天涯若比鄰”“繁華的荒涼”“關于時代與文學的思考”四大篇章,映照出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從寫作,到經商,再到國外游歷。同時他也密切關注民生、社會、文化,將很多建設性意見下筆成文,引人思考。其散文貼近現實,貼近生活,非常適合青年學生仔細品味。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將和張賢亮一起,擁抱歲月,游歷時空。回到他久違的故鄉,盡享江南風光;奔赴“第二故鄉”,體味大漠蒼涼;歷遍歐洲,與異文明相戀……在經典名篇中閱盡人生哲思。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張賢亮用腳步丈量文明的尺度——伴你歷遍千山,歸來仍是少年!
張賢亮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該書為CCTV《朗讀者》的同名圖書,由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作為本書的主編。該節目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受眾口碑。本書依托電視節目,體例上按照主題詞結構劃分章節,章節內分主題導言、朗讀者小傳、訪談、文本、點評幾個板塊,偏重文本的文化品質和精神內涵,回歸書的閱讀感和品質感。收錄多篇名家名作,老少咸宜。該書分三輯,每輯收入四個主題的精選內容,附圖片。
董卿主編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本書完備地收錄了汪曾祺談美食的系列散文。書中寫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進了制作者的心意,還承載著千百年流傳的文化風情,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致的韻味,令讀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誘惑,更有著溫情的鄉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蘊的自然真趣。作者無意于寫得深刻,從容閑適的筆觸卻每每讓人品咂出生活本身的滋味……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林青霞說:宋代詞人蔣捷的《聽雨》,這何嘗不是我內心的寫照。“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那些年在臺灣拍戲拍得火紅火綠的。“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立之年,孤身在香港拍戲,一待就是十年,曾經試過,獨自守著窗兒,對著美麗絢爛的夜景,寂寞得哭泣。而今真是鬢已星星也,到了耳順之年,歷盡人生的甜酸苦辣、生離死別,接受了這些人生必經的過程,心境漸能平和,如今能夠看本好書,與朋友交換寫作心得,已然滿足。人生很難有兩個甲子,我唯一一個甲子的歲月出了第二本書《云去云來》,當是給自己的一份禮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這一甲子的人、事、情。
林青霞 ·現當代隨筆 ·4.5萬字
本書是許知遠早年的代表作,長銷近二十年。書里的篇章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館、北大校園的男生宿舍等地方寫下的讀書隨想和讀書筆記,充滿了年輕人對人類文明的向往,憧憬著融入偉大靈魂散發出的光輝,與此同時,他面對既豐富又單調的社會,一次次剖析自己的內心,確定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尋找自己的歷史坐標。書中表現出對個人獨特性的堅持,對封閉、自溺的小世界的警惕,對年輕一代頗有啟發。
許知遠 ·現當代隨筆 ·14.9萬字
通透的楊天真,決定給自己放個長假。在這個悠長假期中,楊天真暫停了手上的所有工作,從緊張的日程表中抽身,獨自踏上旅途。從巴黎到倫敦,從紐約到西班牙,她經歷了奢侈熱鬧的時裝秀場,也在荒涼的孤島體驗了生命的寧靜。才發現,原來不內耗地愛自己的方式,就是去看遼闊世界。這本書既是作者對自我內在的梳理,也是對女性的啟示,常常聆聽內心的聲音,勇敢做回自己。而楊天真所有重要的人生命題都在這里,在真誠的內省中,她記錄下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與以往干練的形象不同,這本書將呈現出她柔軟細膩的一面。要去觀世界,才有世界觀,很多看不見的盲區才會被碰撞出來,人生是曠野,也是在山海里自由放歌。遠行,是抽離,是往心里走,去遇見未知的一切,去遇見更真實的自己。我們一起去冒險,去走遍全世界。
楊天真 ·現當代隨筆 ·9.5萬字
《愿所有相遇,都恰逢其時》是小說作家DTT的第一本散文集,是從《時光機》的浪漫綺麗的想象中抽離出來,對現實生活、對職場、對感情、對自我實現的個性化理解。它讓我們看到小說家真實的一面,在庸俗生活里的孤獨、迷茫、彷徨和失望,如同你我。理想照進現實的絕望,她說“看清過熱望之下,才能煎熬到熱愛之上”初遇時的歡欣,告別時的感傷,她說“重來一次,我們仍然學不會好好告別”遭遇挫折,經歷失敗,終于敢于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她說“承認軟弱的那一刻,我覺得輕松”成長,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生活終將給予我們答案,或早或晚。人格社會化是一件必然的事,但成熟并不代表世故。時間很強大,會把我們打磨成意想不到的人。
DTT ·現當代隨筆 ·7.4萬字
為什么女性是一種處境?什么是女性的獨立意志和自由?女性如何擁有配得感以及如何過上豐盛人生?女性一定要進入婚姻嗎?為什么我們維持長期關系的意愿降低了?在人人活在算法的AI時代里,你所熱愛的東西都是別人設計的,都不是自己打造的,我們如何安身立命?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群體有著更大的不安定感和倦怠感。通過52個生活之問,愿大家能在這個轉型社會,避免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不斷提升自己轉場的能力,在交流與互補中,活出自我,在差異化社會中開拓自我價值,活得浪漫又專業。
梁永安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我見過的不幸太多了,從來沒有沮喪過。——陳年喜。這本書收錄了陳年喜21篇非虛構原創散文。書中寫了一群平凡而樸素的勞動者的故事。他們是爆破工、運石工、鄉村木匠、農夫、農婦、小作坊老板……而作家自己的故事,貫穿始終:在地下五千米開山炸石,在煙塵和轟鳴中養家糊口,在工棚和山野中寫下詩篇,記錄命運的爆裂和寂靜。他們雖歷經生活的磨礪,卻淳樸而硬扎,沉靜地訴說關于親情、愛情、死亡、欲望的生活主題……這是一本生命的書,也是死亡的書,歸根到底,是一本生活的書。世界是什么樣子?生活是什么樣子?我的感覺里,除了綿長、無處不在的風,其余都是塵埃,我們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穩,但更多的時候是東倒西歪,身不由己。
陳年喜 ·現當代隨筆 ·12.5萬字
本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陸續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結而成。信中,先生如老友談心般就青年們所關心的事項,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等等,對青年朋友進行了語重心長的勸導,鼓勵青年人樹立遠大理想,刻苦讀書,樸實做人,勿貪圖世俗名利。感情真摯誠懇,文風親切自然,一經發表便深受青年讀者的喜愛,此后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時本書還特別收錄朱光潛另一處世哲學經典之作《談修養》,進一步從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角度,為青年指點迷津,是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
朱光潛 ·現當代隨筆 ·14萬字
《在菜場,在人間》是一本書寫一群平凡菜場小販的炙熱生活的書,也是一本講述貼地而活的生之樂趣的書。作者是一邊擺攤一邊寫作,被央視贊為“菜場女作家”的陳慧。陳慧的前半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幼年被送養;少年生病;青年遠嫁;中年離異。一個底層女人的不幸,似乎都發生在她身上。好在,為了討生活去菜市場擺攤的日子里,她白天擺攤,夜里寫作,竟在充滿煙火氣的菜市場里找到了救贖。
陳慧 ·現當代隨筆 ·11.1萬字
梁實秋著的《雅舍小品》是現代中國散文史上的一個奇跡,所描繪的都是尋常事物,或一茶一酒,或一草一木,但篇篇精致,優雅、幽默、有趣,充滿生活智慧,富有人生哲理。“雅舍”是梁實秋抗戰時期在重慶的居所,重慶《星期評論》邀其寫專欄,于是便以“雅舍小品”為欄目名,將雅舍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以風趣幽默的筆法寫作刊載,這些機智閃爍、諧趣橫生的文字,透露出的不僅是作者細致入微的洞察力,還有他那恬然自得的生活態度。
梁實秋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的隨筆思想深邃,文筆幽默,他從自身深刻的生命體驗出發,關注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困惑,探討人生困境、社會弊病、精神歧途以及終極價值等問題,被譽為“ZUI純粹的寫作者”,“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代表了我們當代文學所能達到的高度”。這部隨筆集選取了《扶輪問路》《愛情問題》《放下與執著》《理想的危險》《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等經典作品,涉及命運、生死、愛情、理想、信仰、道德、寫作、藝術等命題。這些文章基本依寫作時間編排,回首來路,眺望歸途,視角多樣,層層深入,整體呈現了作者執著而富有啟示的精神尋覓之路。史鐵生的隨筆飽含沉甸甸的思想重量,文風坦誠溫暖,有著激勵人心的人格力量,語言字字珠璣,閃爍著靈性智慧的光輝。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