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十一國記》是季老國外游記的一次梳理,向讀者呈現他青年時代赴德國學習,及后來作為學者、作家、教育家、史學家出訪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烏茲別克斯坦、日本等國家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與所嘆。季羨林無論以何種身份出國,都盡心竭力充當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不遺余力為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鋪路架橋。因此,《十一國記》又可以看成體現中外文化交流及友誼的珍貴記錄。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1.9萬字
本書收入了作者茶青禪近年創作的優秀散文、隨筆共100篇。書中既有對舊日時光的懷念回憶,有對愛情、對生活的理性闡釋,也有對一花一草的充滿情感的吟詠。文筆輕靈,內容豐富,感觸細膩,有詩一般的意境和韻味。
茶青禪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本書是一本游記,包括:飲一口汩羅江、山魂水魄說廬山、黃山聽雨、計中的三峽、吳家山避暑手記等內容。
熊召政 ·現當代隨筆 ·12.8萬字
本書撇開了對于美學、美、美感、藝術等抽象的美學范疇的考察和梳理,而是基于豐厚的生活現象和文化現象,從審美的感覺出發,探討了審美與人生相關的重大問題。
耿占春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重生》是蘇敏繼《我的右眼沒有淚水》后的第二本散文集。全書20余萬字,分為四個小輯,描述了作者在患白血病經骨髓移植獲得重生之后的人生經歷與故事。有對故鄉親人的真情回望,有對流浪打拼的實景再現,有對現實生活的冷靜思考,也有對詩與遠方的熱切向往。干凈嫻雅的文字之下,涌動著對生活和美的熱愛,以及與命運和現實的抗爭。
蘇敏 ·現當代隨筆 ·18.5萬字
在著名作家三毛去世30年之際,本書系統梳理鉤沉三毛與當代文學大師賈平凹、音樂大師王洛賓三人之間的不解情緣,再現三毛與大師之間的心靈感應、惺惺相惜、交往細節和感人故事,為讀者全景勾勒三毛與賈平凹同為華語文學大師豐富而敏感的心靈世界。或許您在讀完此書之后,心靈為之感動震顫,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多么幸福,我們擁有這樣與眾不同的大師。多么幸運,我們曾經與大師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之下。
東籬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何必活得那么辛苦》讀書,寫作,聽爵士樂,練書法,拍電影,玩手杖,研究西裝……這是蔡瀾的優雅生活。旅行,做“網紅”,開網店,聽錄音書……這是蔡瀾的不老生活。針灸,得濕疹,回憶過去,笑看生死……這是蔡瀾的苦樂生活。你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披星戴月,“996”?何必活得那么辛苦?快和蔡瀾一起痛快地“玩”生活!
蔡瀾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倪匡絕版經典散文集,重新出版!集名《酒后的信》,這個「酒」字,自然是作動詞用的。和以前的《……的信》一樣,全是抒發己見的散文,其中有的,可能已一再就一件事發表過自己的意見,但既然一再,自然有它的道理在。整理稿件時發覺,字裏行間的傷感意味,彷彿又濃了一些,自然,人又老了一年了!
倪匡 ·現當代隨筆 ·4.5萬字
《魯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憶其兄魯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有關魯迅全面、立體的回憶錄之一。在《魯迅的故家》中,周作人以一個攝像機式的“旁觀者”角度,再現了魯迅豐富多彩的童年、龐大的家族、往來的好友、及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其中不乏讀者耳熟能詳的百草園、三味書屋、《蕩寇志》的繡像,同時《魯迅的故家》也還原了民國時期江浙水鄉的民俗圖景。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宗璞散文》收錄宗璞散文代表作48篇,共分四輯。第一輯“湖光塔影”,收錄作者游山逛水和燕園風光相關文章;第二輯“二十四番花信”,收錄作者歌詠花木、感嘆時序相關文章;第三輯“云在青天”,主要收錄作者的風廬往事;第四輯“鐵蕭聲幽”,主要追憶父母、兄弟和已逝的作家。無論是寫景、詠物,還是記事、懷人,宗璞筆下的文字都顯得含蓄雋永而不失廣闊厚重。
宗璞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抱著父親回故鄉》是矛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的散文隨筆集。在這本書里,他以深情的筆墨描述了記憶中的故鄉,父親母親,在工廠里的青春歲月……關于文學,關于生活,關于人間萬象。這本書可以和他的小說對照起來讀,深了解劉醒龍的精神世界,找到他創作小說的根。
劉醒龍 ·現當代隨筆 ·8.5萬字
孫犁的創作生涯長達六十多年,以“文革”為界,分為風格不同的前后期。前期作品明凈柔美,以淡筆勾勒出如畫的鄉土民風,被稱之為“詩體小說”,代表作是《荷花淀》、《蘆花蕩》、《鐵木前傳》等,模仿者很多;后期作品趨于平淡簡潔,明顯繼承了中國古典的精髓,于平淡之中深蘊著文化和人生的思考,代表作如《蕓齋小說》、《報紙的故事》、《書的夢》以及大量的讀書筆記等。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首先是他經歷了1956年到1966年的大病(神經衰弱)和十年“文革”的大起大落,他自稱為:“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廢于遭逢”;其次是在這二十年間,他讀了大量古代典籍,深受影響。
孫犁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這是全網5000萬粉絲耳朵里的“男朋友”程一所寫的青春情感故事集。他結合個人經歷和聽眾的真實故事,集合成74篇感性文字,希望讀者在讀過這74個故事之后,更愛自己,也更珍惜身邊的人,就算這世界曾給你傷痛,但應記得,人這一生,有陽光,也有風雨,總有人正披荊斬棘為你而來,所以不要放棄,勇敢前行。
程一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自私”就是自己的私事。青年時的小私事是快樂的,有些小機智,有些小俏皮;中年時經歷了特別的事,有點不服輸的傻力氣;童年的故事是多彩的,抓得住,卻回不去。這些私事化作樸素的文字,放在了這本書里,用一雙不一樣的眼睛,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火鍋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本書完備地收錄了汪曾祺寫草木蟲魚鳥獸的系列散文。汪曾祺一生喜愛花鳥蟲魚,童年時代家里的小花園更是他一生的精神故園,一朵花開的姿態、一只蟋蟀或者蜻蜓,常常使他驚奇感動。他將這些花草的氣息、蟲鳴鳥唱的旋律付諸筆端,這些文字也似乎散發著花草的清香。“草花隨日見,魚鳥略似真”,這正是汪曾祺送給人間的“小溫”。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汪曾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他的散文廣受讀者喜愛,他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本書是從他的數百篇散文作品中精挑細選,精編精校,是汪曾祺散文的精裝典藏本。特為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之初中閱讀讀本,汪曾祺作品中的傳統文化和用詞用語的品質,尤其值得中小學生學習。廣大中學生既可從中學習文章寫作,又能陶冶情操、優美性情。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6.9萬字
《雜憶與雜寫》初版選收了楊絳懷人憶舊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寫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講演、發言和有感而發的小品文等共二十余篇,這些文章讀來親切感人而又發人深省。這本增訂本比初版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多為作者九十高齡以后所寫,長或方余,短則數百,無不體現了一個歷經世事的老人的寬厚睿智,而情感的蘊藉有致,文筆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
楊絳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本書為央視《朗讀者》第二季同名平裝系列圖書第一輯,由節目制片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主編。本書依托前四期節目分為四章,每章內有主題詞導語、朗讀亭、朗讀者小傳、訪談、讀本等板塊,配上節目劇照和人物精修圖,通過AR技術實現文字、圖片和視頻的互動。本書著力用文字凝練并提升節目的文化品質與精神內涵,助推全民閱讀,傳播文化精品,希望讀者“通過朗讀愛上閱讀”。部分篇目由于版權原因,暫未收錄在本書中。
董卿主編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為了讓讀者了解胡適在讀書做學問上的習慣、理念和方法,從而通過這個側面了解胡適其人以及其思想學術,我們特意編寫了本書。我們堅持以下幾個原則:1.取材于已經公開出版的胡適著作;2.從胡適的文章和演講中,擷取出二十幾篇具有代表性的談讀書治學與立志做人的文章;3.選取的文章盡量保持原貌,不做改動;4.所選文章不是專業學術領域的,適合一般大眾讀者閱讀。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胡適 ·現當代隨筆 ·12.2萬字
作者蔓玫是一個植物學出身的熱門答主,作家,但也曾是一名重度抑郁癥患者,因不知自己的病情,幾乎割腕自殺,后被確診為抑郁癥后,入院治療,見識了身邊形形色色的病人,看到了病房內的人生百態,通過治療,蔓玫最終恢復了健康。這次她鼓足勇氣重新審視這一段艱難的經歷,在微博和知乎上提及的一些片段,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共鳴。并配以作者親筆畫的插畫,讓讀者更深地認識和理解抑郁癥和抑郁癥患者。
蔓玫 ·現當代隨筆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