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精選1911年以來關于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的關于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蘇軾研究的經典文章,匯集老中青三代學人,展現每一代學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徑上的推陳出新。同時所選論文涵蓋歷史、考古、文學、科技等多個學科,以此梳理和綜合多年來學術界對蘇軾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冊主編精心撰寫導讀、研究綜述和研究目錄索引,為后學研究提供指引。
段渝主編 ·現當代隨筆 ·27.4萬字
王智勇主編 ·現當代隨筆 ·27.7萬字
彭邦本主編 ·現當代隨筆 ·26.5萬字
這是一部當代散文集。文集共收入作家王充閭的44篇文章,選古今人物44人。本著中國作家理應講好中國故事的寫作構想,王充閭在這部散文集中要做的是:展今古情懷,說家國天下。這些人物都屬于魯迅先生所稱頌的“中國的脊梁”,民族的精英。“有確信,不自欺”,心懷家國,放眼天下,在各自擁有的歷史舞臺上展示其驚人的偉績。講述這些“小人物”的故事,展現他們的民族精神,不僅讓歷史的閃光點再次呈現,更弘揚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家國精神。
王充閭 ·現當代隨筆 ·20.7萬字
2016年一個酷熱的夏天,經過輕微缺氧的14小時飛行,在刺鼻的咖啡味、啤酒味、飯菜味,腳丫子的汗味,鄰座吃完牛腩飯后“嗷”的一聲對天打出的膻味中,我到達了華盛頓,以被警犬鑒定過的“良民”身份進入美國,開始了我橫貫、縱貫北美大地9387公里,并就讀伯克利、哈佛兩所大學,連續四個夏天的游歷。我記下沿途遇到的有趣、樂觀和溫暖的人,還有走過的城市和荒原。除了尋訪一些名人的軌跡外,我邂逅了更多令人唏噓或者令人忍俊不禁的普通人,他們有警察、船長、獄卒、教授、性工作者、華人、騙子、房東、小店老板、同性戀人、富人、流浪漢、新移民、犯人,這片土地上的人,每人都有生活的不如意,卻也有生活的光亮。
劉群 ·現當代隨筆 ·25.3萬字
《讀書與跌宕自喜》是馬雁生前為自己第一本隨筆集擬定的名字。她為自己寫的書稿介紹是:以古代詩歌、世界文學為主的讀書生活隨筆,其中重點關注語體和語用學意義上的創造性寫作技巧、閱讀審美經驗傳達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等三方面主題。用三十篇左右的五千字以內的隨筆文章,互相支撐、構造出一種豐富的、具有個人審美傾向和知識特征的閱讀生活場景,通過作者獨特的知識背景和理論結構,與讀者分享一種新的閱讀視野和可能性。新版恢復書名的同時,也恢復了馬雁全部自選篇目及編排順序,或可讓新一代讀者辨識出馬雁在遭遇意外之前的生命本真。是為本書的第一輯。舊版中的其余文章,作為第二輯,歸入“集外”,按寫作時間順序編排。第三輯仍為舊版中的日記選。“十年的時間,雖然很短,但似乎也足夠讓死者和生者都卸下悲泣哀婉的面容,令一個真生命自灰燼中重生,只要她的詩句與文辭仍跌宕自喜在無數不相識的讀者的心里。”
馬雁 ·現當代隨筆 ·29.6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隨筆集。是作家關于生命、生活、愛情事業的思索。
蔣子龍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窺園先生詩傳、三家書店、不相干的帽子、整理好了的箱子、童年回憶、老師的眼淚、悠然下山去、走在懷念的小徑上等內容。
謝冕主編 ·現當代隨筆 ·25.1萬字
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費孝通寫作了大量有關美國的系列文章,以游記、隨感和時論等形式創造性地用人類學的方式觀察美國,試圖對其文化和社會生活及其內在張力進行解剖,并勾勒一個“社會結構的標本”。其中,《美國人的性格》被費孝通稱為《鄉土中國》的姊妹篇,二者是作者自覺踐行跨文化比較的人類學方法,對社會結構的原則進行整體性分析的雙壁。
費孝通 ·現當代隨筆 ·23.2萬字
本書描繪的是另一些名動世界的男藝術家們。他們是:顧城、張國榮、馬龍·白蘭度、安德烈·高茲、凡高、海明威、塞林格、亞里士多德、畢加索、達爾文、陀思妥耶夫斯基、王洛賓。在閱讀人物傳記的同時,完成一種更加幽密的心理閱讀,是這本書的特點。
高偉 ·現當代隨筆 ·26.3萬字
精選流濤散文一百多篇。好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和朋友在一個叫太陽谷的酒店喝酒,正喝到興頭上,頭頂的天花板忽然掉下一塊,差點砸到人。還沒來得及發火,一個身村高大光著頭的人就笑哈哈來了,趕緊給換了包間,端酒陪不是。他就是老板劉濤,一個愛好文學的經歷復雜的有故事的人。
流濤 ·現當代隨筆 ·23.7萬字
本書共收論文21篇,是作者長期從事明代文學研究成果的結晶。主要內容是探討明代詩文發展史、明代文學理論和文學思潮,兼及明代戲曲小說。相關論文對明代文學發展過程的主要環節,如元末明初文學思潮的變遷、臺閣體、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學思潮、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晚明浪漫文學思潮等,都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
廖可斌 ·現當代隨筆 ·32.8萬字
本書是先秦兩漢言說問題的資料匯編,輯錄先秦兩漢經學、諸子、史學、集部著作中涉及言說問題的相關文字。文學是言說,言說是文學的一種根本屬性,由此出發展開的文學研究會有新的面貌。本資料匯編對于中國文學和小說的言說研究具有文獻匯集的價值,為研究者提供材料使用的方便。
張勇 孫敬華 任群英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美麗的家鄉———綠源、學趕馬車、一飯胡麻度幾春、磨坊的故事、難忘人生“第一次”、幼年記事、高考改變命運、當放牛郎的日子、緊張的夏收、慈母手中線、“我是文藝宣傳員”、掙工分、從婚俗看時代變化、夢想、苦苦菜、一堂有聲有色的美術活動課、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語文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不滅的韻聲——《安塞腰鼓》課堂教學設計、走下講臺等內容。
楊廷武 ·現當代隨筆 ·27萬字
1965年,由河北省唐山、保定一千多名建設者來到寧夏,參加“三線”建設,他們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克服困難,歷盡艱辛,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默默地奉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技術人員,為寧夏工業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書稿以紀實報告文學的視角,反映了這些建設者們積極、堅定、自信、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王新生 魏建華 王添明 ·現當代隨筆 ·28.5萬字
本書第一次把元代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創作納入研究視野,認為其是中國文學發展長河中頗具特色的組成部分。金蓮川藩府文人多來自金末山東、山西、陜西、河北等地儒學、文學等領域的精英,在融合南北學術、潛心經史研究之余還涉獵農圃、醫藥、卜筮、星歷等實學以濟世用。他們的學術主張、文化主張、文學主張直接影響了元代的文化政策。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研究對于尚顯薄弱的元代詩文研究多有補益,也為有關元代文壇格局和發展走向的深入探討提供了堅實的研究基礎。
任紅敏 ·現當代隨筆 ·31.7萬字
《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優勢學科主辦,旨在反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狀況及其前沿動態的專業學術刊物,設有特稿、筆談、書評、訪談、專題評論、前沿綜述、會議紀要、項目動態、論點匯編、新資料、特藏文獻等欄目。本書是第三輯,分為特稿、文學所記憶、前沿觀察、明清文學叢稿、資料索引五個專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 劉躍進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現當代隨筆 ·24.2萬字
和谷 ·現當代隨筆 ·22萬字
和谷 ·現當代隨筆 ·2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