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上、下篇,上篇從意象本質論、意象功能論、意象生成論和意象鑒賞論等方面探論;下篇擷取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食指、舒婷、于堅、戈麥、昌耀、余光中等十余位詩人的詩作進行系統的意象闡釋,并就七月詩派和九葉詩人、顧城和海子等詩歌現象和詩人詩作加以比較分析。既有理論層面的整合和論析,又有實踐層面的文本解讀,在承接古典意象詩學和意象批評內在精神及意脈的同時,體現出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的時代感和現實品格。
張文剛 ·現當代詩 ·17萬字
《山居吟詩集》將由上下兩編組成。上編山水田園花鳥詩創作選,包含一、山河名勝篇;二、田園篇;三、花木篇;四、禽鳥篇;五、版納風情篇;六、生命科學與生命樂章篇。下編古典山水田園花鳥詩選析,分為古典田園詩選篇和古典花鳥詩選篇。各篇內容與特點均有說明,而有些詩篇的歸類是隨意的。詩集目錄題自作349首,古詩選155首,共計504首。本詩集題材廣泛,內容龐雜,詩作形式不拘,從抽象思維走向抒情寫實。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北京大學及浙江農林大學的深厚感情。
管康林 ·現當代詩 ·7.4萬字
詩集《邊界》是詩人孔祥敬出版的第五本詩集,前四本分別為《尋夢》、《追夢》、《靈魂鳥》和《漢風楚韻》。本詩集收錄了作品近兩年一百一十多首作品,這些詩作從生活細節人生感悟取材分為四輯,“行吟集”主要為歌頌,“緬懷集”表達追祭故人之念,還有“謳歌集”和“隨心集”,內容積極向上,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黨,關注生活珍愛幸福,以及向往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人生情懷。
孔祥敬 ·現當代詩 ·3.5萬字
《有人寫詩》是華楠的首部詩集,收錄了其近三十年間創作的179首詩歌,20篇詩論。所謂又忙又亂的生活,就是被欲望和恐懼驅使的生活,無人從此處逃逸。而所謂欲望和恐懼,則是語言制造的幻象,即便看透,依然無法穿透。寫詩或者讀詩,是一種日常的、對抗忙亂生活的方式,隨時隨地,與萬物平起平坐。從最早的一首詩算起,這本詩集收錄了我近三十年的寫作,以后每隔幾年我都會出一個增訂版,把新寫的持續放進去。我覺得《有人寫詩》這個書名概括了我所有的寫作,我不擅長寫作這件事,我只是寫,寫一首算一首,反復練習。——本書作者華楠
華楠 ·現當代詩 ·4.7萬字
這是一部個人詩集,收錄了年輕詩人一百多首詩歌,有現代詩,也有古體詩。按內容分為四輯:第一輯死亡與愛,描寫詩人對生死、愛情的敏銳感受。第二輯生活予我,講述詩人的人生經歷,生活與成長的故事。第三輯囚徒之夢,紀念詩人的學生時代,面對高考的壓力以及對文學的不懈追求。第四輯閨怨古體,模擬古詩詞進行創作,雖韻律不一定和諧,但清新自然,抒發了個人的獨特情感。詩人的作品總的基調是積極向上的,雖然個別詩作有著青春期的迷茫和憂傷。
桃葉姬 ·現當代詩 ·3.4萬字
“鄭小瓊的“時間”是具有生命的,或者至少是實體的,它不是過去現在未來的進化軸線,而是事物棲息的場所,或者干脆就是事物本身。鄭小瓊能夠把事物寫得真誠,即恢復事物的尊嚴以及時間的尊嚴。她的抒情主體沒有自我關閉,也不具有暴力,而向事物/時間開放。當代詩歌中,這樣的“自我”少有,我們有的是欲望宣泄,或者反向退入無自我的詞語形式主義。
鄭小瓊 ·現當代詩 ·1.8萬字
本作品集總共收錄了125首古風詩,39篇新詩,20篇散文,取名為《清雅自在》,既是為了傳承和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對自己作品的寄托。本作品在內容上,大都以描寫日月山川等自然風物,風晴雨雪等自然景觀,欣喜愁歡等個人情感為主。希望通過輕快的文字,真實的情感,給讀者帶來寧靜的心靈感受,感受到世間真善美的存在,進而去熱愛生活,追求更好的生活。
左心 ·現當代詩 ·2萬字
作者馬悅豪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成都市文翁石室中學一名高三學生,本書所選詩詞系其14歲初二至18歲高三創作。全書共分四輯:第一輯《莫叫西風喚我憂》所選詩詞多表達關于歷史未來,家國情懷等;第二輯《為我暫作人間花》多系關于成長反思,迷茫探索等;第三輯《清風吹盛眼中情》多表達關于情感思念,追憶離愁等;第四輯《一番清雨落山崗》多系對生活所感,詠物詠人等。四輯共選詩詞80余首,每輯標題均選自其中某首詩詞中的一句。這些詩詞真情率性浪漫優美,想象豐富、清新脫俗。作者作為一名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深刻,詩詞創作方面具有天賦才華。富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正能量。《銀鞍白馬度春風》詩集的出版,有益于從另一個視角了解當代中學生群體所思、所夢、所想。同時,對于推動中國古詩詞的創作、感受詩詞的巨大魅力、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
馬悅豪 ·現當代詩 ·1.2萬字
新詩,自創生之日起,就伴隨著多重的壓力。在美學爭議之外,詩歌寫作與周遭歷史之間,也存在著既疏離又糾結的復雜關系。《巴枯寧的手》收錄的一系列文章,以若干詩人、作品、現象為討論對象。在微觀的形式分析中引入某種社會文化視野,以透視詩歌的困境和可能、是《巴枯寧的手》嘗試的方法。如何打破寫作與研究的“幽閉”。重要詩的文化位置,從諸種有形與無形的圍欄中,掙扎著伸出一只想象的手,則是方法背后的焦慮所在。
姜濤 ·現當代詩 ·15.1萬字
《傅斯年講詩經》原名《〈詩經〉講義稿》,是傅斯年1928年在中山大學任教期間所留下的講稿。本書呈現了作者所帶有的鮮明時代性的研究方法、理念和內容。本書涵蓋了詩經研究史、詩經研究方法、詩經的藝術性等多方面內容,顯示出一個具有深厚國學積淀和系統西學思想素養的學者的學術眼光。
傅斯年 ·現當代詩 ·7.4萬字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創作的散文詩精選集,分為“山水”“情感”“時光”“物事”四輯。作者以玲瓏的詩心,聆聽著山川大地的私語,發現世界萬物的存在之謎;以真摯的情感,倘佯在歷史與現實之間,體悟人生的真義;以細膩的筆觸,呈現內心涌動的河流。文字簡潔優美,富有詩意。
何桂英 ·現當代詩 ·8.4萬字
最初的記憶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記憶,構成了作家陳忠實的散文世界。哪怕僅僅是對一條河的氣息和蜿蜒的回憶,也足可以支撐起歲月的溫情和悸動。從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寫下的《汽笛布鞋紅腰帶》,陳忠實在這16年間寫下的最重要的散文都輯入了本書中。生命形態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發的清香,這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的原生態的鄉村記憶、成長記憶、收獲記憶、摔打記憶,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愛的記憶,所有的記憶,就這樣,從容進入了陳忠實的筆端,每一個文字都是莊稼地里的種子,沉實地長成一片。
蔣子龍 ·現當代詩 ·15.7萬字
本書為熊召政的舊體詩集。他的詩有的充滿恬淡與閑適;有的富有禪境和禪機;有的則表露了詩人在投身商海后“愛錢偏又愛清高,避席常固濁氣豪。還是去當閑士好,清風明月自逍遙”的矛盾心情。
熊召政 ·現當代詩 ·3.8萬字
本書作者黨憲宗被著名作家賈平凹書稱為“人民詩人”。他的作品風格質樸——“我的血管里流著農民的血/我在渾厚的黃土地里滾滾爬過/我的祖祖輩輩是農民/我吃的是農民的奶/我住的是農民的窩……”就如詩中所寫,他致力于推廣當地文化,是陜西省第二屆最具有文化影響力人物。詩集收錄兩百余首詩,涉及思懷故土、感念親情、歌頌母親河、旅途見聞、生活所悟等,分為黃土地的兒子、母愛無疆、黃河流淌的歌、藝海拾詩四個篇目。
黨憲宗 ·現當代詩 ·4.4萬字
這是一本收錄了一百三十二首詩的詩集。其中抒寫了作者對春天的眷戀、對人間四月天的熱愛、對故鄉的贊揚、對景色的描寫和抒情……其中也展現了作者對如何創作詩歌、詩歌未來發展的看法。
吳維民 ·現當代詩 ·4.4萬字
《如何讓你遇見我:現當代詩歌的情思與哀愁》可以算得上是一部讓人心動的愛情詩選,是心靈對自己愛人的一種私語。闡釋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讓人永遠無法忘記。優雅的文字凝結了生活中的愛與哀愁。與諸多單純對詩句表面意義進行的解讀不同,我們向讀者展示的是隱藏在其背后的動人情感,尋找的是曾被遺忘的往事,感受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心情……書中以細膩的筆觸對現代的被人所熟知的愛情詩進行了解讀,感情真摯,讓人動容。
夢江南 ·現當代詩 ·12.9萬字
本書為個人詩歌作品集。本作品集收錄了作者多年來所寫作的詩歌,創作時間從1998年5月1日至2021年3月25日。從內容來看,本詩集所收錄的詩歌有的側重寫景,有的側重抒情,有的側重想象性的表達。作者注重從生活中尋求創作靈感,注重用詩歌表達真摯的情感,同時注重詩歌思想性的錘煉。主體的境界,決定詩歌的境界,作者的整個心靈世界和藝術世界,都是由生活延伸輻射而來的。作者的獨特經歷和指向性的人文關注,產生了一個個記憶的精神實體,每個實體不只是物質和精神的組成,它還是時間的不同表達。
劉磊 ·現當代詩 ·1.7萬字
《我在天兵天將旁看你》是詩人祁連山從2004年起至今歷時14年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分23個篇章,總126首詩歌,其中第一章“天境祁連”中開篇的詩歌《鏡》曾一舉奪得第二屆朵上詩歌獎,其他作品也以其真摯的情感、樸實細膩的語言廣受讀者好評。
祁連山 ·現當代詩 ·2.3萬字
《上海因為想念誰》是一本詩集,它包括50多首清麗的小詩,過去與現在、夢想與現實、春風與明月……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化成了一首首詩與歌的愛戀。
郭小兔 ·現當代詩 ·1.1萬字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主持編寫的“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驗校本教材”二年級上部分,以中華民族傳統經典的解讀、闡釋為主要手段,結合少年兒童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典型事例,深入淺出地為小學生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潛移默化中使傳統美德浸潤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既可以作為小學生思想政治課教材使用,也適于作為小學課外讀物。
葉嘉瑩 ·現當代詩 ·1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