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新史學開山鼻祖、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里程碑式巨著,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扛鼎之作。梁啟超、魯迅、陳寅恪、朱光潛、傅雷、葉嘉瑩等推崇備至,熱銷數百萬冊的國學經典。全譯注典藏版:準確注釋、優美譯文,完整呈現王國維美學思想全貌,盡享無障礙閱讀。大師視角,唯美解讀,一本書了解中國詩詞美學脈絡,掌握開發性靈的金鑰匙。品味獨樹一幟的“境界”美學,領略提升人生境界的“圣經”。
王國維 ·古詩詞 ·5.2萬字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傳情之作,宋代婉約詞派代表作品——《漱玉詞》,因李清照濟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詞人少時與知己愛人趙明誠幾次生別離,多感相思惆悵。后又經歷夫妻陰陽相隔、時局動蕩,更添孤苦凄涼。其作詞自辟途徑,錦繡才思盡賦清雅言語,又妙解音律。明代楊慎有評:“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p>
(宋)李清照 ·古詩詞 ·4.1萬字
“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是我國小學語文學科總體目標的一項內容?!缎W生古詩文130篇》是一個貼近小學語文學習要求,又有所拓展,幫助學生提升古詩文學習能力的讀本,匯編了小學一至六年級語文學習中所要求掌握的全部古詩詞及文言文,共130篇。主要包括五個欄目:“查閱字典”“領悟詩(詞、文)意”“了解作者”“交流感悟”“拓展視野”,既為小讀者提供了學習內容,也提示了學習古詩文的一般規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同時培養自學能力,提升傳統文化的素養。對于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在不同時期閱讀本書,有不同的要求,也會有不同的收獲。
童承基 費蔚編著 ·古詩詞 ·15萬字
金元時期涌現了元好問等優秀詩人,尤其“有元一代,作者云興”(《四庫全書總目》),有所謂“元詩四大家”(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而且出現了許多擅長詩文的少數民族作家(貫云石、薩都剌、馬祖常、丁鶴年等)。此一時期的詩歌對明代詩歌有很大的影響,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機部分。本書遴選金詩近百首、元詩近三百首,加以詳實的注釋,作者有詳細的小傳,對讀者學習和欣賞金元時期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裨益。
鄧紹基選注 ·古詩詞 ·14.3萬字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是北宋時代一位杰出的詩人、文學家。他開創了宋代的新詩風,他的詩歌平淡而韻味深厚,藝術成就頗高。本書精選梅堯臣詩若干首,涉及異文處出??庇?;對難解的字詞,以及與詩歌有關的本事、時事做簡要的注釋。
朱東潤選注 ·古詩詞 ·12.5萬字
蘇東坡一直是中國人最喜愛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詞作也一直在人們口中傳誦?!短K軾詞》這本小書精選了東坡詞作中的一百馀首,讓讀者再次體味這位“學際天人”的豪情、幽思,喜悅、恬淡,憂愁、感嘆。書中選詞部分選擇全面周到,注釋清楚易懂,文獻豐富扎實,解讀精妙得當;前言部分則簡要精練地介紹了蘇軾的基本生平和詩詞創作的情況,可使讀者簡明地了解蘇軾詞作的面貌。
劉石評注 ·古詩詞 ·10.9萬字
《宋詞一百零一夜》仿照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以故事結撰101首宋詞,生動鮮活地展示出宋詞名篇的寫作因緣和宋代文人的生活場景。書中收錄了56位詞人的佳作,從由南唐入宋的李煜,到作為宋詞殿軍的張炎,通過講述詞人生平及其生活、交往故事,讓讀者感受到宋人細膩的情感世界與獨特的文學才華。
彭元鶴 ·古詩詞 ·13.8萬字
辛棄疾是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英雄。其人虎嘯風生,豪氣縱橫,夢想能揮擁萬夫,橫戈殺敵,收復失地,一統中原。可惜生不逢時,又屢遭貶抑,壯圖未展,壯懷難伸。其詞或壯懷激烈,或沉郁悲壯,或飄逸閑適;剛柔相濟,亦莊亦諧,既富崇高感,又饒幽默感。本書旨在展現英雄的人格個性、心態情感、日常生活及其藝術世界,故按詞作內容分卷,每卷展示辛詞世界的不同側面。對詞作的注評,注重特殊句式句法的疏解、古“典”與今“事”的印證、詞心詞境詞藝的闡發。
王兆鵬 ·古詩詞 ·19.4萬字
李商隱的《無題》詩,憂傷、執著而美麗,李商隱給人的印象,如春蠶吐絲,纏綿委曲;如紅樓隔雨,凄艷迷離。本詩選大致依據李商隱生平履歷,將其詩歌創作分為三大階段,以利讀其詩知其人,知其人而憫其情。
劉學鍇 李翰 ·古詩詞 ·12.6萬字
《唐詩歲時記:春風吹又生》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春天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錯落別致,并在輯封里加強了歲時輪轉的設計感。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書中的配畫大多為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
陸蓓容編著 ·古詩詞 ·3.4萬字
古往今來,竹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鐘愛,他們或贊嘆于它的堅貞不屈,或折服于它的虛懷若谷,或敬仰它的凜凜氣節,或推崇它的清逸雅正。本書以意境美、文字美、韻律美擇選竹的詩詞進行鑒賞,不求全析,只求共鳴,以期達到以文字記錄淡美雅趣,傳承文化基因的目的。
李路編著 ·古詩詞 ·2.1萬字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率先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用于兩位選手間的對抗賽,之后《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綜藝欄目也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
東籬子編著 ·古詩詞 ·15.4萬字
本書是“青少年學國學”系列叢書中的一部,全書選取唐詩中最具代表性和最經典的詩篇,結合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多重信息,以詩寫人,以人說史,以史賞詩,以清新的筆調優游于唐詞的田野中,采擷唐朝精華,直抵每個人心中的唐詩夢。同時,對中國歷代詩詞、唐代作者生平、古典文化變遷的一個梳理、一個小結,在為青少讀者帶來審美的享受的同時,拓展青少讀者在古詩方面的知識面,提升青少讀者在古詩方面的修養,使讀者在唐詩閱讀和品鑒中獲取唐朝人的生活風貌,重現唐朝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審美情趣,感悟古人的生活哲學和生活智慧。
李顏壘 ·古詩詞 ·6.7萬字
王維、孟浩然是盛唐年輩較早的作家,他們早年身處唐代興盛的時代,都以山水田園詩得名。但王維入宦時期的邊塞詩也開了以邊塞詩聞名的高適、岑參等人的先河,其山水詩以不言為言,無意為意,取鑒于禪學與畫境,成為王維詩歌藝術的獨特風貌。孟浩然仕途不遇,將畢生精力耗費在襄陽山水間與漫游吳越的旅途中,卻始終心懷魏闕,沒有放棄建功立業的念頭。其山水詩大都寄寓不得意的感情,寫山水田園,無不含有自己的風神和對外觀景物的審美觀照。本書選錄、注釋王維詩121首、文2篇,孟浩然詩111首。所選作品既顧及唐代王孟詩派以山水田園為主的特點,同時也注意到反映作家創作的多樣性和階段性。附錄二篇,詳細介紹了王維、孟浩然的生平和創作,論述了王、孟詩的異同和貢獻。
王達津選注 ·古詩詞 ·17.4萬字
《亦詩亦劍亦飄零:唐詩絕響》是一本關于唐代詩人的清明上河圖。40位唐代詩人,按照4時期,每一時期10位詩人的編排方式,從詩詞出發,以真實歷史事件和詩人生平經歷為線索,將相關的典故穿插其中,呈現詩人的個人精神和生平故事。本書的特色在于,將詩作與所感、所悟、所行,與朋友的交談探討、對世事典故的評說等緊密結合,還原真實可感的詩人人生,涵蓋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內容,以微小觀大智,于諧趣見真知。
花底淤青 ·古詩詞 ·11.2萬字
宋朝文人的自由培育了優質文化的佳釀,然而也是因為太過自由,而顯得凌亂、散漫,每每勵精圖治的最后都是人去朝空。如果非要為宋朝的歷史尋找一個可以匹配的標本,應該就是曾卓的那首詩,“一棵懸崖邊的樹”。她被歷史的風吹到懸崖邊,因為崖邊的晚照、晴空、如茵的綠草、奔流的小溪而變得綠冠成蔭。也因為這種滋養,宋朝的大樹生長得越來越豐盈。可惜枝繁葉茂的時候,她也負著危險。她總像是即將要展翅飛翔,又像是會傾跌進深谷里一樣?!拔飿O必反”,大概就是這個道理。能夠明辨這一層,便會對宋朝的風華有不同的理解。
玉裁 ·古詩詞 ·11.7萬字
2017年2月,由中央電視臺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檔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主旨的節目在引爆收視狂潮的同時更喚醒了普羅大眾對于古典詩詞的記憶與熱愛,而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飛花令”環節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謂“飛花令”本是中國古時一種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飛花”一詞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詩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該令誕生于西周,成熟于隋唐。屬雅令。行飛花令時首選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10個字。一般而言,行令時,詩句不僅必須含有相對應的關鍵字,而且對該關鍵字出現在詩詞中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
琬如 ·古詩詞 ·8.6萬字
佛禪與王安石詩歌研究是目前文學史上研究的薄弱環節,筆者希望通過系統的梳理闡述“佛禪與王安石詩歌”的關系,理清佛禪思想對王安石詩歌創作的貢獻和影響,體現出其特有的文學價值,以此為“佛禪與宋詩”研究貢獻一份力量。一是以王安石人生脈絡為主線,介紹了王安石的佛禪修習與林下交游。二是闡述了王安石詩歌創作中彰顯的佛禪精神;三是就佛禪“靜觀、冥想”;“直覺頓悟”;二道相因等思維模式,分別闡述了其對王安石詩歌構思的影響。四是主要論述王安石詩歌形式技巧和佛禪啟示。五是依據宋代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分別介紹了宋代的禪風流被,以及禪風流被對王安石詩風的影響。這是一個饒有興趣的課題,本書對此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宮波 ·古詩詞 ·20萬字
在《聊將錦瑟記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貫細膩優美的文筆,通過對于黃仲則詩歌和人生經歷的精辟評析,并將其與秦漢以來最優秀的詩人、最經典的詩詞作對比,真實重現詩歌圣子不世出的才華、悲惋曲折的一生。
安意如 ·古詩詞 ·17.3萬字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對于文學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很值得研究。由于目前市面上缺乏一部完整收錄曹操著作且質量較好的整理本,我們重印了這本曹操集。這個集子是一九五九年編印的,以丁福保的漢魏六朝名家集本魏武帝集為底本,稍加整理和補充。詩文部分,曾用三國志、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以及各種類書作了對校,并注明了出處。
(三國)曹操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