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金元時期涌現了元好問等優秀詩人,尤其“有元一代,作者云興”(《四庫全書總目》),有所謂“元詩四大家”(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而且出現了許多擅長詩文的少數民族作家(貫云石、薩都剌、馬祖常、丁鶴年等)。此一時期的詩歌對明代詩歌有很大的影響,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機部分。本書遴選金詩近百首、元詩近三百首,加以詳實的注釋,作者有詳細的小傳,對讀者學習和欣賞金元時期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裨益。
鄧紹基選注 ·古詩詞 ·14.3萬字
新史學開山鼻祖、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里程碑式巨著,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扛鼎之作。梁啟超、魯迅、陳寅恪、朱光潛、傅雷、葉嘉瑩等推崇備至,熱銷數百萬冊的國學經典。全譯注典藏版:準確注釋、優美譯文,完整呈現王國維美學思想全貌,盡享無障礙閱讀。大師視角,唯美解讀,一本書了解中國詩詞美學脈絡,掌握開發性靈的金鑰匙。品味獨樹一幟的“境界”美學,領略提升人生境界的“圣經”。
王國維 ·古詩詞 ·5.2萬字
《小山詞》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幾道整理成書,主要內容是追昔往日戀情、反映下層女子的不幸遭遇、抒發羈旅之愁與漂泊的孤獨感。《小山詞》的筆調飽含感傷,情意多傷感真摯,情景交融,詞語清麗,艷而不俗,深為論者所探賞。其中的《臨江仙》《鷓鴣天》《阮郎歸》等都是歷來傳頌的名篇。本書由廣西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李寅生傾情作序,包含正文、賞評、注釋等板塊,以及生難字注音、歷代名家點評等內容,內插花鳥、山水、仕女等歷代名畫。另外,本書贈送《詞譜》帶你體驗填詞的樂趣。
晏幾道 ·古詩詞 ·6.1萬字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與孟浩然并稱為“王孟”。王維祖籍太原(今山西祁縣),生于武后長安元年(701),早年亦向往功名,因而有不少邊塞題材的作品。王維的詩眾體兼備,尤其擅長五律。王維精通音樂與繪畫,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靜逸明秀詩境。空明境界和寧靜之美,是王維詩歌的突出特色。本書所選的王維詩,在突出其山水田園之作的基礎上,全面展示王維詩歌多方面的藝術特色,配以簡明的注釋與評析,幫助讀者領略王維詩歌的獨特意境。
趙仁珪 王賀選注 ·古詩詞 ·7.8萬字
此書系“詞系列”叢書之一種。陸游詩作今存九千多首,蔚為大觀,其詞作量雖遠不如詩作巨大,但成就和影響卻也很大。前人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超爽處似辛棄疾。本書備搜陸游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評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此外更有詞學泰斗夏承燾先生的導讀和編年,為讀者欣賞和研究陸游的詞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宋)陸游著 夏承燾導讀 ·古詩詞 ·6.4萬字
宋詞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與唐詩、元曲相互輝映,同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幾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許多名篇佳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清代人上彊村民選的《宋詞三百首》,正是備受宋詞愛好者青睞的優秀選本。本書遴選了代表宋代各種風格的優秀詞作三百多首,全面展示了宋朝的時代特色和生活風貌。
(清)上彊村民 ·古詩詞 ·15.6萬字
絢爛至極的一生,是以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作底,以純粹美好、恬淡清雅的田園情致作墨,揮筆之間,成就了“只為山水,來此人間”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本書精心收錄了田園詩人陶淵明多篇經典詩作,詩歌情韻醇厚,情感細膩,在精心翻譯、詳盡注釋中,撥開塵世的紛擾,跟隨詩人精神之自由、品質之質樸,照見詩人真實內心,品味詩文雅韻。
吳修麗 ·古詩詞 ·8萬字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關注現實、抒發現實生活觸發的真情實感,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第一座里程碑。本書通過對傳統的學術解讀進行大眾轉化,將傳統文化閱讀者從枯燥的學術苦讀中解放出來,再現西周至春秋的生活細節。從飲食、工作、學習等方面,對《詩經》背后的真實故事、周禮制度進行全景式呈現,使讀者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鮮活場景,達到讀懂《詩經》、了解歷史、悟透周禮的“三重閱讀”效果。本書作者王福利為冰心散文獎獲得者,為讀者提供的這種散文化、故事化的輕松閱讀,不等同于快餐閱讀。在回望周禮文明、回歸傳統文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將傳統文化以更加鮮活、更加立體的方式呈現,使廣大讀者以直觀、直接的閱讀體驗來領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品讀《詩經是一本故事書》,喚醒當下人們沉睡的詩性和情感,我們失去的一切在這里尋找。
王福利 ·古詩詞 ·10.9萬字
本書以梁啟超詩為脈絡傳述梁氏一生,各章節所引用詩作前兩字,當合于古制,亦合于詩傳精神。嘗試用文言寫作,既期合于人物所處歷史背景之語言環境,同時也望能于當代國學熱及弘揚傳統文化之際,略盡綿薄。本書征引較多、資料詳確,當有相當文獻價值;描述歷史場景,塑造人物形象,不吝使用文學修辭手法,稱其為文藝作品,似亦可當之;而以詩為經架構其生平,試圖創造出一些學術價值。
閻春來 ·古詩詞 ·19.9萬字
《楚辭評注》十卷,王萌評注,其侄王遠考音。卷首為王萌自序,次目錄,末附按語。各卷詳署校定人名字,各篇有小序,篇中間有王遠、朱軾(字可亭)、胡克寬(字檢庵)、朱琦(字柯亭)等人按語。
王萌 ·古詩詞 ·9.3萬字
李賀是中唐的著名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本書就是從李賀詩歌中精選出來的部分,共108首。作者選詩精當,兼顧思想性和藝術性,在每首詩后附有重要語詞注釋和全詩的解讀。注釋簡潔準確,既有關鍵詩句的串講,也有對繁難字的注音和釋義。解讀部分,著重挖掘詩歌的思想性與藝術性,深入淺出,時有創見。本書是一部兼具學術性與普及性的優秀的古詩讀本。
黃世中評注 ·古詩詞 ·8.5萬字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詞人,又具有英雄氣概。這本小書萃取了詞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不僅對詞中生疏的語詞做了簡潔的注釋,還附有深入淺出的解讀,這能讓大家輕而易舉地享受到辛詞給我帶來的美感。
劉揚忠評注 ·古詩詞 ·12.3萬字
唐宋詩文是古典文學的一座奇峰,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穿越漫長的歷史時空流傳至今。從孩提時代咿呀學語,我們就開始誦讀“床前明月光”;少年意氣,也學李白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外漂泊,便知“每逢佳節倍思親”;壯志難酬,又可嘆“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一首詩、一闕詞,為什么能流傳千古?詩言志、文載道,詩文雋永、文脈千年,訴說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離合悲歡,茫茫天地間,個體之于歷史何其渺小,寥寥數語,訴不盡春風秋月、物轉星移,卻凝聚了萬千氣象、百味人生。在這本書中,依托于23首詩文,以詩畫相生,為我們重現了23個歷史故事。有少年成名的得意,有懷才不遇的惆悵,有前路未知的迷惘,有漆黑長夜的孤獨,有孑然一身的倔強,有國破家亡時的蒼涼。跟隨作者的講述,再次走入唐宋600余年的歷史長空和詩意宇宙。
瞿立章 ·古詩詞 ·11.2萬字
本書的作者納蘭性德用詞抒寫了自己一生的故事,一首首小詞似乎信手拈來,卻能引起讀者內心深處巨大的波瀾。全書每一首小詞均配有注解和詞譯,并穿插典雅的彩色國畫配圖,讓讀者在欣賞詞的同時,能夠享受國畫帶來的視覺美感。
(清)納蘭性德 ·古詩詞 ·4.2萬字
本書作者陳忠來是余姚市東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員,余姚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主要學術論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陽神的故鄉》。本書精選了唐代百余詩人近600首詩作進行現代解讀,其中單獨列篇的有詩人25人,詩400余首;女詩人33人,詩40余首。視角獨特,解讀準確,閱讀本書能領略唐詩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
陳忠來 ·古詩詞 ·18.5萬字
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散文家。作為晚唐詩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杜牧在詩、文方面均有盛名。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成就頗高。本書精選了杜牧的重要詩作,精心注譯,并對其生平與創作進行梳理、總結,讓讀者在欣賞其作品的同時,能品味到其作品的思想來源。
孟祥靜 ·古詩詞 ·3.3萬字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他出身宰相之家,早年享盡榮華富貴,后遇家道中落,命運幾經波折。晏幾道個性鮮明,傲視權貴,詞風哀婉多情,誠摯動人。本書梳理晏幾道的生平事跡,精選晏幾道的經典詞作,并配以注釋及譯文,幫助讀者閱讀,深入品味其作品精華。
吳修麗 ·古詩詞 ·4.7萬字
從民國初年“廢除尊孔讀經”到現在已經一百年了。當初梁啟超擔心中學從此將亡,本書作者以為這快要成為事實了,學者有責任亟起搶救。作者考慮到以前編纂的《中國經學思想史》專業性太強,太深,所以嘗試編寫一套面向大眾的準確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經典通俗講稿。《詩經講演錄》就是其中之一。此書從《詩經》的國風、小雅、大雅、頌中共選出有代表性的詩共57首,將它翻譯成現代白話詩,并穿插許多故事進行講解,希望能引起廣大讀者學習《詩經》的興趣。書前約兩萬字的《開頭語》,實際是一個詩經學小史。書后附有《孔子詩論》,是最新出土的先秦詩學資料,本書稿所整理的本子是國內唯一被翻譯成英文在西方傳播的版本。
姜廣輝 邱夢艷 ·古詩詞 ·17.7萬字
唐詩是中國古詩發展的璀璨結晶,其迷人風韻折服無數后人,堪稱詩歌目前的輝煌絕唱。絢麗多姿的文學華章,千錘百煉的名言佳句,代代相傳的珍貴文字,世世吟誦的雅韻絕唱。我們走上唐詩之旅,留連于亭臺之上,徜徉于山水之間,聽金戈鐵馬,看江山如畫,你會發現唐詩,遠不止你想象的那樣。
劉懿庭 ·古詩詞 ·12.2萬字
俞陛云幼承家學,在文學上有很高的建樹,尤其精于詩詞。為給家中孩童講授詩詞,俞陛云從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詩詞名篇中精選部分篇目,細細品講詩詞的韻律、句眼、意境之美。引領孩子在閱讀、背誦詩詞之余,品味詩詞中優美協調的韻律,淡雅流麗的語言,清雋高潔的品格,至純至真、如夢如幻的意境。
俞陛云 ·古詩詞 ·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