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歐美文學傳統里,如果荷馬是父親,那么薩福則是母親,她殘缺的遺詩,是文學史的一次偶然事故,部分構成了它經久不息的魅力,留給后人無窮的想象空間。田曉菲通過對薩福遺詩的編選、翻譯和注釋,讓我們進入經典,感受其文學魅力;同時她簡要梳理薩福歌詩的流傳以及歷代如何重構薩福、神話薩福,呈現了“薩福”作為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過程。
田曉菲編譯 ·文學理論 ·5.7萬字
中國新文學的現代性啟蒙發端于“晚清的醞釀”的啟蒙之路,隨著中國遭遇西方現代性而進入近代歷史階段,一批仁人志士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開啟了推翻帝制、促進科學和民主的蓬勃發展的啟蒙之路。本書詳細介紹了了新文學現代性啟蒙的發端與發展,具體闡述了新文學創作的各種現代性實踐形態,并深入剖析了新文學批評的現代性實踐屬性。
趙凌河 張立群 李明明 ·文學理論 ·20萬字
本書介紹了當代美國青少年文學發展的軌跡和現狀,即二戰后的迷茫時期、問題小說時期和多元化發展方向。此外,還專章探討了青少年小說中的文化意識形態和表現方式、青少年亞文化和青少年話語、青少年人物塑造、青少年小說的敘事策略和技巧,并對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青少年文學獎項及其評價標準做了簡要介紹。美國青少年文學研究卻一直沒有受到外國文學界應有的重視,本書將為我國的美國文學研究開辟一個新領域,同時也為我國的青少年文學發展和繁榮提供域外信息和國際視野。
芮渝萍 陳曉菊 ·文學理論 ·17.8萬字
“故事圣手”毛姆獻給所有人的閱讀寫作指南。人稱“故事圣手”的毛姆,說他享譽全球也是實至名歸,他的作品被多個國家引進出版,他的寫作經歷和寫作技巧也為廣大文學愛好者津津樂道。晚年,毛姆出版了本書《TheSummingUp》,這既是毛姆一生寫作生涯的回顧,也是毛姆對自己多年寫作經驗的總結。通過這本書,讀者能夠全面掌握寫作技巧,例如,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如何提升寫作能力?如何增強感受力?如何寫出清晰、簡潔悅耳的好文章?如何寫戲劇才能迅速贏得人心?寫小說怎樣使用技巧?如何通過閱讀提升理解力和認知?在本書中,毛姆以風趣幽默的語言,毒辣凝練的風格,講透了閱讀與寫作的奧義。
(英)毛姆 ·文學理論 ·13.7萬字
縱橫文壇的中外文學大家在創作兒童文學時有何不同一般的呈現,這其中又有怎樣不同以往的思考與洞見,又有著怎樣的偏頗與局限?懷著對這一問題的強烈好奇心,本書秉承從問題出發的研究思想,通過大量文本細讀,還原文學歷史現場,透視享譽文壇的大作家們兒童文學創作中獨到思想與藝術手法,同時以嚴謹的批判精神,審視作家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本書具有突出的經典意識和寬廣的學術視野,既研究魯迅、冰心和張煒等代表性中國作家的兒童文學書寫與背后思想,又探究吉卜林、萊辛、馬克·吐溫、川端康成、法郎士、希梅內斯、普利什文和霍夫曼等國外文學大師在兒童文學創作時的獨特風姿,視角新穎,時有令人驚喜的學術洞見,相信既能為兒童文學研究帶來新意,又能為經典作家的研究帶來啟發。
朱自強 徐德榮主編 ·文學理論 ·18.5萬字
20世紀中國鄉土小說史上,五四鄉土小說和八十年代尋根文學雖相隔半個多世紀,但呈現出諸多相似性和內在的聯系。本書從六個方面對二者進行了比較研究:對文學發生的歷史文化語境的比較,對民族傳統文化態度的比較,在啟蒙意義上的比較,作家情感和對風俗描寫的態度上的比較,人物形象系列的比較,悲劇風格的比較。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可以看出文學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相類似的歷史文化語境下文學創作會呈現出相類似的狀態。
王曉恒 ·文學理論 ·14.2萬字
明中葉至清中葉,是書坊業的鼎盛期,也是通俗小說的繁榮期。書坊業與通俗小說幾乎同時于明中葉走向繁榮。書坊業對通俗小說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明清通俗小說的繁榮離不開書坊業的支撐。江南運河城市因為大運河的重要地位與便利水運而成為明清商品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蘇州、杭州、揚州、常州、湖州等江南運河城市在明萬歷后成為新的坊刻中心和通俗小說刊刻中心,為明清通俗小說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城市的書坊業在明清通俗小說的創作、刊刻、傳播與接受等各個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在書坊業的推動下,明清通俗小說最終在江南運河城市走向全面繁榮。
謝君 ·文學理論 ·13.9萬字
書院是中國教育史上極具特色的一種制度,對文化發展關系甚巨,并且影響到東亞、東南亞的不少國家。凡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視書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國書院文化建設叢書”包括5種,由鄧洪波教授擔任主編,從書院歷史、書院教育、書院經費、書院精神、書院建筑等方面總結傳統書院精華,探討書院千年來弦歌不絕的原因,解讀新時代下書院的時代價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作為教育組織的書院,創造過輝煌的教育成果,許多歷史名人、大師、國家棟梁,都曾經是學校的講師或者學生。《教學相長:書院教育制度》充分挖掘傳統書院教育精華,為現代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改革提供借鑒。
鄧洪波 蘭軍 ·文學理論 ·14.9萬字
本書的討論對象是古典白話小說中所謂的“無事之文”,即在整個故事的敘述框架中看似“贅余”的“閑筆”。這些“贅余”筆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認定與主干的故事情節不發生因果聯系的枝節性敘事,另一部分可以籠統的概括為一些瑣屑的指涉、敘述者介入對敘述造成的干預。本書以《金瓶梅》《紅樓夢》等明清白話小說為例,說明中國古典小說通過是如何將多重事件與人物活動錯綜并置以模擬真實生活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與真實感、將看似松散的事件片段連綴起來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本書旨在于探討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敘事結構中一種富于韌性的整合模式。
劉佼 ·文學理論 ·19萬字
清代詞韻學是清代詞體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探究詞體用韻法則為主要內容。清人論詞以古詞為宗,論及韻法亦以舊詞用韻為據,但清代詞韻學成果并不是對舊詞用韻的再現,而是以清代詞體學的系統架構為旨歸,以當時的韻學為津筏,有規范韻法之意,具有建構性。本書以清代詞韻專書為研究對象,以韻學為切入點,以詞體學為研究落腳點,共時和歷時視角相結合,考察清代諸家詞韻專書的編韻理據,并探討清代詞韻學的演進理路。
杜玄圖 ·文學理論 ·18.4萬字
德國文學的偉大作品姍姍來遲:在意大利、法國或西班牙文學的經典時代之后,才有了我們現在算作世界文學的德國作品。這部小巧而富有啟發性的文學史追溯了這種延遲的發生。凡是文學史,都以呈述文學史貌為撰寫準繩,而《德意志文學簡史》的研究卻難得采取了一種嚴肅的辯爭方法,認為那些做日耳曼學的人,首先應當捫心自問:是否在文學研究中躲避了那個廣受詬病卻從未辨明的德意志性?是否在那些不愿看見的東西(比如遺忘和錯誤的判斷)面前下意識閉上了眼睛?史臘斐在《德意志文學簡史》中尋求建立一種全新的因果關系。
(德)海因茨·史臘斐 ·文學理論 ·9.3萬字
海內孤本《稗家粹編》是晚明著名出版家胡文煥選編、于萬歷甲午(1594)序刻的小說選集,但國內外小說書目、文學史教材以及研究論文、著作等都沒有提及。《稗家粹編》具有明確的出版時間,收錄有許多珍稀小說,并且包含許多重要的富有學術探討意義的異文,與文言小說的編選、通俗類書的編輯、話本小說和詩文小說改編、匯編型小說的創作和傳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本書強調問題意識和文本細讀,小處著筆,大處著眼,是對《稗家粹編》的資料價值、文獻價值、研究價值進行深入研究的第一部專著,具有填補空白的學術意義;在古代小說的版本、本事、成書等基礎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義。
向志柱 ·文學理論 ·15.3萬字
本書以“宋代哀祭文”為研究對象,對宋代哀祭文各類文體,諸如誄文、哀辭、吊文、悼祭文等進行文獻考求、梳理、研讀,對不同文體的緣起、流變、特點、界說及相關文體觀念進行初步的考論,對其文獻存在情況、主要內容及文體特點等,力求做出全面、細致、有深度、多角度的描述和研究。并將宋代哀祭文置于歷史發展脈絡之中,揭示宋代哀祭文的文體特征與文化意義,借以審視宋人生命意識和文化觀念的變迀。
謝敏玉 ·文學理論 ·11.8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對其生平及創作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主體分為兩個部分:作家身份研究和作品研究。通過大量史料證明,周立波是一位堅守左翼立場、能及時再現他所處時代生活的作家。他個性鮮明,作品時代性和文學性兼備。本書從作家創作個性與文本出發,認為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可或缺。同時,從版本學、社會學等角度,肯定了周立波在時代風云中對文藝審美的追求。
佘丹清 ·文學理論 ·14.8萬字
凱瑟琳·安·波特是美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流派南方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美國女性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本書選擇了波特全部26篇中短篇小說中的24篇和僅有的一部長篇小說中的女性人物進行分析,研究了不同語境下作者對這些女性人物性別身份的文學再現,全面探討了波特再現女性性別身份問題的廣闊性、復雜性、多樣性和個性化等特點。
呂惠 ·文學理論 ·16.4萬字
本書系安徽大學大洋洲文學研究所所編“大洋洲文學研究”系列的第4輯,匯集了國內外大洋洲文學研究者的最新成果,內容涉及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太平洋島國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書中所收研究文章均為國內外知名學者最新力作,對大洋洲文學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強調理論觀照、審美鑒賞與批評分析的有機結合。
詹春娟主編 ·文學理論 ·14.1萬字
本書是老舍先生罕見的文學理論著作,既是他創作實踐的感悟,也是他學習的總結。在書中,老舍先生縱論中國歷代文論,又巧妙地引入西方重要文論思想。以作家的視角對文學進行全面又獨特的解讀,化嚴肅呆板的理論為閃耀智慧的思考,講文學的特質、創造、起源、風格、形式,又談文學的風氣和傾向。本書不僅為研究老舍文藝觀的重要讀本,也是一部極難得的文學理論入門書。
老舍 ·文學理論 ·9.8萬字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是充滿詩意與激情的文學史,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高屋建瓴、大氣磅礴,生動講述了作家的生平故事,對作品有體貼入微的感悟分析,活現了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文壇的恢宏歷史,尤其是浪漫主義文學狂飆突進的青春樂章。本書雖分六卷,但每卷獨立成章。《法國的反動》主要分析約瑟夫·德·梅斯特爾、博納爾、夏多布里昂、克呂德內夫人、拉馬丁等作家的思想與創作。
(丹麥)勃蘭兌斯 ·文學理論 ·19.7萬字
宮廷文化貫穿于唐五代詞的發展始終,對詞體發生史的建構有重要意義。本書從詞的起源問題切入,以唐五代不同發展階段為橫斷面,探討宮廷文化與唐五代詞的發展演變關系,具體論述了五個問題:隋代初唐的宮廷文化與詞體發生的準備、盛唐的宮廷文化促進詞體的形成、中唐的宮廷文化使詞體呈現過渡性特征、晚唐西蜀的宮廷文化奠定了詞體的基本范式、南唐的宮廷文化促成了五代詞的興盛。唐五代詞以宮廷文化為主要題材,具有鮮明的宮廷文化屬性。反之,宮廷文化不僅催生了詞體,還有力地促進了唐五代詞的發展定型與繁榮,進而迎來宋詞的大盛。
孫艷紅 ·文學理論 ·13.3萬字
本書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關于“戰國子家”和《史記》的珍貴講義資料,前者概括了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點,后者則開創了現代《史記》研究的先河,兩部分內容都是傅斯年巔峰時期的精華之作,至今仍為學界所推崇。對涉及的相關歷史篇目做了輯錄,在附錄部分還精心編撰了傅斯年年譜,具有很強的收藏性和閱讀性。
陶行知 ·文學理論 ·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