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是世界上最隆重的升旗儀式。整個升旗過程堪稱是一門絕妙的藝術。毎個中國人都深深地明白,升旗在這里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升旗。五星紅旗是祖國的象征,升旗儀式象征著袓國的安定和繁榮。同時,升旗儀式也凝聚著13億中華兒女對偉大祖國無限的熱愛和眷戀,更能激發起做一名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擔負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正是肩負著全國人民的這一深切囑托來完成這一重大使命的。
張慧敏編著 ·紀實文學 ·10.3萬字
《烈火丹心——我親歷的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粉塵爆炸事故》一書中所描述的一切,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是作者永生難忘的歷史記憶,是從粉塵爆炸事故發生后的事故調查、搶險救災、安撫家屬、恢復生產到參與相關政策制訂的所有感人故事的集合,如國家領導、紡織部領導的關懷,不分晝夜親臨現場指揮;解放軍舍生忘死搶救傷亡人員;白衣天使救死扶傷,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救治傷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亞麻紡織廠的受難者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解救工友,未受難者化悲痛為力量堅持生產,實現當年生產銷售及員工收入“五不減”;浴火中的愛情以及頑強的生命,感人肺腑;同時,書中還對這起事故的起因、調查結果以及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方式進行了全面、詳盡、真實的描述。對警示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同類事故以及其他安全事故再次發生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盡管本書講的是一起慘痛的安全事故,但全書內容均體現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中國共產黨人舍己為民的精神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滿了正能量。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粉塵爆炸事故是我國紡織史上乃至世界紡織史上最大的事故,損失十分慘重,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是作者一生中最艱難的一頁,也是作者親身經受過的最嚴峻的考驗,使他永生難忘。作者將此粉塵爆炸事件如實記錄下來并編寫成《烈火丹心——我親歷的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粉塵爆炸事故》一書出版,不僅為了反映事件的真實情況以及當時事態的嚴峻與慘痛,更是為了以此警示后人,從慘痛的事故中吸取經驗教授,前車之鑒,不容重蹈覆轍。白育明,黑龍江集賢人,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長期從事美術創作和美術中考、高考輔導工作,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油畫作品多次入選省、市級畫展并獲獎。現任集賢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美教部專業教師。
沈克儉 ·紀實文學 ·10.3萬字
《西藏歲月系列叢書:金質的哈達》系新四軍老戰士趙先前的回憶文章結集,其中追述了作者在新四軍時期的戰斗經歷,以及西藏和平解放時期隨部隊進藏筑路的事跡,尤其對其中英雄人物的業績作了詳盡深刻的描繪,感人肺腑,發人深省,字里行間洋溢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令人鼓舞。《西藏歲月系列叢書:金質的哈達》內容積極健康,敘事生動形象。作者以親身經歷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細節展開敘述,既能以真實的力量給人以真切、深刻的教益和鼓舞,又能使讀者獲得與西藏解放與建設時期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趙先前 ·紀實文學 ·10.3萬字
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依賴橡膠進口的國家,要用20噸大米才能從國外換回1噸橡膠。橡膠是國家不可缺少的物資,從一雙膠鞋到汽車輪子;從一根導體線到工業大車場;從戰略裝備到人造衛星等,都要用到橡膠。在中國急需橡膠而又急缺橡膠的情況下,以周望岳為首的一群科學家研制出了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橡膠工業新技術產品——順丁橡膠,為國家創造了巨大財富。
薛媛媛 ·紀實文學 ·10.3萬字
本書以紀實文學的形式,講述了紅色青年作家自己的成長和轉變,尤其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她由一個普通文學青年,轉變成一個中國共產黨的熱愛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擁護者、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的過程。2014年文藝座談會后,她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作家扎根基層、扎根人民的號召,主動到大羅莊村工作、生活。她努力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著作研究學習,做到了真學、真懂、真信。與多位老黨員建立了深厚的親情與同志情。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指導創作,成長為黨的優秀文學工作者。
姜成娟 ·紀實文學 ·10.3萬字
自有人類以來,人類與瘟疫的抗爭從未停止,人類的文明史一直有瘟疫相伴。每一次瘟疫的大流行,伴隨著一次人類對自然認識的提升,瘟疫參與了我們的歷史,參與了我們的文明創造。在一定意義上說,瘟疫就是一種文化。本書在新近武漢肺炎的背景下,通過生動、翔實的事例和數據,記錄了世界歷史上大瘟疫的危害、瘟疫中人的力量和瘟疫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以全球史的視野,講述了人類對瘟疫從祈禱、隔離到與之共存的認知和應對進程,進而在一次次生死涅槃中反觀人類與瘟疫的共生共存,從而啟迪讀者對與自然界和諧相處之道的思考,并相信瘟疫是可認知、可戰勝的。
武斌 ·紀實文學 ·10.2萬字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歲就患上肺癌”,保羅·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是其中之一。當你讀到這本書時,他已經不在人世。過去的他,畢業于斯坦福、劍橋和耶魯醫學院,是經過多年艱苦訓練、醫術高超、前途光明的神經外科醫生;現在的他,是肺部布滿腫瘤、日漸虛弱,需要定期化療的患者。當生命的盡頭突然來臨,當他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靈魂,他開始以醫生與患者的雙重身份,回顧與記錄自己的一生,探討醫學與倫理,親情與愛情,以及人到底為何值得一活。當軀體逐漸衰竭,靈魂卻日益堅韌。在走向生命終點的路上,保羅創造了一個新的未來,也給出了對生命的終極回答——“我無法前行。我仍將前行。”
(美)保羅·卡拉尼什 ·紀實文學 ·10.2萬字
2021年這個春節,對于孫海洋一家來說,才算是真正的新年。2007年至2021年,14年又57天的尋找,30多個城市的奔波,5172個日夜的守望,孫海洋終于找到了兒子并帶他回家,一家人整整齊齊,圓圓滿滿,這是真正的小團圓。孫海洋的半輩子都在奔跑:15歲開始,他陸續在武漢、三峽、永順和深圳為了生計東奔西跑;33歲,兒子失蹤后,他背著一個裝滿資料的舊書包繼續奔跑;47歲,他終于在警方的幫助下找到了孩子,但是他依然在奔跑……在“結局”之外,希望此書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仍舊在路上前行的尋找者,關注到國家和社會層面在司法變革之上所不斷做出的努力。無窮的遠方和無數的人都與我們相關,這個世界也值得我們鼓起勇氣堅持對希望的追尋。
孫悅 ·紀實文學 ·10.2萬字
“我殺死了我的家人。”當愛與親情成為負擔,如何避免親人間的紐帶扭曲斷裂的“著魔瞬間”?“用被子捂住媽媽的口鼻的話,她便能得到解脫……”——“看護殺人”事件“加害者”的內心世界剖白。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采訪組深入采訪,揭開家庭看護慘烈的現實,探尋預防慘案再度發生的可能。老齡化的日本看護人才流失、社會福利支持不足,家庭看護如同一場沒有盡頭的持久戰,最終釀成人倫悲劇。聳人聽聞的“看護殺人”事件,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日)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采訪組 ·紀實文學 ·10.1萬字
艾略特·艾克曼可謂是美國“反恐戰爭”的一員老兵。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打響后,他便先后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偵察連、特種作戰部隊與中情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搏命十年,獲得過銀星勛章、銅星勛章與紫心勛章。這名老兵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的血腥、殘酷與無常,親眼目睹了戰爭的丑陋面孔,從突襲到伏擊,從清剿到暗殺,并于2011年主動選擇退役。然而,戰爭卻并沒有從他的人生中退出。?2021年8月,當喀布爾陷落的消息傳來時,這位正在羅馬與家人度假的前特種兵,不得不在昔日帝國的廢墟之中,思考今日帝國不可避免的落日,并身不由己地以一種他不曾預見的方式,最后一次參與那場戰爭,為其書寫一個慘淡的終章。
(美)艾略特·艾克曼 ·紀實文學 ·10.1萬字
本書為資深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編選的魯迅作品集,以魯迅一生輾轉過的城市為線索,關于每一地的作品各成一輯,包括浙江故鄉、日本、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兼涉及精選出的創作談,編選角度新穎別致,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魯迅的一生。
魯迅著 陳漱渝選編 ·紀實文學 ·10.1萬字
宇宙的熵不會降低。我們所有人必有一死。但在事情發生前就預見到它,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讓時間變慢的方法。1966年10月21日凌晨,住在倫敦郊區的音樂老師米德爾頓被一場噩夢驚醒。她醒來時喘氣哽咽,確信災難即將來臨。一小時后,南威爾士地區的一座煤礦廢料傾塌,造成144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兒童。到達現場的醫生和急救人員中,包括了精神科醫生約翰·巴克。災難過后,來自各種“預感者”的回信促使他成立了預兆局,后者是一個來自各界由數百名通訊員組成的網絡,從銀行職員到芭蕾舞教師……其中,有兩位天賦出眾的“預感者”以驚人的準確性,預測了飛行失事、暗殺和國際事件。不久后,兩人告訴巴克一個令人不安的預感:他即將死去……預知未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有時卻會成真。
(英)山姆·奈特 ·紀實文學 ·10.1萬字
本書分為六篇,具體包括:中國報紙和集報活動高潮、盛世收藏曲、品報刊、集報文化與收藏文萃、經濟與文化等。
陽登華 ·紀實文學 ·10.1萬字
本書為散文體傳記,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背景,以李煜的詞為脈絡,運用散文化筆法點評、賞析,進行個性化、情感化解讀,展開李煜悲情的傳奇人生。
木溪 ·紀實文學 ·10.1萬字
《無緣社會》獲菊池寬獎3年之后,NHK特別節目錄制組再次聚焦老齡化、單身化的日本!無法選擇自己的“終老之處”,這是今日日本之現實,也是我們明日生活的寫照。日本老年人所領取的養老金,當初是以“老年人與家屬住在一起”為前提條件進行制度設計的。然而,隨著時代的急劇變化,獨居生活變得理所應當——形影不離的夫妻或兄弟姐妹,到最后總有一方得過一段“形單影只的日子”;有孩子的老人通常也不會和下一代同住;選擇終身不婚者更是大有人在。于是,老年人年輕時為日本經濟的高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老后卻無法靠養老金收入安度晚年,或是在各家醫院和護理機構間顛沛流離,或是住進5平方米的“免費廉價住所”……
(日)NHK特別節目錄制組 ·紀實文學 ·10.1萬字
2010年,動物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上救回了一只落難的狼崽,給他取名為“格林”。為了讓格林能夠重回荒野,她陪伴小狼在草原上經受磨煉和野化,在相依相伴九個月后,格林成為世界上第一匹由人類撫養長大又成功重返狼群的狼。此間和其后,一系列“人狼情未了”的動人篇章在若爾蓋上空千回百轉。李微漪的勵志和“親子”故事借《重返狼群》的書籍和紀錄片在大江南北傳揚數載。傳記作家紅娟在2021年春天走進了李微漪的精神世界,她不光收獲很多有關狼的知識,更探問到了“狼媽”李微漪對于親情、生命、自由和自然的思考。原來,李微漪的過人膽識和非凡經歷,源于父母給予她的包容教育。《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就這樣在她倆的筆端涓涓流出,既溫婉唯美,又灑脫諧趣。“格林還活著!”荒原王者的故事在她們的指尖下雙線呈現、各展姿采。
李微漪 紅娟 ·紀實文學 ·10.1萬字
本書記述的是當年“獨臂將軍”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長、帶領五萬大軍在松遼平原上進行大慶石油會戰的傳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活動,翔實敘述了當年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代領袖們為了打破國際反華勢力對我國進行的全面封鎖、毅然決策開發松遼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層活動內幕。
何建明 ·紀實文學 ·10萬字
《意大利的黃昏》是英國作家D.H.勞倫斯青年時期的一部域外游記,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記作品。記錄了勞倫斯1912-1916年間從奧地利、德國、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時的所見所聞。本書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畫的描繪、詩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顛百科全書》評論說:“勞倫斯的游記在描寫風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難忘”。
勞倫斯 ·紀實文學 ·10萬字
在澳大利亞度過四年半的生活后,我們又一次舉家搬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法國西南部的鄉村小城。我們把澳大利亞經歷過的各種挑戰帶來的陰影拋在腦后,以全新的、積極的姿態活在當下。隨著作者筆觸,去了解作者內心想法,和對家庭、新環境和歐洲生活方式的觀察,在歡笑和淚水中,收獲每天滿滿的正能量。名家/媒體評論這是我有幸閱讀的薩拉的第二本書。本書繼續講述了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她并沒有試圖描繪一個法國鄉村的美好而虛幻的景象,而是真誠直接地記敘了一對夫婦帶著一個手提箱和兩只狗,重新出發,追尋夢想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薩拉·簡·巴特菲爾德 ·紀實文學 ·10萬字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也是這場全民抗疫之戰最早打響的地方。本書通過忠實反映金銀潭醫院作為此次疫情“風暴眼”所經歷的系列事件,映射此次疫情全貌。通過人物、事件謳歌了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舍生忘死的崇高職業精神,和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的家國情懷。同時也反映了金銀潭醫院為武漢乃至國家在疫情防控、救治機制以及社區聯動等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努力。此外,本書還以時間為順序集中收錄了中國在同世界攜手抗疫過程中,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經驗、推進疫情防控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主要事實。
熊金超 馮國棟 侯文坤編著 ·紀實文學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