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是圍繞德國文學思潮中的相關主題展開的系列論述,具體論題主要包括:“接受美學”的創立與文學研究范圍的擴大;“美學解放”與現實主義定義的更新;古典文學理論的堅守與新型審美意識的覺醒;藝術思維的革故與文學實踐的創新;德國文學研究與翻譯問題等。作者回到德國文學發展演進的歷史語境中,通過對相關作家、藝術家及其作品的解讀深化對相關文學思潮、藝術潮流的分析,有助于讀者對相關文學和藝術思潮發展脈絡及其在文學和藝術創作中表現的把握。
張黎 ·文學理論 ·30.1萬字
本書摘選聞一多、胡適、浦江清三位教授講解唐詩的名篇,匯集名師們淵博之識的精華。以時間為線索,精選唐代不同時期的代表詩人進行講解,從愛喝酒的王績為始到以濟世之才自負的杜牧為止,融詩、史、傳于一體,考據翔實,帶你領略群星閃耀的大唐,感悟唐詩的魅力。
聞一多 胡適 浦江清 ·古詩詞 ·7.1萬字
本書以創傷理論、新歷史主義理論、后殖民理論、比較文學形象學理論等為理論基礎,以康拉德、莎士比亞、阿特·斯皮格曼、艾麗絲·沃克、海明威、梅爾維爾、卡夫卡等作家的作品為研究對象,探究了西方文學中的殖民之傷、種族之傷、女性之傷、生態之傷以及現代人的生存困境之傷,重點探討了殖民創傷的歷史真實與文本再現,黑人奴隸與猶太人的創傷敘事,女性創傷與殖民、種族、男性話語、帝國意識之間的密切關聯,海洋生態與荒島生態以及現代西方人的生存困境等問題。
王霞 ·文學理論 ·22.3萬字
馮積岐是陜西第三代作家中的領軍人物,本書以馮積岐小說創作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從傳記研究、創作心理學、主題學、敘事學、女性批評、影響硏究與平行研究等維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和闡釋了馮積岐小說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質,呈現了馮積岐小說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祖基等 ·文學理論 ·14.1萬字
中古英語夢幻詩是中世紀晚期英國文學的重要成就,主要有喬叟及喬叟系傳統夢幻詩和以《農夫皮爾斯》為代表的頭韻體傳統夢幻詩。本書重點研究了14世紀晚期和15世紀深受喬叟影響的詩人,也就是所謂的喬叟系詩人所創作的夢幻詩。本書對喬叟系夢幻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定義,并選取了十首喬叟系夢幻詩進行深入研究。本書對十首夢幻詩的研究遵循了夢幻詩大致的發展順序,涵蓋了15世紀英格蘭和蘇格蘭喬叟系詩人在夢幻詩創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希望本書能夠增進中國學者對中古英語夢幻詩的了解,并進一步推動國內方興未艾的英國中世紀文學研究。
劉進 ·文學理論 ·19.1萬字
通過文學重繪1980年代的社會轉折與思想圖景,提出“兩個80年代”的說法:第一個80年代,圍繞社會領域中的改革、啟蒙、現代化等觀念展開,由“傷痕文學”發端打開了諸多的寫作領域,文學以現實主義手法依然擁有飽滿的社會政治功能與歷史使命。第二個80年代,源于對第一個80年代的反思與質疑,改革與現代化的發展主旋律既帶來勃勃生機也帶來問題與危機,在個體意識和內在自我日益凸顯的同時,文化與文明問題也成為80年代中期之后的核心思想議題;現代主義悄然崛起,并由此誕生了“純文學”觀念,影響延續至今。80年代末,新寫實小說與王朔作品輪番登場,將80年代初期中國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變成“一地雞毛”式的庸碌日常,他們以文學的方式消解了一個大時代的理想和價值,從而終結了80年代,開啟了90年代。這是作者將文學史與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部思想文本。作者認為,1980年代不能成為80年代人的紀念館,而應該成為歷史的圖書館,以供我們反復閱讀。
蔡翔 ·文學評論 ·21.1萬字
本書對20世紀俄蘇經典作家普拉東諾夫(1899—1951)的代表性作品進行了系統梳理,清晰地呈現出作家在不同時期筆下的景觀與共同訴求,闡釋了作家創作的思想源頭和世界觀變遷的軌跡。普拉東諾夫的創作,折射出烏托邦思想和反烏托邦的復雜互動,他以文學的方式關照人類命運并嚴肅反思社會現實,在人間艱辛地尋找真理,播撒幸福的靈魂。
王曉宇 ·文學理論 ·27.4萬字
在文學理論中,“闡釋的邊界”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命題,它以闡釋的客觀性和意義的確定性為核心,在不確定性思潮泛濫的當下被不斷激活;它不同于獨斷專行的法則或律令,而是蘊含著豐富的理論路徑和方法論取向,不斷涉入更廣闊的文化精神領域。本書從概念內涵、歷史譜系、建構路徑、本體形態、實踐策略等不同向度切入,對文學闡釋的“邊界”問題加以深入分析,由此展開對當代文學理論乃至文化生態的批判性反思和話語重估。本書的目標,一是豐富關于闡釋邊界的理論言說,擴充文學研究的知識版圖;二是從邊界問題中提煉出人文精神、審美理想、真理價值等積極因素,為面臨相對主義乃至文化虛無主義威脅的人文學界提供一定的應對之道。
龐弘 ·文學理論 ·28.6萬字
《馬可波羅行紀》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旅游行記。馬可·波羅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作出報道的人。本書記載了他于13世紀從威尼斯出發,穿過陸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經歷。在書中,馬可·波羅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使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對東方無限神往,揭開世界地理大發現的熱潮,也徹底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想象。《馬可波羅行紀》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對于文藝復興前夜閉塞的歐洲,這不單是一部游記,而是啟蒙式作品。
(意)馬可·波羅著 (英)慕阿德等編 ·外國隨筆 ·17萬字
本書是作者為學三十來年撰寫的關于文學的論文和評論的結集,共計三十八篇。作者秉持和踐行“掐尖兒式”研究的理念:選擇頂尖級的名家、最優秀的經典和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學現象作為研究和闡釋的對象,以實現研讀經典、走近大師、與大心相遇的目標。文章雖類分三種(經典細讀、名家評析、現象透視),時跨三代(古代、現代、當代),但卻以人這根紅線使其彼此融為一體:探究人心的玄奧幽深,體察人性多維百態,關注人生的處境出路,禮贊人道的平等、寬容、仁愛、自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人學作為觀照、研讀和闡釋交學的觀念、角度和理論:將人作為考察的對象和目的,用人的情感、心靈和價值立場賞析、闡釋文學的深度內蘊,經由人學的觀念、理論抵達了文學那豐富多彩、多維多棱、立體交叉的藝術世界。
李永建 ·文學評論 ·38.1萬字
本書以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切入點,聚焦傳統文化,解讀中國思想與文學之美。內容包括了世、家、情、理、人等幾個古今中外共同的文化主題。通過對《西廂記》《說苑》《東周列國志》《顏氏家訓》《世說新語》以及《金瓶梅》幾部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重新解讀,引導大家對其進行深入的賞析與理解。
吳定海主編 ·文學評論 ·33.6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澳大利亞文學批評的早期崛起及其此后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脈絡,內容涵蓋四個歷史階段中涌現的主要人物、流派、思想觀念、問題和方法,全書以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史為參照,立足中國視角,著重考察澳大利亞文學批評移植外來觀念與方法并對其實行本土化的歷程。
王臘寶等 ·文學理論 ·42.5萬字
本書是詩人王志軍近年來詩歌作品的精選集,來自詩人2016年至2022年間創作的四部詩集,共收錄詩歌90余首。詩集承載著作者身為詩人的愛和惱怒、空虛和振奮、困惑和相信,是作者最有意義的生命意識,也向我們展示其卓越的藝術架構能力。
王志軍 ·現當代詩 ·5.1萬字
本書以新世紀以來粵東地區的小說和詩歌為主要研究對象,既有對區域性現象的整體論述,又有對陳繼平、林淵液、陳崇正、林培源、吳純、陳潤庭等小說家和游子衿、黃昏、阮雪芳、陸燕姜、辛倩兒等詩人的個案分析。微觀見證近年粵東敘事和抒情兩個領域的精神潮汐。
陳培浩 ·文學理論 ·22.9萬字
作為兼善戲劇和小說創作的重要作家,陳彥的寫作既得益于極為豐富的生活經驗,亦受惠于底蘊豐厚的中國戲曲和文學傳統。努力在時代總體性的宏闊視域中觀照并處理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經驗,塑造具有時代典范意義的人物形象,且在堅守雅正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融通中國古典傳統,以開出文學的新境界,為陳彥作品的基本特征。《西京故事》《裝臺》《主角》以及新作《喜劇》皆是如此。將現代戲《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及論說文集《說秦腔》與小說文本對讀,可知陳彥整體創作的基本狀態及其所蘊含的觀念和審美表達方式視域拓展的重要意義。本書嘗試在融通“古”“今”“中”“西”,會通“文學”與“藝術”的更具包容性和概括力的新的視野中理解并闡發陳彥作品的文學史價值,抉發其之于中國古典傳統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以及現實主義賡續的重要經驗,進而探討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范式的“大文學史”觀念的確立及其意義。
楊輝 ·文學理論 ·22.6萬字
約瑟夫·康拉德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魔幻般的不確定性,無論在人格內涵、價值取向、思想意識還是在創作風格上都不是單一、明晰的,而是意義多重復雜且常常充滿自我矛盾。這種含混朦朧的矛盾對立,不僅體現在康拉德小說中的重重文本謎團中,也同時投射到不同的讀者身上,體現在讀者根據個體經驗的不同而對文本產生的多樣性讀取與闡釋上。本書采用威廉·燕卜蓀的復意理論,以期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探尋康拉德文本復意話語表現下的深層本意。
校瀟 ·文學理論 ·23.5萬字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人。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本書精選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詩和散文,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韓愈的思想觀點、語言特色及文學成就,并對每首作品設置了原文、注釋、譯文、賞析四大版塊,便于讀者更好地了解或領會其中的精粹。
(唐)韓愈著 東籬子解譯 ·文集 ·14.9萬字
當代中國的現代文學研究,內容豐富,成果斐然。從五十年代的學科初創,到八、九十年代的重建、調整,學科發展道路曲折復雜而又始終充滿了活力。本書在簡要勾勒學科發展概貌,分析不同時期現代文學研究基本旨趣、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分專題介紹、評析了七十年來現代文學研究在文學思潮與社團流派研究、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文體研究等領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力圖為總結現代文學研究的歷史經驗,展望學科發展未來,提供一份有益的借鑒。
邵寧寧 郭國昌 孫強 ·文學理論 ·50.2萬字
全書以小狗的視角出發,探索人類世界。在狗狗眼里,人類有哪些奇怪表現?為什么有那么多事物分散人類的注意力?隔花人和綿羊以小狗的口吻講述生活感悟與百變心情,在積極向上的整體基調中縈繞著淡淡的愁緒與傷感。生活中有一場又一場落下的暴雨,但仍需步履不停,勇敢向前,迎來多云轉晴的好天氣。
隔花人著 大綿羊BOBO繪 ·現當代隨筆 ·5760字
本書通過卷帙浩繁的史料,爬梳許地山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和創作背景,在其“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和復雜的文化境遇中辨析其文化選擇和精神之根,在宗教與信仰之間探索其人生哲學和生命求索,從“此岸”與“彼岸”的游弋中建構其作品中的形象譜系和情感脈絡,從審美體驗的回憶和想象中書寫其創作中的“異域性”和詩意棲居。許地山獨特的精神氣韻貫穿他的整個人生和整體的文學創作,本書以更立體更全面的視角虔誠點燃許地山的精神之火,照亮他的每一處“獨特”,在其逝世80周年之際以為緬懷。
寧芳 ·文學理論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