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金瓶梅風俗譚》,一本堪稱與文化大家鄧云鄉先生的《紅樓風俗譚》前后輝映的好書。白維國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話小說的專家,尤其以對《金瓶梅》的研究見長。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講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種風俗,包括當時的節俗、游娛、曲藝、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種風俗均引經據典,詳細講述風俗的成因、源流等,給讀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風俗畫卷。全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白維國 ·文學評論 ·17.8萬字
國家認同是當下社會科學領域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美國的國家認同包含公民身份認同與民族身份認同,其長期堅持WASP(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作為民族身份的正統性,并且依照少數族裔的歸化程度授予其公民身份,使國家成為排斥性和等級性的政治共同體,造成非裔美國人在國家認同中的沖突。格溫朵琳·布魯克斯是20世紀重要的美國非裔詩人,“狂怒之花”是其詩藝人生的隱喻性概括:融合現代主義與黑人方言傳統的精湛技藝,以及積極介入黑人解放的激進思想。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布魯克斯跨越20世紀40至90年代的詩歌創作,結合不同時期美國的種族關系模式、黑人社會運動、種族政治思潮,以及詩人自身的詩學演變,概括特定時期的空間形態、空間經歷、空間認知,闡述空間敘事指向國家認同的不同訴求與策略性建構。通過空間敘事與國家認同的動態關系一以貫之布魯克斯研究,本書概括了詩人的藝術美學、詩學理念、社會思想,并且以此為棱鏡透視了美國當代社會的國家認同問題及其歷史演變。
史麗玲 ·文學理論 ·18.6萬字
中古英語夢幻詩是中世紀晚期英國文學的重要成就,主要有喬叟及喬叟系傳統夢幻詩和以《農夫皮爾斯》為代表的頭韻體傳統夢幻詩。本書重點研究了14世紀晚期和15世紀深受喬叟影響的詩人,也就是所謂的喬叟系詩人所創作的夢幻詩。本書對喬叟系夢幻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定義,并選取了十首喬叟系夢幻詩進行深入研究。本書對十首夢幻詩的研究遵循了夢幻詩大致的發展順序,涵蓋了15世紀英格蘭和蘇格蘭喬叟系詩人在夢幻詩創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希望本書能夠增進中國學者對中古英語夢幻詩的了解,并進一步推動國內方興未艾的英國中世紀文學研究。
劉進 ·文學理論 ·19.1萬字
本書重點運用以蘇珊·S.蘭瑟為代表的敘述聲音理論,結合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分析、讀者反應批評等方法,從理論上厘清了敘述聲音及其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敘事形式和意識形態,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小說作品中的敘述聲音進行了綜合分析。
舒凌鴻 ·文學理論 ·15.1萬字
本書將中國當代大陸兒童詩作為研究對象,力求較全面、系統地考察近七十年當代大陸兒童詩的發生發展狀況,從文學史語境考察當代不同歷史時期兒童詩文本蘊含的內在思想和藝術選擇。從詩學語境探究當代大陸兒童詩的豐富性和審美建構維度,分析當代大陸兒童詩的特異性和建構當代大陸兒童詩學的可能問題。并從當代大陸兒童詩價值體認和發展不足兩個方面進行估衡。以期為21世紀大陸兒童詩的良性發展提供借鑒。
劉慧 ·文學理論 ·16.2萬字
本書是詩人王志軍近年來詩歌作品的精選集,來自詩人2016年至2022年間創作的四部詩集,共收錄詩歌90余首。詩集承載著作者身為詩人的愛和惱怒、空虛和振奮、困惑和相信,是作者最有意義的生命意識,也向我們展示其卓越的藝術架構能力。
王志軍 ·現當代詩 ·5.1萬字
本書通過卷帙浩繁的史料,爬梳許地山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和創作背景,在其“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和復雜的文化境遇中辨析其文化選擇和精神之根,在宗教與信仰之間探索其人生哲學和生命求索,從“此岸”與“彼岸”的游弋中建構其作品中的形象譜系和情感脈絡,從審美體驗的回憶和想象中書寫其創作中的“異域性”和詩意棲居。許地山獨特的精神氣韻貫穿他的整個人生和整體的文學創作,本書以更立體更全面的視角虔誠點燃許地山的精神之火,照亮他的每一處“獨特”,在其逝世80周年之際以為緬懷。
寧芳 ·文學理論 ·14.3萬字
本書為作者在博士畢業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本書圍繞拉美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文學思想,以后殖民與后現代文學相關理論視角重點考察和探討了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思想的意識形態問題。作者以種族、權力與文化身份作為切入點,對馬爾克斯的作品進行考察,全書從后殖民景觀,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權力架構變化以及身份身份多個方面梳理研究重點,最后梳理了馬爾克斯對當代中國文學的影響與傳播,全面呈現了馬爾克斯文學創作思想及社會意義,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于萍 ·文學理論 ·14.1萬字
本書以威廉·華茲華斯詩歌中的帝國敘述為研究對象,以后殖民主義文學批評作為理論支撐,結合文本細讀、比較研究和后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較為系統地探究威廉·華茲華斯在相關文本中表征出的意識形態內涵,以及文本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語境和地域政治背景下被賦予的話語指涉,審視這位浪漫主義詩人與帝國多重維度的政治交集,揭示詩人、詩作與時代之間的動態互動。
馬伊林 ·文學理論 ·16萬字
楚辭是中華美文學的源頭,中國第一部有作者的詩集。也是對中國文學影響最深的典籍。直接影響司馬遷,賈誼,李白,杜甫等后世名家的精神氣質與文學創作。《楚辭》的出現彌補了《詩經》問世300多年后詩壇的空白。魯迅評價楚辭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更在《詩經》之上。《楚辭》中的名句代代相傳,是砥礪歷代文人德行的金石,是取名的寶典。屈原的作品《離騷》開騷體詩先河,在楚辭中最具代表性,由此后世將《楚辭》與《詩經》并稱“風騷”。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堅毅執著、懷抱信仰,不肯奴顏媚骨變心從俗的高貴的精神品質是后世無數文人士子的精神楷模。
(戰國)屈原等 ·古詩詞 ·13.7萬字
本書收錄的是瑤族作家潘紅日自2016年以來已經發表的15部作品,分別為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三大部分:4部短篇小說《碼頭》《補糧》《暗香》《回來》,10篇散文《羅仕林的個人簡歷》《考試》《最美風景》《相約合山》《邕寧榨粉》《遠方》《紀念碑腳》《天峨石記》《蜂窩煤蛋糕》《孕育壽星和作家的地方》和1部報告文學《美麗山花》。題材涉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生動反映了人民創造美好新生活的精神特征。這些作品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反映了廣西當代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學實踐,以及助力脫貧攻堅的現實行動和文化立人的創作精神,具有重要的出版意義。
紅日 ·文集 ·15.1萬字
本書是第七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集,輯選了大賽小說、散文、劇本類的獲獎作品。本作品集圍繞“凝心聚力譜鄉村振興新篇章,傳承百年力量邁向小康新生活”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主題,推選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溫度、致敬偉大時代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以創新化視角講述新時代青年參與鄉村振興、發展實體經濟的奮斗史和創業追夢史,勾勒具有地方特色的圖景,凸顯民族精神、彰顯民族氣派、展現民族意蘊。本書匯集的作品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彰顯時代精神、體現中國特色、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為新時代文學的繁榮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具有出版的價值和意義。
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組委會編 ·文集 ·19.5萬字
本書是第八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集,精選了第八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小說、散文、劇本類的部分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圍繞“擘畫‘十四五’宏偉藍圖,放飛新時代青春夢想”這一主題,反映了人民群眾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及新時代青年踔厲奮發的青春風采,如長篇小說《未來之城》暢想了未來科技世界的巨大變化;散文《分水嶺》描摹了平陸運河的歷史變遷;網絡劇劇本《藥王殘卷》突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呼吁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等等。這些作品類型豐富,題材多樣,文學性、藝術性較高,為推動新時代廣西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組委會編 ·文集 ·19.8萬字
這部詩集代表著詩人進入對詩歌創作的第二階段探索,相比于第一本詩集《風暴和風暴的兒子》,詩人收攏“向外突奔的刺”,試圖觸摸自己,感知他人,理解愛與痛的關系。詩人以精煉平實的語言和蒙太奇式鏡頭剪切技法,在詩章中構建具有戲劇張力的故事情節,透露了詩人對終極問題的追問思索,以及對內心世界的反觀探尋。
王強 ·現當代詩 ·3.8萬字
“全史意識”是大文學觀的一種展開和落實。全史考察的是“大歷史”中的文學的文化存在和精神脈絡。本書原為楊義先生為國家出版基金重點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全史”所寫的導言部分,是楊義先生關于大文學史觀的一篇重要論文,可視為一本文學簡史和研究梗概;附錄有一篇楊義先生關于大文學史觀的訪談。深入地發現文學全史的豐富構成、豐盈血脈和歷史生命的豐厚見證,展示現代大國百年文學浴血新生的神采和風范。
楊義 ·文學理論 ·13.6萬字
出生、成長于舍陂村,最后定居城市的江西作家陳紙以散文的筆觸,深情回憶、書寫了成長、離鄉、歸鄉過程中親身感知的故鄉的疼痛與歡樂、艱辛與甜蜜、常與變,把深鐫于腦海中故鄉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來,每一個鄉親都有他的喜怒哀樂、每一株草木都有它的故事,鮮活而生動,刻畫了一群鮮活的鄉村人物、一個可知可感的中國鄉村,作者為自己也為讀者構筑了一個“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園,同時為鄉土中國留存了一份珍貴的回憶。
陳紙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本書是詩人楊震近年詩歌創作的總結,共五輯,包含了對家鄉、舊物、愛情、友誼、生活哲思等話題的討論。在詩人看來,詩歌已經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詩來源于日常,又遠超日常。他的創作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提煉閃光點,將自身視為觀照世界的鏡子,通過詩的語言來觀察世界、反映世界的真實。
楊震 ·現當代詩 ·3.6萬字
《50:偉大的演講》精選了50篇對人類發展史有特殊意義的演講,內容涉及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智者哲人的演講佳作。在文化積淀和歷史傳承中,這些精彩的演講鼓舞了人們的士氣,傳遞了真善美的真諦,記錄了特定的時代印記。在本書中,你將看到柏拉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卡爾·馬克思、安德魯·卡耐基、甘地、喬治六世、海倫·凱勒和珍·古道爾等演講者是如何通過演講改變世界、影響他人。
果麥 ·文集 ·12.9萬字
本書選擇了若干首經典的古詩詞,在賞析文學藝術性的基礎上,對其中涉及的上古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等各類典故進行了詳細解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體會其委婉含蓄的藝術魅力,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語言通順流暢,深入淺出。
郭浩瑜編著 ·古詩詞 ·5.7萬字
本書精選詩人劉巨文多年來詩歌創作的優秀詩篇,記錄了詩人從農村到城市,從北方到南方的個體經驗。詩集名“啄木鳥來訪”,意為詩歌的主要目標是對具體世界中道理的發現和表達。詩人以詩性眼光深入觀察世界并引入創作,發掘出平凡生活中的“風暴般的力量”。
劉巨文 ·現當代詩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