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對于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作品的成書年代一般認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間,《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平安京時期日本的風貌,揭露人性,宮中的斗爭,反映了當時婦女的無權地位和苦難生活。
(日)紫式部 ·外國隨筆 ·77.1萬字
本書是大仲馬的代表作。是關于復仇的故事。本書是法語譯者李玉民直接從法語原著翻譯而來,而我們社原有的版本是英語譯者蔣學模從英文譯本轉譯的,而且翻譯的時代久遠,當時沒有很多可供參考的書籍,所以難免有些地方有錯漏。此次重新出版,用更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新譯本來替換老譯本。
(法)大仲馬 ·外國隨筆 ·86萬字
《基度山伯爵》主要描寫的是法國波旁王朝時期發生的一個報恩復仇的故事。法老號船的年輕大副唐戴斯受船長臨終之托為拿破侖黨人送一封信,遭兩個卑鄙小人和陰險檢察官維爾福的陷害,被關入死牢。剝奪了本該屬于他的美好陽光、愛情和前程。
(法)大仲馬 ·外國隨筆 ·85.5萬字
《飛花令·風》是我社精心打造的“飛花令叢書”中的一種,收錄從秦漢至晚清歷代含有“風”字的經典詩詞名篇100首,每首詩配有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從劉邦、曹操到李白、王維,從韋莊、李煜到蘇軾、李清照,從于謙、唐寅到納蘭性德、秋瑾……近百位詩詞名家通過奇譎想象和生花妙筆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或大氣磅礴、或清冷孤寂、或昂揚奮發、或恬淡愜意的詩意空間。徜徉其間,既是一次絕美的文學美學享受,也是一場對古人精神世界的探秘之旅。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1.7萬字
《神曲》是一部長篇史詩,三部曲的每部各有三十三篇,加上作為全書序曲的第一篇,共一百篇。這種勻稱的結構是建立在中古關于數字的神秘意義和象征性的概念上的。《神曲》廣泛地反映了現實,給了中古文化以藝術性的總結,同時也現出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因此,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意)但丁 ·外國詩歌 ·70萬字
《聊齋志異》,清朝蒲松齡編著的短篇文言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從40歲左右歷時30多年完成的著作。李伯齊注解。
(清)蒲松齡 ·現當代隨筆 ·91.3萬字
長篇史詩《神曲》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和《天國篇》。其故事采用中古夢幻文學的形式,主人公是詩人但丁本身,講述他“在人生的中途,我發現我已經迷失了正路,走進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彷徨了一夜后才走出森林,卻被三只野獸——豹、獅、狼——攔住了去路。危急時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搭救了他引導他去游歷。本書被認為是文藝復興運動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本書所選篇目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具有一定影響或者某一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70年來我國當代文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創作概貌。篇目以小說、詩歌、散文和戲劇為序分單元編排,同一單元作品則按發表時間先后為序。本書在每篇作品后面均附有800—1000字的解析,以幫助讀者閱讀理解。因篇幅所限,部分中、長篇小說和戲劇以存目形式出現。
賈麗萍主編 ·文學評論 ·71.2萬字
當代中國的現代文學研究,內容豐富,成果斐然。從五十年代的學科初創,到八、九十年代的重建、調整,學科發展道路曲折復雜而又始終充滿了活力。本書在簡要勾勒學科發展概貌,分析不同時期現代文學研究基本旨趣、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分專題介紹、評析了七十年來現代文學研究在文學思潮與社團流派研究、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文體研究等領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力圖為總結現代文學研究的歷史經驗,展望學科發展未來,提供一份有益的借鑒。
邵寧寧 郭國昌 孫強 ·文學理論 ·50.2萬字
博爾赫斯與名家的四手聯彈,幻想與現實、過去與現在、空間與時間,那些戛然而止的結局在作家筆下一遍遍死去,在讀者心中一次次復活。以文學之名捕捉哲學之光,以超凡的想象搭建文學的精致迷宮。《博爾赫斯全集:第三輯》收入阿根廷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和西班牙語文學大師博爾赫斯的文學隨筆作品,以及博爾赫斯與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等人合著的幻想故事、游戲文章、電影腳本、文學評論、演講實錄等,共12冊,充分展現了博爾赫斯在大眾熟知的文學領域以外的寫作探索和成就。附12冊分冊作品名:《文稿拾零》《英國文學入門》《美國文學入門》《市郊人·信徒天堂》《布斯托斯·多梅克紀事》《布斯托斯·多梅克故事新編》《伊西德羅·帕羅迪的六個謎題》《兩個值得回憶的幻象》《死亡的樣板》《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語言》《關于〈馬丁·菲耶羅〉》《日耳曼中世紀文學》。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名家作品 ·70.7萬字
我們,不被世俗左右,充滿好奇心態,追求人生所愛;不惜贊美他人,不忘自賞自愛,優雅灑脫有點壞!
(日)渡邊淳一 ·名家作品 ·86萬字
《魯迅全集》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我社曾于1973年推出了24種,僅包括小說、散雜文。2006年,我社又推出新版,此次增補了日記、書信部分,共29種。魯迅書信共四冊,收入作者1904年10月8日至逝世前所寫的日記,這些日記許廣平曾魯迅收集,并以《魯迅書簡》出版過。
魯迅 ·文集 ·83.8萬字
本書是中國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匯集。為慶祝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元史研究會名譽會長蔡美彪先生九十華誕,推動元史研究的繁榮發展,南開大學、中國元史研究會于2017年10月在天津舉辦“慶祝蔡美彪先生九十華誕元史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是:元代碑刻及八思巴字研究,歷史語言視野的元史研究和其他領域的元史研究。本書作為《元史論叢》特輯,共收入會議論文50余篇。內容涉及蔡美彪先生的學術貢獻與治學,北方民族與蒙古人,元代職官與軍事制度,元代士人與家族,元代社會經濟與宗教,元代典籍文獻與碑刻金石專題,等等。
李治安主編 ·文集 ·59.9萬字
本書收錄了浙江大學文藝學研究所教師的論文代表作,包括王元驤、徐岱、徐亮、金健人、李詠吟、蘇宏斌、鄒廣勝、梁慧等專家和學者共45篇論文,內容涉及文藝學基礎理論問題、美學和藝術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等文藝學研究的主要領域。這些論文選題多樣,既有對文藝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文學的本質等重大問題的探索,也有對文藝學和美學發展歷史的梳理,以及對文學和藝術作品的個案分析,從整體上反映了浙江大學文藝學學科的發展歷史和學術水平。
蘇宏斌主編 ·文學理論 ·66.8萬字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版紀念叢書,旨在營造隆重熱烈的慶祝氛圍,向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該書擬在精編中國人民大學校友專訪錄《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七卷本叢書的基礎上,以上中下三卷形式出版發行,通過刻畫一幅幅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人大校友群像,深刻反映人大人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使命擔當。
中國人民大學校報編輯部 ·文集 ·86.2萬字
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屆、希臘和印度各自創造了獨樹一幟的詩學,成為世界文學理論的三大源頭。印度梵語詩學有一千多年的發展歷史,資源十分豐富。本書匯集了十種梵語詩學名著,其中包括梵語戲劇學著作《舞論》、《十色》和《舞論注》/梵語詩學著作《詩莊嚴論》、《詩鏡》、《韻光》、《詩探》、《曲語生命論》、《詩光》和《文鏡》,均為了解和研究印度古代詩學的必讀經典。
黃寶生編譯 ·文學理論 ·73.2萬字
作品講述了私生子湯姆·瓊斯尋求真愛的故事。沃爾華綏是一個善良大度而且富有的鄉紳,收養了棄嬰湯姆·瓊斯,他妹妹的兒子卜利非也生活在家中,是沃氏財產的合法繼承人,卜利非將湯姆視為爭奪舅舅遺產的眼中釘,千方百計詆毀湯姆的榮譽。終于,湯姆被不明真相的沃爾華綏趕出了家門,開始了一連串悲喜交加的奇遇。
(英)亨利·菲爾丁 ·外國隨筆 ·74.8萬字
本書以宏觀的總體概括和分階段具體探討相結合,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理論研究思潮和學人思想及著述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以“序”勾勒整個當代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的演進脈絡與分章論述不同時期的各自特點、評價學者們著述的價值相結合,綜合、推繹大量文獻,針對當代文藝理論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學人論說而有的放矢。
高建平等 ·文學理論 ·66.2萬字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Hall,1932—2014),英國文化研究學者。早年畢業于牛津大學,20世紀中期創辦《大學與左派評論》,為英國第一代新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60年代中期加入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擔任該機構主任,在文化研究領域有多方面的建樹。《斯圖亞特·霍爾文集》輯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論文、訪談等三十多篇,并按主題劃分為七個單元,涉及階級與文化、文化研究的系譜、意識形態與表征、媒介與傳播、通俗文化、種族與身份、流散與后殖民、全球化與世界主義等多個話題。
黃卓越 (英)戴維·莫利主編 ·文集 ·73萬字
本書是俞敏洪與周國平、李玫瑾、李開復、郝景芳、余秀華等人物的對談錄。截至本書出版,老俞已經與人文、科技、商業等領域大咖對談超過100期,累計有1億人觀看過對談,幾百萬人參與了討論。本書甄選了其中31場對話,向讀者還原了這些頭腦碰撞時刻的酣暢,以及他們話鋒背后的思想沉淀。老俞很會提問,洞悉人性,張弛有度,看似簡單,大有學問。他和劉大銘聊苦難: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和陳行甲聊熱愛:越是浮躁的時代,人們內心深處越追求純粹;和陶勇聊理想: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和余秀華聊詩歌:要把內心涌起的浪花記錄下來,只有詩歌能夠表達;和周國平聊孤獨:我們每個人身體里都有一個神,要讓那個更高的自我,來審視這個具體的自我;和尹燁聊基因:人類進步的本質是什么?就是下一代不怎么聽上一代的話;和李開復聊AI:技術的阻礙是人們的悲觀和貪婪……他和趙林聊哲學:哲學的主要功能不在于改造世界,而在于改變自己;和樊登聊挑戰:人生是被一個又一個意外推動的;和羅振宇聊閱讀:堅決不能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的跑馬場;和劉潤聊商業:一個人重要的資產就是信用……老俞說:“我聽從命運的安排,但不服從命運的霸道!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寧戰而死,不躺而生。”回首過去的3年時光,他帶領新東方低谷奮起,有了東方甄選,更有了走向未來的信心;閱讀了上百本書,對談了近百位各界優秀人士,留下了120多萬條對談實錄。寧移白首之心,不墜青云之志!這本書,是60歲的老俞致敬歲月的禮物。讓我們跟隨書中的智者,一起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保持敏銳,保持對話,保持思考。
俞敏洪 ·現當代隨筆 ·6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