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百年校報、北大之聲、燕園視線、網系天下、校園新媒體五個部分,通過收錄在北大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工作過的幾代媒體人的回憶文章或采訪文章,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北大媒體的發展變遷,及其對北大價值引領、校園文化建設、人才培養的重要貢獻,展現了北大媒體人對北大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北大精神的堅守和傳承。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編 ·文集 ·19.9萬字
本書收錄北大相關院系、職能部門、“名譽村長”、掛職干部、參與師生校友及彌渡縣有關領導的實踐回顧、感人事跡、收獲感悟等60余篇,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北大師生、校友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積極投身彌渡定點幫扶事業、助力彌渡高質量脫貧振興的記錄。
北京大學國內合作委員會辦公室編 ·文集 ·17.6萬字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語錄體文集,與《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并稱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書名《菜根譚》取自宋代儒學家汪革語:“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眱热莶扇?、道、佛之精髓,包含了修身、齊家、處世等方面的大道理,將為人處世的哲學與生活藝術融合在一起,文辭優美,兼采雅俗,耐人尋味,能夠陶冶人的情操,磨煉意志,具有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洪應明 ·名家作品 ·2萬字
《書的誘惑》收入黃仕忠教授求學、讀書、懷人、尋訪文獻等的隨筆、序跋文數十篇,并“附錄”新聞報道和鄭尚憲教授為《中國戲曲史研究》所撰序言各一篇。本書所收文章涉及黃仕忠教授求學與探索學術道路上的感悟與思考、對師輩學者的追記,以及在海內外尋訪稀見戲曲類文獻的經歷與整理出版過程、日本學人近代以來在中國搜集尋訪文獻的故實等,在整體上輕松活潑的文字中,處處可見其身為學者的學術成長經歷及嚴謹求實的學術感悟,可以為讀者全面了解和認識黃仕忠教授的治學經歷與學術思想發展提供鮮活的資料,也可經由文字對黃仕忠教授學術之外的生活溫情有更多的體會。本書在寫作上既有學者的謹嚴,也有學術之余輕松愉悅的日常之思,總體內容豐富、文筆輕快,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黃仕忠 ·現當代隨筆 ·16.5萬字
《圍爐夜話》是清代王永彬撰寫的格言類文集,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中國人處世三大奇書。全書共221則,從讀書、修身、教子、養德、交友、處事、治家等多個方面,暢談古人“立德、立身、立言”的智慧,篇幅短小,意味雋永。作者創設了一個冬夜擁著火爐,與家人閑坐暢聊的情境,使本書語言親切、自然、易讀,給人以潤物無聲之感。本書在內容上對生僻字及疑難字進行注音釋義,每一則格言都配有精心挑選的插圖,力求為讀者創設良好的閱讀場景。
王永彬 ·名家作品 ·1.3萬字
徐萊編譯的《藍色的憂傷(俄羅斯經典抒情詩新譯與賞析)》精心譯介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俄羅斯詩歌史上“黃金時期”和“白銀時期”的20位著名詩人的200首經典抒情詩,并且在翻譯實例基礎上進行俄詩漢譯策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個時代俄羅斯的民族風情、民族性格、精神風貌和思想感情,為今天人們深入了解俄羅斯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提供了有特色的視角和渠道。
徐萊 ·外國詩歌 ·15.8萬字
本書是程章燦教授關于南京的隨筆集,收入其關于南京的隨筆近五十篇。全書共分四輯,分別為佳麗地、前朝盛事、舊跡蒼蒼、王謝鄰里。作者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卻又旁征博引的筆法,書寫了南京的名勝古跡、歷史故事、名人軼事等,古今融合,充滿趣味。
程章燦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本書以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為切入點,漫談《水滸》故事背后的文化,為讀者解答諸如宋代的兵役制度、刑罰制度、青樓文化等知識,同時,也破除讀者閱讀《水滸》時因文化差異產生的種種閱讀障礙。作者以現代學者的視角重讀《水滸》故事,重解《水滸》人物,通過敘述一個個故事,總結反省讀者所熟悉的以一百○八將為主的文學人物的人生經驗與教訓,向讀者呈現種種人生智慧和為人處世的哲理。
李敬一 ·文學評論 ·8.5萬字
《中華民族神話與傳說》是講述、介紹中華大地上五十六個民族同根根源、多姿多彩的代表性神話傳說、傳統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通識讀本。本書的宗旨是“用故事說文化,用文化講故事”,內容包括精彩故事、延伸知識、學術考據、多民族文化展示與闡述等,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很多神話故事書,《中華民族神話與傳說》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漢族神話傳說作為切入點延展開去,展示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原生神話傳說,并對其起源和細節進行科學的考據與闡釋。全書在有趣的神話傳說中間穿插“補充知識”,隨時掃除閱讀時的知識盲區,幫助理解;故事后附有“延伸閱讀”,闡述故事背景、民族文化、文獻遺珠等,可視為故事文本的進階閱讀。如此這般,《中華民族神話與傳說》深入淺出地以初民的原始想象為線索,將中華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呈現出一個同根同源、相生相依、同生共長的有機整體。讀者將切實地感受到,中華大地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擁有共同文化血脈的大家庭。
蕭兵著 雪魚繪 ·民間文學 ·11萬字
蕭兵著 雪魚繪 ·民間文學 ·10.1萬字
《鬼谷子》一書是其后學者根據其言論整理而成的,這部兩千多年前的謀略學巨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之禁果,曠世之奇書”。其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情報學等多種學科,是一部可以被廣泛解讀的著作。它一直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于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深影響今人,享譽海內外。
(戰國)鬼谷子 ·古代隨筆 ·12.4萬字
本書精心匯集了納蘭性德《納蘭詞》的古本手稿,結合原文、詞譯、評論賞析、注釋解疑,輔以情真意切的美畫,以圖釋文,唯美唯真,為廣大讀者傾力奉上一代才子筆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絕美與情韻。
(清)納蘭性德 ·古代隨筆 ·6.2萬字
本書收錄了20142018年在北理工留學的國際學生們的優秀文章,來自美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埃及、古巴等的34個國家和地區的72篇作品入選。本書第一部分為教育部來華留學生“我與中國”征文作品,第二部分為北京市在京留學生“我與北京”征文作品,第三部分為“留學北理感知中國”系列作品。本書可作為廣大來華留學各國學子的重要參考讀物,不同的留學經歷,不同的留學感受,相信會觸動每一位留學中國國際學子的心聲。本書也可以為在來華留學戰線辛勤付出的老師們提供另一種視角,更好的促進人文交流與互相學習,增強了解,深化認識,加深中國與各國的友誼。
北京理工大學留學生中心 ·文集 ·8.8萬字
本書作者從《紅樓夢》飲食文化說開去,透過虛實食單、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飲具鑒真、酒與酒令等妙趣橫生的單元,品讀紅樓滋味,重溫中國傳統文化醇厚豐富的細節。
周嶺 ·文學評論 ·0字
人這一輩子,總要為了什么沖動一兩次。在你不安糾結迷茫的時候,你就跟著你的心走。不管前面是什么樣子,你走到那里,看看那里的景致,不管對錯,結果如何,至少你去過了。要是吵架了,你不要走,我走就是了,因為只要你還在,我就能很快回來。你不喜歡我睡太晚,于是我陪著你開始早睡早起;你不喜歡我一上床就呼呼大睡,我就開始跟你夜談聊天;你不喜歡我按自己的喜好置辦東西,我給家里添置物件的時候,就先問你意見。
靜悠 ·現當代隨筆 ·7.1萬字
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女孩瑪麗,因為一場突來的瘟疫變成了孤兒,被送往英國的親戚家中收養。這座古老莊園里有一個高墻深鎖的大花園,十年里從未有人進去過?,旣惐贿@個秘密深深吸引,想方設法闖入了這座久巳禁閉、荒蕪的花園……誰知,這座大宅子里還生活著一個所有人都認為他要殘疾了的男孩,他的出生和成長都與這座秘密花園有關系…
(美)弗朗西絲·伯內特 ·外國隨筆 ·13.7萬字
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宋詞,從《春秋》、諸子百家、《史記》到明清小品,從元曲、雜劇、志怪傳奇到白話小說,橫跨兩千五百年的時空,讓我們體會不同的人生境遇,回歸詩意的精神世界。我們進入中國文學的世界,在語言所構擬的空間投入自己的情感與想象,體驗前人的希望與失望,快樂與憂傷,體味前人偉大的藝術創造,理解民族精神的發展歷史,我們的生命得以展開,變得宏大而美好;同時,我們也獲得了了解人類文化的基點。
駱玉明 ·文學評論 ·10萬字
“不論任何事情,我都有如實寫出來的義務?!比毡疚膲藿辰娲堉榫荔鹧浴R运槠降亩叹洌聪と诵杂奈?,揭示人生的普遍真理。收錄《侏儒的話》《撫掌談》《某傻子的一生》《給舊友的信》。句句犀利,字字珠璣!
(日)芥川龍之介 ·現當代隨筆 ·4.2萬字
微瀾集,是作者生命長河中,遇見的一個個鮮活而讓人心潮澎湃的瞬間的記錄。這些綺麗的文字記錄了勤勉而盡力往前的作者的經歷,同時留下了彼時彼刻作者的所思所想,這些文字,啟示著作者和閱讀者,要滿懷激情地擁抱過生活,擁抱過屬于我們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姚芳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二十四節氣是自然的節奏,是大地的心跳。循節氣而食,我們品味的不僅是時令美食,還有古老的生存智慧,以及人與大地的深厚感情。節氣和大地所共釀的風味真正豐盈飽滿。這本書以時序呈現二十四節氣的最美味,以中國味道引領讀者感悟悠久的飲食文化,以飲食智慧倡導一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書中有節氣習俗,記錄著活靈活現的民族審美;也有實用菜單,可尋訪美味烹制佳肴;還有故事古詩,有著極耐咀嚼的歲月的芳香;更有大地上的綠葉紅果,構筑著屬于我們的情感坐標。二十四節氣是一首詩,今年立春薦春盤,明朝又如是。它音韻鏗鏘節奏鮮明,更有四季之抑揚頓挫。追隨著節氣的腳步,盡享生活的詩意之美。
劉學剛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