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作者因為愛情、家庭等變故,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的場景美輪美奐,醒來后,她決定去找尋夢中的地方,借以療傷。她走遍歐洲,最后來到非洲,終于找到了自己夢中的地方!書中記載了她旅行期間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對過去美好愛情的回憶。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對人生、愛情都有了新的頓悟。全書文字優美,感情充沛,堪稱一部關于愛與人生的逐夢之旅。
洛藝嘉 ·隨筆 ·11.9萬字
奇跡般的當代旅游自助探險游記,教你如何花最少的錢,周游世界!
(美)迪基·詹森 ·隨筆 ·10.6萬字
本書記錄了大叔以領隊身份,從一次西藏之旅的帶隊開始到只身暢游尼泊爾,再轉回西藏這一路所領略的美不勝收的西域風景和沿途所遇到的人和事兒,以及作者與兩位女主人公從互有好感到相知,從生疏到親密,從溫柔繾綣到不得不說再見的親歷故事。本書以西藏和尼泊爾兩地特有的地域風光為背景,隨著旅行線路的推進,作者將美麗的風景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有趣有料,令人回味。
申凱 ·隨筆 ·11.2萬字
本書的沙發游是她8年來運用自駕游、背包游等各種窮游方式游歷生活后的新探索。書中不僅包括了她旅游中的經歷、風景,也講訴了她與宿主間的友誼、交流,還有面對孤獨、傷感時調整、面對的過程……歡迎大家與貓貓一起體驗她的旅行過程,陪伴她經歷各種我們平常生活之外的傳奇。
趙菊陽 ·隨筆 ·11萬字
這是一位職場遭遇挫折的父親,送給妻子、女兒和自己的禮物——這一趟,意外的美洲之旅。三個月的旅途中,他們一路星光明月,一路高山坦途,走過巨杉、優勝美地、火山、黃石、紅土世界,暢游洛杉磯與拉斯維加斯,并以此作為女兒阿朵三歲生日的禮物;然后,他們以更大的勇氣,開始了在墨西哥的探索之旅,尋找失落文明,擁抱雨林,握手危地馬拉……對于他們,這不僅僅只是一趟旅程。阿朵說:“明天,我們要去哪兒?”
木弦 ·隨筆 ·12.6萬字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決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著痛苦之肥養育的美麗。沒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麗,有的頂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遠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說理想,人類也就沒有美也沒有希望了。應該是,生活過就是愛過,生活著就是愛著。愛是一種特別重要的素質、特別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別重要的境界。才華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絕頂聰明,而包括真誠的愛的能力。散文寫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馬看花,匆行遠方,用腳寫下的游記類作品,也缺不得愛心。
劉兆林 ·隨筆 ·19.8萬字
阮義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義者,頑固地堅持著報導攝影。他還有一項在攝影家身上很難見到的特質,那是能以批評的態度來整理、編輯自己的作品。這本書是阮義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歐亞的攝影隨筆。他用獨特的視角記錄了歐亞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風土民風。語言平實樸素卻滲透著深刻的力量。通過他的文字讀懂一代攝影大家的情懷。
阮義忠 ·隨筆 ·12萬字
從倫敦到北京,3000公里的熱血騎行之旅,呈現一個英國屌絲的人生吶喊!《不如去飛》“超越了所有的旅游傳記,是一本有血性的書!”(《倫敦周刊》評語)作者根據騎自行車從英國到北京的真實經歷撰寫而成,展示騎自行車行萬里的真實面貌;分享親身感受與人生思考!克里斯托弗是一個普通的英國人,他厭倦了枯燥乏味的城市生活,在同時失去工作和戀人之后,決定以自己的方式——騎自行旅行挑戰自己的極限,找回自信心。
克里斯托弗·J.A.史密斯 ·隨筆 ·16.2萬字
《剛果之行》包含多篇游記,記述作者在剛果、土耳其、布列塔尼、阿爾及利亞游覽時的所見所聞,文筆精妙,讀后令人回味無窮。其中,《剛果之行》寫于1928年,描寫了美麗迷人的非洲風光:浩瀚的大河,濃密的林莽,鮮艷的花卉,以及各種令人驚異的自然奇觀。那里殖民者的暴行也令他觸目驚心,黑人的悲慘遭遇記錄在他的筆下。對于作家本人,剛果之行促成了一個巨大的轉折,引起了他的思考,使他走向新的路程。
(法)紀德 ·隨筆 ·16.7萬字
郁達夫的一生,始終在路上。為了生計,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所到之處,他盡情領略,把“靈感賦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綠葉、每一塊唬巖、每一株小草,讓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劉海粟語)。本書精選郁達夫的游記、風景散文二十九篇。這些作品,寫山水名勝、描景色風物,既有豐富的地理、歷史、自然知識,又注入個人的遭遇和情懷;語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華橫溢,不拘一格,風流倜儻,涉筆成趣。讀達夫游記,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等,無不活潑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郁達夫的游記散文和散文中的風景描寫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占據獨一無二的地位。
郁達夫 ·隨筆 ·8.6萬字
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對情侶,像張昕宇和梁紅這樣“侶行”過。“5.12”汶川地震,張昕宇自己組隊去現場救援,災難現場的震撼終于促使他下定決心,開始用行動去觸摸生命的價值與真意。他們制定了龐大的環球極限侶行計劃:海盜亂邦索馬里、世界寒極奧伊米亞康、核泄漏鬼城切爾諾貝利、天堂之門地獄之眼馬魯姆火山……如有可能,他們打算把火星也列入計劃。他們曾在零下72℃的極寒之地穿越600公里無人區;他們曾在索馬里首都差點被自己的安保隊長劫持;他們曾在切爾諾貝利親密接觸被“石棺”封存的4號反應堆;他們曾在太平洋馬魯姆活火山內見識熔巖湖的熾烈與浩瀚……
張昕宇 ·隨筆 ·8.8萬字
《我看到的世界和你們不一樣》講述作者周游世界180多個國家的見聞和經歷,尤其是作者去了很多險密之地,通過作者的旅游筆記和拍攝的圖片,呈現出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繽紛多彩的文化奇觀,給人一種能夠超越語言、超越自然地理的心靈交流與感動。
眭澔平 ·隨筆 ·11.6萬字
本書無疑是關于19世紀末倫敦周邊自然環境的最經典讀物之一,無論是花朵在風中起舞還是鮭魚在水中謹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為動人的筆觸對他眼下最為細枝末節的事物進行最為精致的描繪。詩人托馬斯因此而贊嘆:“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作家能夠以如此這般和藹可親的手法來表述這種廣博的知識,甚至連一個對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樂趣。”作者最終登上了去往布萊頓的火車,而對人本身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描繪更是使本書富含哲思。當然,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今日,杰弗里斯對城市化無情擴張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邊重造自然生態,也許更具實際價值和意義。《倫敦郊外漫筆》中之所繪,亦正是今日人類之所失。
(英)杰弗里斯 ·隨筆 ·11.8萬字
羅賓·戴維森,一位普通的澳大利亞女子,1975年,27歲的她,獨自來到澳大利亞的愛麗絲泉,在那里學習駱駝的習性和喂養、訓練它們的技巧,憑著那股對荒漠和自我探尋的渴望,兩年后,羅賓接受了《國家地理》雜志的資金支持,帶著四匹駱駝、一只狗,踏上了穿越澳大利亞沙漠2700公里的旅程,這是一個女人單純且充滿激情的尋找自我內在和平的精神冒險。在9個月的沙漠之行中,她接受了孤獨、拋卻了原本的社會枷鎖,與喧囂虛榮保持距離,和原住民、駱駝、泥沙、三齒桴和灌木待在一起,她也狂躁、不安,日復一日的行走,遠離人群的她開始體會到土地并不莽荒,而是馴服、豐富,只要你知道如何看它,如何成為它的一部分。
(澳)羅賓·戴維森 ·隨筆 ·13.9萬字
270與梁紅的“蜜月之旅”,從非洲這片“黑色”大陸開始。在南非廣袤無垠的平原上,他們一起穿過暴力成災的殺戮地帶,感受亞馬孫流域的狂野,親歷食人族部落的神秘,仰望馬達加斯加的參天巨樹,與食人魚共浴,挑戰子彈蟻的刺心啃噬,追尋巴瑤人的蹤影……
張昕宇 ·隨筆 ·7萬字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是一本旅行日記,也是一部心靈自傳,記述了“浪漫冒險家”靈魂人物切·格瓦拉年輕時環游拉丁美洲的旅行。1951年12月,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爾維托·格拉納多從科爾多瓦出發,騎一輛破舊的摩托車,開始了他們向往已久的旅行。這次旅行歷時9個月,橫跨拉丁美洲大陸8000千米,旅行途中,他們飽覽了拉丁美洲大陸壯美的風光,包括安第斯山脈、阿塔卡馬沙漠和亞馬孫河,還見識了令人贊嘆的印第安文化遺產。本書文字通俗流暢,時而詩意盎然,時而詼諧幽默,帶給讀者美妙的閱讀體驗。書中的故事描寫緊湊動人,場景刻畫鮮活形象,具有電影般的畫面感。書中還穿插了許多有趣的小插曲,讀起來生動活潑,令人忍俊不禁。切·格瓦拉對拉丁美洲文化的深度探索,對拉丁美洲歷史和時局的反思,又為本書增添了濃厚的思想性。
(古巴)切·格瓦拉 ·隨筆 ·8.5萬字
生于英國倫敦的查爾斯·喬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畫家。其足跡遍布英國公路和海岸線,留下多本自制行記。《倫敦環城騎行記》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當時的倫敦,每個周末會有數以千計的倫敦人騎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環繞倫敦尋訪國道亦或者歷史古跡,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與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騎行過程中記錄下了當時倫敦周邊大大小小數十處經典自然和人文景觀;自繪精美插圖貫穿始終,不僅為本地人,也為外地甚至外國人提供了一本極為優秀的倫敦周邊旅行指南。
(英)查爾斯·喬治·哈珀 ·隨筆 ·10.7萬字
游記,顧名思義,就是旅行中的記事,它是用心靈撥動出來的文字,或者說是記錄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因而游記有其鮮明的載體,即山水之間的情物,否則便失去了游記的本意。客觀地講,游記承載了作者的思想,記載了作者的行蹤,表達了作者的心聲。即用游記這種形式,去推銷作者的精神、觀念和思想,以此傳遞主流聲音和時代文化。可以這么說,游記又是一種行為的藝術、思想的激蕩、文化的文化過程。
郭炫池 劉久鑫 ·隨筆 ·9萬字
阿來,被譽為“作家中的植物學家”,《去有風的曠野》是他最新游記散文。作品以游記形式,展現中國西北高地多姿多彩的山川河流、萬物生靈和深厚獨特的人文景觀。作家以靈動細致的筆觸,深情地記錄下自由頑強地生活在高原上的無處不在的動植物,獨特的地質地貌,山脈水文。從米倉山到貢嘎山,從金沙江到卓瑪拉措,萬類霜天競自由,勃發出令人敬仰的生命禮贊。這些散文涉及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等多方面學科,展示了博物的視野,致力帶大家走入一個豐美的生命世界。
阿來 ·隨筆 ·12萬字
世界上有一些人走遍了萬水千山,可是有些人,他們只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從出生到死亡,始終不曾離開過。有時候,我們對一個城市有所留戀,不僅僅是因為城市本身,還因為這里的人。
楊縈 ·隨筆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