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于軒轅黃帝,后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集結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的養生之道是中醫養生保健的理論基礎。連建偉教授使用毛筆親自摘抄《黃帝內經》中與養生相關的原文,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并對所摘錄原文內容進行講解分析,總結多年講座、授課和臨床實踐內容。因此,在欣賞連老書法的同時,還能從中借鑒和學習《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聯合實際,不至于枯燥無味。
·1.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