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博弈問題研究
本書分為八章,主要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理論視角: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博弈的理論分析。研究國際定價機制、國際定價權和國際定價體系的區別和聯系。什么是國際定價機制?什么是國際定價權?國際定價體系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參與到國際定價體系中?國際定價權的特征是什么?為什么從博弈的角度研究定價權的問題?為什么從傳統的供求角度失去定價權的解釋力?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的經濟學分析以及國際定價權博弈的特征與發展的新趨勢。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的經濟學形成機理是什么?金融資本如何向商品定價領域逐步滲透?ABCD四大糧商掌控定價權日益多樣化問題?政府為何在定價權博弈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加?大宗農產品的國際定價模式的演變歷程?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金融化的機理分析?大宗農產品衍生品的投資需求為何改變了它的定價機制?等等。第二,對比視角: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博弈的中外對比分析。中美政府行為的對比分析;中外農協的對比分析;中美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對比分析。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博弈中處于的優勢地位、成因、經驗和啟示。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市場成為世界定價中心的演變歷程?美國農業部的信息為何能成為世界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向標?美國為主導的ABCD四大糧商為何能成為操控大宗農產品價格的“幕后之手”?中外農產品期貨市場信息傳導機制問題?比較中、日、美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能力,差距何在?我國在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博弈中處于劣勢地位的表現、成因、面臨的巨大挑戰。2004年大豆高價買單事件風波的教訓與啟示?棉花產業為何屢屢受挫,逐步將定價權被動出讓?不同品種的大宗農產品缺乏定價權的成因?內因與外因是什么?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是什么?等等。第三,政策的視角:大宗農產品國際定價權博弈中的策略分析。
·1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