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我國的農村信息服務是政府推動、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益與市場形態兼具的復雜系統工程,開展信息服務的初衷旨在開發和提供適合農民和農村的生產、生活和市場經營相關內容,運用傳統傳播技術與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相結合,促進信息網絡內部的橫向相連和縱向貫通,以滿足農村社區對信息日益強烈的需求,同時,也為政府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
易法敏 ·部門經濟 ·21.1萬字
城鄉一體化是構建現代化城鄉區域體系的關鍵所在,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本書立足要素流動和協同發展兩大視角,一方面以江蘇省為例研究要素流動影響城鄉一體化的水平、機制與路徑,另一方面以京津冀地區為例研究區域協同發展影響城鄉一體化的水平、機制與路徑,探尋城鄉一體化在不同變量約束和政策情境變化下的實現方式和可行路徑。
常野 李孟剛 于重陽 金田林 ·部門經濟 ·22.7萬字
本書是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調研優秀成果的匯集,活動于5月啟動,歷時3個多月,活動吸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數百名學生申報參與,調研足跡遍及全國22個省69個縣219個村莊,完成近5000份調查問卷。青年學生深入我國農村,通過多種調研方法和形式,取得可信度和時效性較高的第一手材料,并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從而提出現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形成“三農”問題專題性調研報告。內容圍繞我國新時期“三農”領域面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涵蓋農業現代化、農村土地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金融、農村合作組織、農村公共服務、農村基層民主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多個方面,為推進我國“三農”問題的改革與進步、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重要的政策建議和決策參考。
陳錫文 ·部門經濟 ·37.9萬字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旅游電子商務基礎知識、電子商務與現代旅游業、旅游企業信息化戰略。本書首先介紹了旅游電子商務的概念與內涵、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基礎、旅游電子商務在世界旅游業的應用前景,以及旅游電子商務的依托環境、體系結構、功能、關聯過程;然后分析討論了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對旅游業的影響、旅游電子商務對旅游業市場結構變化的推動、促進旅游產業變革與創新;最后從旅游電子商務的理論層面及企業對旅游電子商務的應用進行了討論與分析,并對旅游企業信息化的戰略意義及策略進行了分析。
楊路明 謝伊蘋 吳彥艷 ·部門經濟 ·30.6萬字
多晶硅是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制造業的核心原材料,也是我國實現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支撐。當代多晶硅產業發展概論,圍繞多晶硅產業化技術、格局、政策和企業等各個層面,詳細梳理當代多晶硅產業發展情況。當代多晶硅產業發展概論,從多晶硅產品的簡介出發,介紹了多晶硅產業的發展歷程、西門子法和流化床法等關鍵工藝和技術、太陽能級和電子級多晶硅發展情況、國外主要多晶硅強國經驗、國內外重點光伏企業發展特點、多晶硅產業政策等等,全面描繪當前國內外多晶硅產業的發展圖景。當代多晶硅產業發展概論,可為行業管理部門、光伏企業、集成電路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其他對太陽能光伏、半導體和原材料行業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王世江 ·部門經濟 ·22.4萬字
《壓力與共生:動變中的生態系統與近代東北農民經濟》分為三部分:生態系統的變遷、動態的理性、鄉村社會中經濟秩序的重構,內容包括:環境生態;權力生態;技術生態;農場經營形式的變動;農場耕作技術的整合;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變化;大家庭的分裂與鄉村互惠協作;階層與土地生產關系的變遷;資金與借貸關系。
王大任 ·部門經濟 ·23.4萬字
本書全方位闡述了物聯網、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現狀、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全書共12章,第1章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國內外發展現狀,電力物聯網典型架構及其對能源發展的作用;第2~4章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感知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及區塊鏈技術;第5~9章系統地闡述了能源互聯網在用電、供能、輸電、變電、配電等環節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第10章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芯片技術;第11章闡述了能源互聯網在巡檢領域的創新技術及應用;第12章介紹了典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本書可作為能源、電力、物聯網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材料,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參考。
劉建明 林弘宇 陶雄強編著 ·部門經濟 ·22.1萬字
本書旨在客觀反映世界貿易組織和中國加入WTO后的最新發展動態、重大進展,使高等院校學生更系統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世界貿易組確立與發展的基礎,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地位與職能,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世界貿易組織的運作,世界貿易組織的協定與協議,特殊產品與領域規定,關稅減讓談判,非關稅措施協議,公平競爭與補救措施協議,《服務貿易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貿易便利化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業績、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本書屬于概論性質的教材,是世界貿易組織其他課程的基礎課和先行課,適合本科生以及有志于研究世界貿易組織和多邊貿易體制的其他人員作為參考入門讀物。
薛榮久主編 屠新泉 楊鳳鳴副主編 ·部門經濟 ·34.8萬字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交通大發展和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交通有力地促進并支撐了經濟增長。本書詳細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鐵路(普鐵)、公路、民航、海運、內河水運、旅游交通、煤炭運輸40年的發展成就。隨著交通技術、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交通智能化、綠色科技環保及網絡化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九大報告充分肯定了我國交通運輸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提出繼續快速推進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
林曉言 劉秀英 ·部門經濟 ·23.2萬字
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新時期工業品流通體系研究》在基于對以往工業品流通研究成果文獻進行概括和總結的基礎上,重新梳理了工業品流通的理論分析線索,構建了新的工業品流通理論分析框架,尤其是對傳統工業品流通體制改革過程中懸而未決的批發問題的研究,做了比較精準和深刻的分析和描述,從品牌培育功能缺失、采購功能弱化到倡導推行大規模多品種的區域總經銷模式,所提觀點具有較好的創新意義。不僅豐富了工業品流通理論成果,而且對流通實踐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王曉東 謝莉娟 張昊 ·部門經濟 ·24.3萬字
本書從最簡單的基本事實出發,圍繞小農家庭經營這個中心,討論中國大生存環境對其經濟長期發展的影響、制約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國長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問題。本書跨越中國歷史,結合具體國情,以農民家庭經營為線索,分別討論了中國古代農業文明與小農經濟、中國近代工業化與小農經濟、當代中國的工農城鄉關系與現代化道路,研究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影響。
林剛 ·部門經濟 ·49.8萬字
本書共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人員在2013~2015年發表的31篇學術論文,展示了農村發展研究所在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領域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本書立足中國國情、農情,努力把理論研究、實證分析、政策完善與法律修訂有機結合起來,其內容涵蓋了城鎮化與農村發展、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農村改革與農民組織、農民福祉與社會進步、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五大領域。
魏后凱 閆坤 苑鵬 ·部門經濟 ·32.1萬字
本書以浙江省檔案館館藏檔案和地方文獻為主要資料,對浙江省1953—1956年期間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過程及結果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在手工業基礎設施落后、資金短缺等客觀因素制約下,將個體手工業者組織起來,對其進行勞動上的分工協作,是當時提高生產效率相對較好的一種選擇。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能在短期內順利完成,充分體現出國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但是在改造過程中以及合作化高潮后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又顯示出其要求過急和處理方式簡單化的缺憾。
陳麟 ·部門經濟 ·29.6萬字
本報告分為總報告、理論進展篇、基礎建設篇、行業應用篇、地方進展篇、運營商推進篇、發展戰略篇、大事記、政策法規等9個部分,共約15章內容。報告將全面反映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狀況,為業界提供全面反映中國農村信息化發展進程的詳實資料,適合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村信息化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李道亮主編 ·部門經濟 ·41.1萬字
包括產業轉型條件的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二業融合的國際經驗及啟示、當前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趨勢及特點的研究、全球服務業形勢分析與展望、2014年全球服務業變革與創新、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六大趨勢、建立完善公平開放的生產性服務業市場準入制度、服務業態創新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抓手、德國發展專業服務的經驗及啟示、我國專業服務發展的政策建議等。
王曉紅 ·部門經濟 ·32.9萬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積極打造科技推廣支撐“三農”發展的高校模式,為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解決農業科技推廣轉化“最后一公里”問題做出了有益探索。相關做法為地方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深受地方政府和廣大農民的歡迎,被譽為農技推廣的“西農模式”。目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經在全國6個省區15個市23縣(區)建立了24個試驗站,在15個省36個市縣(區)建立了40個示范基地,走出了農業高校服務“三農”發展的新路子。本書以陜西省白水縣蘋果產業的發展為例,分析農技推廣在推動農村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價值。農技推廣“西農模式”的作用表現在:促進區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注入科技動力;促進居村生活的農民增收,培育農村社會的中產階層;落實產業扶貧政策,推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為農村社會治理提供人才支撐,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民就地城市化,落實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本書為“西農模式案例研究叢書”的第二本,第一本為《推廣的力量:科技推廣支撐三農發展的西農模式》。
農業治理研究課題組 ·部門經濟 ·22.9萬字
為客觀、全面、系統地記錄2017年我國農村信息化發展進程,本書的內容框架主要包括理論進展篇、基礎建設篇、應用進展篇、地方建設篇、企業推進篇、發展政策篇、專家視點篇、專題調研篇、大事記篇等,共10篇52章。報告將全面反映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狀況,為業界提供全面反映中國農村信息化發展進程的詳實資料,適合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村信息化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李道亮主編 ·部門經濟 ·34.3萬字
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已經是共識,80后作為社會中堅力量,面對養老問題必須迎難而上。本書直擊80后的養老困境,提出與80后養老密切相關的問題。越早意識到這些問題,對80后的未來以及養老事業的發展越有好處。盡孝是我們做養老的初心,面對時代賜予80后的機會,我們該如何準備?如何參與?如何將80后這代人的優勢發揮出來?思考、探討,尋求答案。面對這些問題,本書從養老地產、養老地產金融、養老地產醫療、養老地產旅游、養老地產科技等養老產業的跨界創新模式,解答目前人們對養老產業的一些誤區,作出梳理和引導,使產業投資回歸養老服務本身。
80后養老事業聯盟 ·部門經濟 ·23.7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發展規劃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中國電子企業協會工作期間撰寫的報告、文件、論文等的集錦,旨在描述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在2002~2003年期間的發展軌跡,反映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擴大開放打造產業大國、科學發展邁向電子強國的基本歷程。
董云庭著 ·部門經濟 ·28.8萬字
本書從國際和國內數字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包括國際智能合約標準化和新型預言機),提供新型數字經濟藍圖及路線,即基于區塊鏈的可編程經濟模式及發展路線的皋陶模型。全書分四個部分共15章:第一部分為新型數字經濟;第二部分為智能合約科技;第三部分為智能合約監管;第四部分為智能合約應用。本書聚合了區塊鏈、智能合約、數字經濟、互鏈網領域相關的最新進展資訊,對國際上關于元宇宙與Web3.0的研究進行了介紹,希望為讀者朋友的工作和事業帶來有益的啟發和思考。
蔡維德編著 ·部門經濟 ·2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