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東起中國,經中亞向西到阿拉伯半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沿廊國家包括23個,擁有世界18.13%的GDP、13.82%的地域空間和近18億人口的大市場,共建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國與中亞、西亞的戰略關系總體較好,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4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共7個國家與中國是戰略伙伴關系。戰略利益的契合是中國與中亞、西亞國家合作的基礎。中亞、西亞國家以往過多依賴資源型產業,近年來各國政府都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許多國家的改革發展理念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理念高度契合。中、西亞能源資源將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穩定幫助;中國出口的質優價廉的紡織品、鞋類、家具、零部件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機電產品、工業制成品等技術密集型產品將為沿廊國家的經濟轉型提供不竭動力。能源合作是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的著力點。隨著中國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目前已達到60%。2015年4月,中國日均進口原油數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進口國。面對國際能源格局變化和國內經濟發展需求,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穩定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渠道成為中國的戰略抉擇。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區,石油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60%以上,號稱“世界石油寶庫”;中亞則被譽為“21世紀的能源戰略基地”。在此背景下,以能源為基礎發展全方位合作關系,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從貿易額來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是中國最大的兩個中亞貿易伙伴,西亞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伊朗四國占據了中國對西亞貿易總額的66.35%(2015年數據)。隨著美伊戰爭后的社會重建和經濟復蘇進程順利進行,伊拉克已成為了中國在西亞的第五大貿易伙伴;得益于地區周邊局勢的緩和穩定,產油大國科威特現已成為中國在西亞的第六大貿易伙伴國。回顧歷史,中國與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沿廊國家一直以來唇齒相依、一衣帶水;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必將迎來發展的春天,古老的土地必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15.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