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12個試點城市的138項創新舉措,每一項具體舉措都分為“名詞解釋:主要做法:實踐效果”,為其他地區推動相關改革提供廣泛、具體的操作參考。此外,在文末專門設計了“關鍵詞檢索”,將近年來最新的改革動向如投融資體制改革、事中事后監管、信用體系建設、“互聯網+”等關鍵信息提取,便于讀者查找、閱讀,推動各項試點經驗在其他地區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創新舉措匯編》編委會 ·國際經濟 ·29.8萬字
本書為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日本對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介入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結項成果。本書探討日本如何運用官方發展援助(ODA)、區域公共產品和文化外交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實現日本在該地區的國家利益并擴大自身影響力,以及這些行為對中國所造成的影響。本書由序論、四個章節和結論組成,分別從官方發展援助、區域公共產品以及文化外交三個章節討論日本如何介入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通過調查問卷數據實證分析日本對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介入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作為綜合研究日本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著作,本書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為學術界進一步深入研究相關問題奠定基礎。
趙姝嵐 ·國際經濟 ·27.7萬字
本書較系統地論述蘇聯、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戰略、政策、成效與問題,對蘇聯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與俄羅斯經濟轉型的研究,在本書中占有很大篇幅。作者根據鄧小平同志關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一重要理論觀點,研究蘇聯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分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興衰,歸根到底取決于選擇的體制模式,以及能否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對選擇的模式進行正確與及時改革。本書從理論、路線與基本政策三個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的三個方面,考察了蘇聯經濟體制的形成過程以及改革失敗的種種原因。本書對蘇聯與俄羅斯各時期經濟發展與改革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作為蘇聯歷史上第一個改革者的赫魯曉夫,其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他并不理解,揭露斯大林僅是走上革新社會道路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模式,他想要同斯大林主義分手,但不同這種制度分手。
陸南泉 ·國際經濟 ·36.7萬字
該書從當前眾說紛紜的對“一帶一路”政策的解讀出發,系統全面地對“一帶一路”戰略布局進行了解釋和分析,從新理論、新路徑、新外交、新開放、新行動五個層面展開,為普通讀者闡釋了“一帶一路”的內容和意義,并高屋建瓴地指出這一戰略是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戰略。
趙可金 ·國際經濟 ·23.5萬字
本書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從總體上分析了世界經濟體系的本質,從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揭示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規律,把握世界經濟體系發展的未來方向,并對我國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的機遇、挑戰及對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體系處于一種大轉變、大發展的時期: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冷戰結束,世界形勢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高科技迅猛發展,經濟信息化、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區域化趨勢不斷加強;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矛盾斗爭激化,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很不穩定,金融風暴此起彼伏。面對世界經濟體系的新發展、新變化、新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深度剖析、解讀,正是這本書的特色。
趙景峰 ·國際經濟 ·21.4萬字
張森根先生曾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經濟室和社會文化室主任,在拉丁美洲經濟及社會文化方面著作頗豐。如《戰后拉美地區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特點》、《小農制和拉美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洲國家經濟增長模式的歷史考察》、《評拉美國家經濟轉型中的幾個問題》和《拉丁美洲農業》、《拉丁美洲經濟》、《拉丁美洲的經濟民族主義》,本書是張森根先生最重要論文的合集。
張森根 ·國際經濟 ·34萬字
托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當代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科技和通信領域如閃電般迅速的進步,使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在印度和中國創造爆炸式增長的財富;挑戰我們中的一些人,比他們更快占領地盤。本書3.0版新增兩章,更新了報告和注釋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均采自作者考察世界各地特別是整個美國中心地帶的見聞,在美國本土,世界的平坦化正在劇烈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美)托馬斯·弗里德曼 ·國際經濟 ·40.5萬字
本書作者為中國社科院研究蘇聯東歐經濟問題的專家,在吳敬璉《經濟改革二十講》研討會上,樊希安總經理向他約寫一本《蘇聯經濟改革二十講》,此為他交來的書稿。書稿從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談起,逐一分析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執政時期的蘇聯經濟體制特點和弊端、變化的脈絡,以及與經濟改革相伴隨的政治體制演變,分析全面,引證詳實,可作為系統了解蘇俄經濟改革的普及讀物。尤其對于我們當下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此書可作為重要參考。
陸南泉 ·國際經濟 ·24.5萬字
本書稿除導論外,共分十一章:第一、二章分別對19世紀美國內需主導型工業化道路和美國學派的產生背景、形成與發展過程進行討論,第3-5章是對美國學派基本經濟理論的研究,第6-10章則是關于美國內需主導型工業化道路對中國直接具有借鑒價值的問題研究,最后一章則結合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對美國學派和美國工業化道路從借鑒的角度做出總體評價。
賈根良 ·國際經濟 ·24.7萬字
本書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有關對外開放、對外經貿,以及全球經濟治理新理論、新倡議、新觀念、新論斷、新思想在學術界引起的學習、討論、探索與研究成果文獻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概括和總結,為學術界未來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礎,有助于促進廣大干部、研究生、知識分子和實際工作者深入學習、領會黨的理論與決策。
夏先良主編 ·國際經濟 ·20萬字
近年來,意大利經歷的變化,全面而深刻。除去由該國內部發展慣性使然的“漸進性演變”之外,還充滿著由外部國際環境帶來的“被動”之變,這些變化與意大利政府做出的“因應”之變,錯綜復雜地交織互動,共同塑造了今日意大利經濟、社會、政治、外交、文化與教育領域的主要特征,且將繼續成為未來意大利發展的動因。本書從經濟社會、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等多視角深入剖析近年來意大利發生的重要變化,并基于此探討新形勢下中意關系發展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羅紅波 孫彥紅 ·國際經濟 ·21萬字
當前,“不穩定的勞工”已成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探究產生不穩定的勞工及不斷帶來不安全感的制度性安排逐漸成為勞動力研究的重點。本書旨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出發,由引介西方學者對“不穩定的勞工”的一般理論研究成果推進到聚焦中西方豐富多彩的實證研究,從而為分析經濟全球化提供最新的、最有力的批判視角,同時啟發我們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更富有創造性地解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
蘇熠慧 姚建華 ·國際經濟 ·24.2萬字
“經濟每月談”創辦于2009年7月,是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每月舉行一次的經濟研討活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秉承“創新、求實、睿智、兼容”的理念,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就社會關注的國內外經濟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2016年討論的熱點問題主要包括:G20相關問題;“十三五”期間能源發展趨勢;“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巴黎協定》解讀與評估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國際經濟 ·28萬字
“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推進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持續互動、共同發展的關鍵進程。本書著重探討如何借助多邊合作框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耙粠б宦贰笔峭苿又袊c世界共同發展的新倡議、新舉措,也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多邊合作的新平臺和試驗田。本書基于多邊視角,探討“一帶一路”向多邊合作拓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持續性,一方面有助于“一帶一路”取得更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對國際多邊合作做出的一種新貢獻。
李永強 王靈桂 ·國際經濟 ·22.2萬字
在過去40年中,中國在科技創新體系方面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其廣度和深度不亞于中國任何其他領域的改革開放。本書首先按照時間順序,展現中國科技創新領域改革發展的主要階段和事件,理清系統展現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發展的歷史進程,然后從國家創新體系的各個重要組成部分展開,包括基礎研究、產業科技、高校科技與人才培養、區域科技、企業技術、軍民融合以及科技全球化與國際科技合作。
薛瀾 ·國際經濟 ·26.6萬字
《國別和區域研究》旨在推動學術發展和加強資政服務,力爭成為國家和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方位綜合研究的思想性平臺,努力發揮教學科研、數據應用、咨詢服務和國際交流的多種功能和作用。書中常設欄目有“主題研討”“國別研究”“區域形勢”“學科建設”等。本輯圍繞中國外交的重大內容,以“一帶一路”為研究主題,各個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視角既獨特而又全面,見解獨到,具有極強的資政功能和學術參考價值。
羅林 夏征難 ·國際經濟 ·20.4萬字
在全球化時代,城市是全球化矛盾最突出、最尖銳的地方,因此也是全球秩序最主要的直觀表現。就中東國家而言,無論是1979年伊朗爆發的伊斯蘭革命還是2010年發生的“阿拉伯之春”,城市已成為關乎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中心。本書在對社會穩定概念進行解構的基礎上,探討了城市化與社會穩定的四個組成要素——政治穩定、經濟穩定、社會心理穩定、社會秩序穩定——之間的關系,細化了城市化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探尋了城市治理與社會穩定的關系,認為城市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城市治理。
車效梅 ·國際經濟 ·26.8萬字
1920年底國內戰爭結束后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目的是通過實行經濟核算制使企業自主經營,然后工農業產品通過市場進行商品交換,在此基礎上再利用國家資本主義使國民經濟快速恢復。本書系統地整理了新經濟政策分別在國民經濟恢復、改造和轉變時期所面臨的任務、所使用的辦法和所遺留的問題之間的承繼順序和內在關聯,并系統地梳理了蘇聯共產黨圍繞新經濟政策而展開的黨內斗爭的歷史脈絡和理論邏輯。
閆永飛 ·國際經濟 ·26.2萬字
本書以新產業革命為背景,結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盟面臨的內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較為全面系統地研究了近年來歐盟層面及其主要成員國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出臺的新戰略,旨在為國內理解與把握近年來歐洲經濟正在發生的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提供一個重要視角,同時也為中國更有效地推動產業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更好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提供必要的參考和借鑒。
孫彥紅 ·國際經濟 ·21.5萬字
本書是迄今為止關于“一帶一路”最詳盡的行動報告,為所有“一帶一路”上的探索者提供了一個幾乎是無所不知的向導。書中全面、客觀地記錄了從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國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所有倡議、政策、措施、項目、平臺以及相關會議、論壇、展覽、文體活動等。
楊善民主編 ·國際經濟 ·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