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
會員

本書是重慶師范大學以鄧正琦教授為代表的山地經濟研究團隊,16年來對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堅苦探索、積攢而完成的階段性成果。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近70%,居住著占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國43%的耕地、98%的森林資源和大部分礦產資源。而中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欠發達民族地區。重慶師范大學自1998年獲得重慶市第一個區域經濟學碩士點授權后,便把欠發達民族地區作為重點研究區域。為了充分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歷史過程,本書從時間上劃分為四個階段,并圍繞區域發展戰略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第一階段1997-2001年,對重慶市國家級、市級貧困縣的研究;第二階段2002-2006年,對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研究;第三階段2007-2011年,對武陵山民族地區的研究;第四階段2012年及以后,對中國連片特困地區的研究。每個階段設計四個板塊;研究背景、研究特點、社會調研、研究成果(課題、論文、專著),以此揭示山地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互動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區域基本特征認識的逐漸升華和對山地經濟發展規律把握程度的不斷深化,進而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山地經濟理論體系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

董景榮 鄧正琦主編 ·區域 ·36.7萬字

中國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報告(2012)
會員

《中國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報告》系教育部重點支持的研究報告之一,由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西部商學研究中心大關中研究所組織全國長期研究關中—天水經濟區及周邊區域發展問題的專家學者撰寫。內容包括總報告、綜合分析篇、專題研究篇、附錄四個部分。本期報告的主體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總報告從全局視角分析了關中—天水經濟區整體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情況,首先回顧了近十年來該地區的發展歷程,其整體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且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進而分析了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素,并利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計算出現階段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其次是對外貿易,貢獻率最小的是消費。這一部分分別從地區發展模式、環境建設、居民收入差距、科技進步體系構建、產業體系結構和土地資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了本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綜合分析篇是總報告的支撐部分,分別對關中—天水經濟區七市一區以及西咸新區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總結和展望。附錄按照時間順序分別記錄了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經濟區內發生的大事件和這段時間內關于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李忠民 ·區域 ·22.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都安| 富平县| 遂宁市| 明星| 清远市| 平昌县| 和林格尔县| 宁阳县| 汾阳市| 乌拉特后旗| 辉南县| 丘北县| 安乡县| 饶平县| 唐河县| 平罗县| 屏山县| 来宾市| 堆龙德庆县| 高清| 呼伦贝尔市| 旌德县| 九寨沟县| 隆回县| 铅山县| 札达县| 马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友谊县| 岑溪市| 恭城| 牡丹江市| 阿瓦提县| 滁州市| 化隆| 曲阜市| 定远县| 盘山县| 沐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