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智慧城市實踐總論
會員

本書分三篇:理論篇、路經篇、實踐篇。第1篇分三章,第1章“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主要闡述城市發展歷史脈絡,從而得出智慧城市為什么會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章“解析智慧城市”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一些智慧城市概念,把智慧城市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智慧城市。第三章“體驗智慧城市生活”了解了智慧城市是什么后,還需要讓智慧城市場景生動的體現出來,因此在第三章,列舉了全球15個有代表性智慧城市案例,通過這些案例,拉近智慧生活離與我們的距離。第二篇,路徑篇,探討如何建設智慧城市,總共分二章,第四章“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思路”,從政府前期建設智慧城市遇到的問題展開,講解政府運營,如何從職能型向服務型轉型后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突破智慧城市建設瓶頸,也從企業視角,剖析企業如何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并對未來智慧城市發展進行了展望。第五章,“智慧城市如何有效落地”講解了智慧城市建設成功四要素“人、機制、商業模式、體驗”。第三篇“案例篇”以第六章為核心,講解“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以中興網信為案例,通過該公司成功實施智慧城市的“合川模式”“秦皇島模式”“濟寧模式”項目,給讀者以啟發。

吳紅輝 ·部門經濟 ·26.2萬字

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
會員

本書以構建中國經濟發展內外需動力協同戰略與政策體系為目標,層層深入地完成了七個相互關聯的專題研究。主要依托對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歷程的回顧,完成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和動力結構的識別。立足中國的大國經濟特征,研究經濟發展過程中消費內需擴容受到的規模性、結構性和流動性約束,并尋找破解各類約束的途徑和對策。從凱恩斯提出的三大貨幣需求動機出發,探討交易性持幣需求、預防性持幣需求、投機性持幣需求對潛在消費購買力的分流,并通過量化研究三大貨幣需求動機的影響因素,尋找引導居民有序釋放消費潛能的途徑和對策。以發揮投資內需的長效機制為目標,聚焦產業投資領域,圍繞投資對象、投資重點和投資主體三大命題開展理論和實證研究。主要立足于中國所處的開放經濟環境,研究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外需顯著的經濟調節效應以及過度依賴外需可能引發的經濟失衡風險,并由此實現外需動力的利弊協調,形成合理利用外需動力的策略主張。面向中國經濟的趕超型發展戰略,基于中國經濟內聯外通的整體框架,探討內外需協同的必要性和經濟影響機制,研究內外需之間互促互斥的復雜聯動關系,并據此確立內外需合力機制的構建原則和實施標準。

李智 馬龍龍 ·中國經濟 ·32.9萬字

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
會員

本書是重慶師范大學以鄧正琦教授為代表的山地經濟研究團隊,16年來對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堅苦探索、積攢而完成的階段性成果。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近70%,居住著占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國43%的耕地、98%的森林資源和大部分礦產資源。而中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欠發達民族地區。重慶師范大學自1998年獲得重慶市第一個區域經濟學碩士點授權后,便把欠發達民族地區作為重點研究區域。為了充分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歷史過程,本書從時間上劃分為四個階段,并圍繞區域發展戰略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第一階段1997-2001年,對重慶市國家級、市級貧困縣的研究;第二階段2002-2006年,對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研究;第三階段2007-2011年,對武陵山民族地區的研究;第四階段2012年及以后,對中國連片特困地區的研究。每個階段設計四個板塊;研究背景、研究特點、社會調研、研究成果(課題、論文、專著),以此揭示山地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互動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區域基本特征認識的逐漸升華和對山地經濟發展規律把握程度的不斷深化,進而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山地經濟理論體系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

董景榮 鄧正琦主編 ·區域 ·36.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来安县| 鸡东县| 娄底市| 鹰潭市| 阿图什市| 普兰县| 师宗县| 英德市| 郯城县| 乌海市| 廉江市| 十堰市| 永和县| 美姑县| 柘城县| 阿图什市| 七台河市| 兴安县| 北安市| 珠海市| 双江| 昆山市| 将乐县| 阿坝县| 彭水| 安达市| 信阳市| 犍为县| 杂多县| 保德县| 鹰潭市| 霞浦县| 平原县| 友谊县| 东辽县| 宁德市| 临颍县| 屏南县| 侯马市|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