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數字經濟時代,交易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信息流成為關鍵因素,信息流的膨脹帶來了新的財富再分配。貨幣數字化、數據資源化、經濟平臺化、技術算法化,成為時代的新特征,也帶來了新的交易學理論。本書聚焦上述問題,以各種實例分析為主線展開理論探討,以新的視角邏輯解釋虛擬經濟交易中的關注點。本書探討了數字經濟、金融、交易、信息,以及虛擬網絡等方面的問題,綜合作者多年來的研究與思考,對數字時代的經濟交易學有比較大的借鑒意義。
張捷 ·理論 ·34.8萬字
本書是CFA二級的輔導書,共包括道德規范和專業行為準則、數量分析、經濟分析、財務報告與分析、公司理財、權益投資、固定收益、金融衍生產品、另類投資、組合管理10門學科的內容,每門學科內容都根據考綱展開了詳細介紹,希望給廣大考生提供幫助。
何旋 李斯克編著 ·考試 ·23.9萬字
本書是針對所有潛在的創業者、企業管理者編寫。本書在內容組織上以創業流程為主線貼近潛在創業者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書突出了創新與創業的相互促進關系。本書采用大量的案例。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闡釋問題。
彭四平 伍嘉華 ·通俗讀物 ·25.6萬字
《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論》是關于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論的研究專著,從哲學、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的基本原理出發,對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經濟學基礎、模型設定理論與方法、模型對數據的依賴性、模型應用的功能與局限,以及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討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特別是結合計量經濟學模型應用中發生的問題和錯誤展開研究,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是《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論》的一個特色。《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論》既適用于從事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的讀者,也可以作為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參考書。
李子奈 ·統計 ·22萬字
19世紀的茶葉與鴉片貿易如何見證了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命運?茶葉如何成為一種全球性商品,獲得英國人的青睞?鴉片為什么突然在中國泛濫成災?中國為什么沒能抓住茶葉貿易的機遇?在全球化大潮中,茶葉在西方的命運與鴉片在中國的命運為何截然不同?本書立足于全球史的視野,以茶葉和鴉片為切入點,在翔實的史料基礎上,綜合利用多種社會科學理論,全面展現出19世紀茶葉與鴉片貿易的盛衰變化,并對茶葉經濟與鴉片經濟進行了對比,指出二者對中國社會經濟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從而深度揭示中國在19世紀全球化中的真實處境。
仲偉民 ·中國經濟 ·22.9萬字
本書是作者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歷年撰寫的經濟史論文和經濟史學講義的自選集。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美國經濟史的論文。第二部分包括有關創新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和經濟史研究之間關系的文章,它們是作者開設的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課程“西方經濟史學”的講義的一部分。第三部分以“西方經濟史學”為標題,收入了作者在這一領域內的一些論文。“西方經濟史學”是作者的老師陳振漢先生和作者在20世紀80年代合開的一門研究生課程。本書第四部分以“經濟發展和制度調整”為標題,收入了作者有關工業化、現代化和制度調整方面的論文。
厲以寧 ·經濟史 ·33.3萬字
《中國債券市場:2017》立足于國際國內宏觀趨勢大圖景,對中國債券市場在2017年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系統地總結。書中探討了債券市場運行的宏觀經濟背景、債券一級市場、債券收益率曲線的變化、債券市場結構和流動性、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監管、債券衍生品市場、政府債券市場、債券市場違約、中國的債轉股和信用衍生品的發展等諸多前沿實踐問題,并對未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做了展望,提出了若干建議。
李揚 錢龍海等 ·財政 ·25.9萬字
第一部分論述了美國貨幣體系從殖民初期到19世紀末期的演變;第二部分討論的是“美聯儲的起源”;第三部分確認了從1914年成立到1928年,促使美聯儲從成立之日起就幾乎不間斷地擴大貨幣供給的金融利益和思想意識,還分析了摩根和洛克菲勒集團之間金融利益的一致性和沖突,如何影響了胡佛政府和羅斯福政府第一任期美聯儲的政治傾向和行為,以及羅斯福政府第二任期的國際貨幣政策和國內銀行金融政策;第四部分闡明了為什么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和美國政府如此急切地尋求在一個具有嚴重缺陷和通貨膨脹幻象的古典金本位幣制基礎上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原因,并分析了導致金匯兌本位制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瓦解的“內在矛盾”;第五部分討論了新政與國際貨幣體系,羅斯巴德對推動新政政策的根本轉變并從中獲益的經濟利益集團進行了分析。
(美)默里·羅斯巴德 ·經濟史 ·31.9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于2003—2006年完成的五篇調研報告,涉及汽車、大飛機、柴油發動機、通信標準、VCD/DVD五個工業領域。書中記錄了中國工業在一個特定發展階段走向自主創新的軌跡,以及圍繞著這個轉變所發生的政策辯論。作者以有關創新的國際主流理論為框架并以中國的實踐為經驗證據,有力論證了在全球化條件下,中國工業為什么一定要自主創新以及如何自主創新。作者提出,對于趕超國家的技術學習和能力發展,企業層次上的戰略遠見和國家層次上的政治決心具有決定性作用。書中的報告發表后曾在國內研究界、業界、廣大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并對公共政策制定產生較大影響,為中國已經取得共識的自主創新之路提供了理論框架和實證案例。本書于2006年初版,距今已過去十幾年的時間,但本書書名所體現的主題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夠反映中國的發展所必須堅持的方向——走向自主創新。也正是因為這個主題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所以本書的再版可以使民族的記憶歷久彌新,并時時提醒我們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正確的。
路風 ·部門經濟 ·33.2萬字
本書以貨物為中心,企業為主體,以國際經貿慣例為指導,以進出口業務流程為主線,以出口為例分析了交易前準備工作的主要內容,詳細分析了進出口交易磋商的基本程序,特別是對發盤和接受兩個交易磋商的必經環節的工作內容進行了深入剖析,詳細介紹了書面合同的主要內涵、特征與訂立的基本規范,并以出口為例分析了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及主要外貿單證的制作方法。
尤宏兵 ·貿易 ·25.1萬字
本文集收錄了宋國青教授1998年至2013年以來在各大財經媒體上發表的關于中國宏觀經濟的時評文章,以時間順序再現了他數十年把脈中國宏觀經濟的精彩觀點和評論,內容涵蓋1998-2001年對通貨緊縮、2002-2003年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2004-2005年對匯率改革、2006-2007年對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2008-2009年對中國經濟回升趨勢、2010-2013年對宏觀調控模式的評論。
宋國青 ·通俗讀物 ·27.9萬字
本書分概述、資產負債表業務、利潤表業務、會計調整及報表編制、小企業會計管理五部分,包括小企業會計準則概述、存貨、收入和政府補助、產品成本和費用、利潤結轉和分配、外幣業務、財務報表的編制與分析等14章內容。
史玉光 ·部門經濟 ·24.3萬字
《經濟分析史》描述了經濟分析這個領域中分析工作的發展和命運。從希臘羅馬時代直到現在,以社會與政治歷史為背景,同時注意其他社會科學和哲學的發展。這部史著被公認為是一部涉及范圍最廣、分析最為詳盡深入的經濟史專著。書中對于西方的市場機制、競爭體制、企業創新、技術進步、自由貿易、保護政策、財政金融與貨幣管理等等的特點和作用,以及有關學派人物的學說主張和分析方法的來龍去脈和發展過程,都有十分詳盡而比較深入的分析,還有作者本人的一些具有獨特見解的評論。
(美)約瑟夫·熊彼特 ·理論 ·48.7萬字
本書的內容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入門與管理,中篇為理論與提高,下篇為應用與實戰?!叭腴T與管理”包括兩部分的內容,其一在于糾正對MSA的錯誤認知,明確MSA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其二在于提出MSA所需要的管理資源配置以及具體的管理思路?!袄碚撆c提高”是對MSA理論體系的歸納、總結和升華,著重剖析MSA理論背后的原理,以便使讀者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為活學活用MSA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應用與實戰”結合作者多年推行MSA的經驗,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通過本篇的學習,讀者可以應對更加復雜的測量系統分析工作。本書不僅適用于初學測量系統分析(MSA)的人員循序漸進地學習,還適合有一定理論和實踐基礎的從業人員直接選擇所需要的內容進行參考,同時還適合其他從事測量工程相關工作的人員有針對性地學習。
楊朝盛 ·部門經濟 ·20.3萬字
《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是一部極具挑戰性的重要著作。它對1500年以來世界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作了一個氣勢恢宏的論述。作者安德烈·貢德·弗蘭克把中國置于亞洲的中心,把亞洲置于全球經濟的中心。他認為,中國需求白銀,歐洲需求中國商品,這二者的結合導致了全世界的商業擴張。與學術界多數人的通??捶ú煌谒姆治鲋?,中國在工業革命前的經濟史中占據著極其突出和積極的地位。為了闡述他的觀點,他廣泛利用了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亞洲和歐洲經濟史的專家的最新成果。西方最初在亞洲經濟列車上買了一個三等廂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個車廂,只是到19世紀才設法取代了亞洲在火車頭的位置。名副其實貧窮可憐的歐洲人怎么能買得起亞洲經濟列車上哪怕是三等車廂的車票呢?歐洲人想法找到了錢,或者是偷竊,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掙到了錢。
(德)貢德·弗蘭克 ·經濟史 ·29.9萬字
書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經濟學的本質、經濟學獨特的思考方式以及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律進行了系統而深入淺出的講解,并通過大量的年輕人生活案例,從日常生活、教育、職場、消費、投資、管理、人際關系、婚戀、家庭、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剖析了經濟學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經濟學規律對生活的巨大作用,幫助廣大讀者掌握經濟學的精髓,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用經濟學的視角和思維觀察、剖析種種生活現象,指導自己的行為,并由此在35歲以前做好人生投資,為35歲以后的人生鋪平道路,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礎。
欒振芳編著 ·通俗讀物 ·21.6萬字
本書是瑞典學派創始人維克塞爾的主要代表作,分為上下卷。上卷介紹了經濟學的理論部分,包括價值、資本與分配的理論。作者以邊際原理表述價值與分配的理論,同時又依據一般均衡理論進行組織,構建了一個簡明扼要的理論體系。特別是作者以數學語言對邊際學派的價值和分配理論的主要問題所作的深入闡述清晰流暢。下卷詳細地闡述貨幣和信貸理論。之前的經濟學家僅是將貨幣理論作為交換理論的一部分進行討論,而沒有考慮其在經濟學各個分支中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而作者通過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是否一致,以及隨之而形成的上升或下降的累積過程,來說明貨幣因素對于經濟的重大影響。從而建立了貨幣的經濟理論。受其影響,哈耶克和凱恩斯等經濟學者各自建立了貨幣的經濟理論,形成了貨幣理論和經濟理論經研究上的一大潮流。
(瑞典)克努特·維克塞爾 ·理論 ·33.8萬字
《比較政治經濟學》對比較政治經濟學的介紹緊扣住國家、社會和經濟的關系,在分析層次上兼顧國際層面,在分析視角上認真對待國家和社會組織的微觀基礎以及歷史制度的影響?!侗容^政治經濟學》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歷史部分介紹現代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形成與演變,并深入體系內部探討國家的生存與發展;范式部分從國家與社會、個體與組織、社會聯盟以及制度等不同分析視角解讀國家、社會和經濟的關系;專題部分則具體探討國家、社會和經濟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互動。
朱天飚 ·理論 ·20.5萬字
本書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從總體上分析了世界經濟體系的本質,從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揭示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規律,把握世界經濟體系發展的未來方向,并對我國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的機遇、挑戰及對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體系處于一種大轉變、大發展的時期: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冷戰結束,世界形勢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高科技迅猛發展,經濟信息化、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區域化趨勢不斷加強;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矛盾斗爭激化,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很不穩定,金融風暴此起彼伏。面對世界經濟體系的新發展、新變化、新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深度剖析、解讀,正是這本書的特色。
趙景峰 ·國際經濟 ·21.4萬字
《工業化和制度調整——西歐經濟史研究》著重研究了西歐工業化和制度調整之間關系。本書將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為分水嶺,分析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自由市場經濟向政府干預市場的混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作者延續了在《資本主義起源》一書中的分析方法,將資本主義分為剛性體制和彈性體制。作者認為,混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是政府調控市場,實行“福利國家”模式以及重視可持續發展,而這一轉變就是資本主義的制度調整。
厲以寧 ·經濟史 ·3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