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四川北部閬南縣觀龍村,少年凌云青聰慧早熟,堅強好學,但苦難卻如影隨形:寒冷和饑餓的折磨,鄉鄰旁親的刁難與欺辱……十年歲月,幾番生死劫難與驚蟄之醒,凌云青完成了野蠻的生長。時代的列車載著這個倔強少年和他沉重的過去,無可阻擋地奔向未來。小說風格質樸,敘事語言融入川北方言,獨具特色。整部作品通過一個農村少年與生活抗爭的成長史,彰顯了個體生命向善、向上的昂揚精神,同時也呈現了中國鄉村大地上的人物群像和時代的驚蟄之變。
杜陽林 ·鄉土 ·18.4萬字
《石榴樹上結櫻桃》是李洱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一個人,只要不是瞎子,只要不是聾子,都會看到和聽到中國鄉村正在發生的一系列“悲喜劇”。它們并不是發生在“別處”,它們也并不僅僅是“鄉村故事”。你住在城市也好,住在鄉村也好,只要你不是住在月亮上,那些“悲喜劇”都會極大地影響你的生活,你現在的和未來的生活,除非你認為自己沒有未來。”《石榴樹上結櫻桃》是李洱涉足當代農村題材的作品。小說語言如雜花生樹、生動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鮮明,被譽為中國鄉村社會寓言。榮獲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根據本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入圍第3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德文版《石榴樹上結櫻桃》送給中國國家領導人,并點名與李洱對談。
李洱 ·鄉土 ·15.4萬字
本書描寫了主人公溫智為了追尋父親的足跡,也為了愛情,從小在北京長大的大學生,畢業來到大西北小縣城,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青春。雖然經歷了愛情的波折,生活的艱辛,但他不忘初心,努力工作,終于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故事。本書是對新時代西部基層電力工作者的真實寫照和全新贊歌,讓讀者是對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歷史有了感性的認識。
張鵬飛 ·鄉土 ·16.6萬字
本書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講述了1949年到1959年作者家鄉洪湖的一些人和事,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真情實感,用更為貼近現實的手法,寫出了農民們的心路歷程。為一部不可多得可歌可泣的農民贊歌。全書共四部,本書為第一部。
崔世雄 ·鄉土 ·18.1萬字
《巴山夜雨》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曰寇的戰爭暴行同時率先對民族心理進行探索,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張恨水 ·鄉土 ·6.5萬字
張恨水 ·鄉土 ·4.5萬字
小說寫了趙村一個叫柱子的青年農民的情感經歷。在當今鄉下農民傾巢出動進城打工的大背景下,柱子的媳婦蘭子媽也離家進城打工,柱子堅持留守家鄉,耕種田地。長期分離引發了兩人的感情危機。此時,村里留守媳婦玉秀,走進了柱子的生活。隨著二人交往的增多,柱子的精神上有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同時,隨著鄉下青壯男女大批進城,給農村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留守老人的生存、留守兒童愛的缺失、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問題等,農業現代化及新農村建設流于一句空話。誰來拯救農村?二十一世紀的鄉村,應該走向何方?
李文里 ·鄉土 ·18萬字
畢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溝通神、鬼、人之間的中介,是彝族民間宗教儀式的主持者,是彝族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們的人生經歷迭宕起伏,神秘莫測,充滿怪異,伴隨著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以及各種各樣的誤解,經歷著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沖突以及無奈、徒勞、絕望的掙扎。這部小說集的多篇小說以畢摩、蠱婆為主人公,以彝族村寨為寫作背景,題材涉及大量的彝族民間民俗風情,尤其是彝族地區以畢摩文化為代表的原始宗教和傳統習俗。
饒云華 ·鄉土 ·10.8萬字
張恨水 ·鄉土 ·5.2萬字
《找信號》為魯迅文學獎得主索南才讓全新小說集,展現時代浪潮中,草原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態和心靈印記。索南才讓描寫高寒草原牧區生活,貼切而入微地展現粗糲而真實的自然環境與牧民生活細節,尤其對牧民的精神世界,例如人與動物的“互養”關系,以及游牧文化面臨現代文明沖擊時牧民生活態度的轉變等,有著獨特捕捉力。
索南才讓 ·鄉土 ·11.3萬字
張恨水 ·鄉土 ·5.5萬字
《扶貧札記》根據作者自身的扶貧經歷,用小說的形式記錄精準扶貧實踐中的酸甜苦辣。小說既有對脫貧攻堅“啃硬骨頭”的客觀呈現和理性思考,又有對夢想的詩意撫慰和對希望的溫暖傳遞。《扶貧札記》聚焦的雖是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但它與全國脫貧攻堅形勢同頻共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政府消滅窮困的承諾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唐成 ·鄉土 ·12.4萬字
《天邊的莫云》是青年軍旅作家王昆繼《六號哨位》之后的長篇新作,原發《中國作家》2020年第11期。該小說聚焦一個名為莫云鄉的牧區,詳細記錄了在黨的領導下,解放軍醫護工作者對藏區居民的全力幫助,進而全方位展現了精準扶貧背景下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在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山脊上,生活著藏族古老的分支格吉部落,那里的牧民千百年來受著藏傳佛教文化影響、并以藏醫治療為主。當一支醫療設備先進、診療技術高超的醫療小分隊打破草場的安靜后,現代醫學與傳統藏醫、傳統思想和新穎觀念等各種沖突接踵而至,從而展開一場心靈與信仰上的強烈碰撞……
王昆 ·鄉土 ·14.1萬字
《茶綠茶紅》是一部鄉土題材的長篇小說,圍繞兩個普通農民貧困掙扎與突圍的一生展開敘寫,既敘說了動人的愛情,更謳歌了堅韌高昂的生命哲學。朱清明,高考落榜,父親含恨而逝,面對家庭艱辛,挑起生活重擔,與高中同學金蘭產生愛情。朱清明好友陳小滿,活潑熱情,看中進村演出的沈夢瑤,矢志不渝,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兩個男人在挫折中成熟,肩挑風雨,用溫暖的臂膀守護著愛。小說婉轉凄苦,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胡治平 ·鄉土 ·16.5萬字
《豬的土地》以法國阿爾卑斯的一座小山村為舞臺,伯格塑造了一群這樣的人:男的都苦干、多疑,女的都獨立。他寫初生的小牛和待宰的豬,寫人們在夏天打干草,在黑暗漫長的冬天休息。本書記述下去世的父親如何跟回鄉的浪子說,我原諒你,還塑造了一個非凡的女人——露西·卡布羅爾,這個被自家兄弟放逐到高山小屋里的女侏儒的三生,是由敏捷的青春、無畏的中年和強悍的老年所劃分的三生,會令所有讀過她故事的人難以忘懷。最終,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一份來自約翰·伯格的清單,他清點了在我們遺落古老田園的同時,有多少價值與財富也隨之失卻。
(英)約翰·伯格 ·鄉土 ·9.6萬字
張恨水 ·鄉土 ·5.1萬字
這是屬于年輕人的故事。十個東北少年,十個故事,十種追憶。這里是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產煤,是座不折不扣的“煤城”,也是座有礦區、火車、寒冷的冬季、酒和血性的東北城市。這里有玩牌永遠不會輸的少年;在學校約架的少年;鉆游戲廳鉆臺球房的少年;一聲不響坐火車去松花江的冰面上躺著的少年;有想成為俠客的少年。許多許多年后,少年們被現實困在了不同的地方。從雙鴨山跑到北京,卻只能繞著小區開車的出租車司機;要在生命結束前趕回家鄉,聽逝去的青年時代唱一首歌,來證明自己不曾遺忘的遲暮老人。一些真實,一些小人物,一些記憶里割舍不去的片段,一些曾經的自己的幻影,被生活慢慢磨碎揉搓,塑成遙遠陌生的形狀,站在我們面前。
梁彥增 ·鄉土 ·13萬字
趙樹理的小說《鍛煉鍛煉》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農村社會治理與個體行為改造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某個農業合作社里,主要圍繞兩位性格鮮明、行為懶散的農村婦女——“小腿疼”和“吃不飽”展開。這兩位婦女以身體疼痛或饑餓為借口,逃避集體勞動,實則是為了滿足個人私利。合作社的青年副主任楊小四,面對這樣的現象,決定采取行動,利用巧妙的方法揭露并糾正她們的不良行為。小說通過一系列富有戲劇性的情節設計,如“小腿疼”在勞動時假裝腿疼,卻在私人事務上健步如飛;“吃不飽”總是抱怨食物不夠,卻在私下偷竊等行為,生動地描繪了她們狡猾且自欺欺人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農村社會中存在的部分干部對于此類問題采取的和稀泥態度,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和適當的“鍛煉”(即實際勞動中的考驗與糾正)來促進農民的思想覺悟和行為習慣的積極改變。《鍛煉鍛煉》不僅是一部富有幽默感和諷刺意味的作品,更深刻揭示了農村社會治理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如何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引導和教育農民群眾,推動農村社會向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趙樹理 ·鄉土 ·5萬字
小說以回憶的方式,講述了距離“逃鹿城”東北方向的古河村,丈夫安大成和妻子秦曉娥過去生活中親身經歷的孩子夭折、妹妹逃婚、父親去世等悲歡離和的故事,輔以“神醫”、“接生婆”、“剃頭匠”等人的故事作為小說支線,體現了以安大成為首的古河村人自強不息、努力拼博的一種奮斗精神和隱藏在小說中“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主題。
王鴻艷 ·鄉土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