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歌德(1749-1832),德國文豪。《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這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作者創作它時年僅二十五歲。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的煩惱》于一七七五年問世,它的出版被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德)約翰·歌德 ·社會 ·8.1萬字
主人公托比是個腳夫,年屆六十,仍為生活奔忙。圣誕節前一天,他站在教堂門前,頂著風雪,希望能等到一件差事。女兒梅格好容易找到了一件活兒,掙了幾個錢,為他準備了一頓美餐——一盆燜牛肚。小說便圍繞這盆牛肚展開,在美好婚禮的歡快氣氛中結束。
(英)查理斯·狄更斯 ·社會 ·5.7萬字
白娟突然接到吳浩去世的消息,感覺天都要塌了。他們有六個孩子,當時大女兒九歲,小兒子才一歲半。此后白娟一個人帶著六個孩子,又當爹又當媽,學過馱馬,學過犁地……兩年后,公公去世,婆婆不愿意合在一起,還是一個人生活。善良的白娟看不過去,在自己忙得昏天黑地的同時,還要照顧婆婆。可兒十歲時突然懂事,心疼媽媽三十多歲就守寡,于是幫媽媽分擔家務的同時,還決心好好培養弟弟妹妹,并表示自己不會輕易嫁人。一路走來,家中光景不堪言說,幸好有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最終全家移民搬遷到一處國家統一規劃的城鎮式小區……
吉慶菊 ·社會 ·2.5萬字
正劇+懸疑+女性+現實。精準聚焦強制執行案件!揭開法院強制執行的神秘面紗。在袁琦十年法院強制執行工作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案子,秦珊民間詐騙執行案為其一,也許是案件本身就令人細思極恐,也許是案件背后的過往令人心寒。
大姑娘 ·社會 ·17.8萬字
《逃之夭夭》是德國文壇泰斗馬丁·瓦爾澤創作的一部充滿哲人智慧、具有高度自傳性的小說,回顧了作家一生與政治、愛情、文學批評的斗爭總結。閱讀《逃之夭夭》,很難將小說中的敘述者與作家本人截然分開,他們更像是互為代言人,共同面壁思索一生參與的政治斗爭和文藝批評活動,回顧追逐過的那些戀人,他們擅長雄辯和戰斗,也在一次次傷害后學會了逃之夭夭。“我遭受的痛苦,無一不來源于自身。”這是馬丁·瓦爾澤在《逃之夭夭》中寫到的一句話。盡管向他發起猛烈攻擊的文學批評、政治斗爭以及愛情中的苦悶似乎都來自外部及他人,但是瓦爾澤以他耄耋之年的智慧道出:真正的逃之夭夭,仍是自身的精神超越。要實現這種超越,瓦爾澤選擇了卡夫卡式的反諷之路、荒誕之路。在瓦爾澤充滿變形、夸張和大膽想象的情節中,閃爍著寶貴的幽默品質。
(德)馬丁·瓦爾澤 ·社會 ·6.2萬字
貝蒂·特拉斯克獎獲獎作品,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熱劇原著小說——浪蕩貴公子的反英雄史詩,難以擺脫的童年陰影,代價高昂的自救之路。法國南部,某座莊園里,一場夏日晚宴即將開始。可對五歲的帕特里克·梅爾羅斯來說,這是他同變化無常的成年人生活狹路相逢的開始。他的父親殘忍而嚴苛,儼然家庭的暴君,他的母親嗜藥成癮,借酒澆愁度日。這個下午注定不同以往,客人到來之前的種種事件把帕特里克的世界撕裂成了兩半。
(英)愛德華·圣奧賓 ·社會 ·6.7萬字
本書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笑話集,也是一部幽默小品集,共分36部。作者馮夢龍從歷代正史及野史筆記中搜集了大量可笑和有趣的故事,揭露社會丑惡現象及各種怪態、病態,既可使讀者消遣自娛,也可以益智自警,是一部很具啟發意義的讀物。內容大多是歷代的典故,如著名的“州官放火”等。
(明)馮夢龍 ·社會 ·5.8萬字
這是一部呈現新時代85后“大學生農民工”在城市生村狀態的作品。因為出生在農村,使當代農村大學生進入城市生活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們是大學畢業生,同時又具備農民身份,他們在城市,沒有家人的呵護,獨自頑強地拼搏著,面對著各種壓力與挑戰,品嘗著各種酸甜苦辣而融入都市。小說以智性的語言,詼諧反諷的格調,細膩感人的細節,形象刻畫了陳曉光這個85后“大學生農民工”,再現了當前城鄉二元對立的新形態。本書描寫客觀真實,適合社會大眾閱讀。
尚攀 ·社會 ·16.3萬字
爸爸是美術老師,媽媽在書店工作,加上讀中學的兒子,這個中國最平常的三口之家,卻在一夜之間因為意外失去了房子——沒有了房子,家人還在嗎?親情還在嗎?一出出黑色幽默上演,堪比中國版《寄生蟲》。
姚鄂梅 ·社會 ·4.1萬字
《天鵝洲》是續《故河口物語》后的一部小說。鹿女作為那群拓荒者的后代,源乘了她的父輩們的品質,繼續奮戰在那座村莊上。在天鵝洲開了米廠,酒廠,養豬廠,發展擁有中國農村現代一體化生產線。歷盡了無論身體還是心理的艱辛與磨難。最終在此家大業大,輝煌騰達。它不僅是一座村莊的變遷史,更是一部中國農民的心理變遷史。
麋鹿美麗 ·社會 ·3.7萬字
一直假裝正常人,《假面的告白》卻明白我內心的瘋狂!三島文學的起點!日本劃時代的奇異之作。我一生都在違心地表演。痛苦對我說道:“你不是人。你無法與人交往。你是某種非人的、奇特而可悲的生物。”當偽裝成為一種習慣,你是否還分得清面具和真正的自己?
(日)三島由紀夫 ·社會 ·9.5萬字
小說的女主人公于爾達手里有一張彩票,這是她的未婚夫奧勒在漁船遇險時裝在瓶子里,被人們在尋找遇難者時從海上撈回來的。由于彩票背面有奧勒對未婚妻最后的思念,于爾達將它視為珍寶,不管任何人出多高的代價都不肯脫手。但狠心的高利貸者風聞這張彩票的號碼有中獎的可能,便以向于爾達的母親漢森太太索還她所經營的旅店押金為由,不擇手段地把這張彩票敲榨到手,但到了開彩那天,于爾達一家卻福星高照:于爾達的未婚夫奧勒從海上脫險意外地回來了;她家那張果然中了頭獎的彩票事先已由為圖報救命之恩的國會議員、法學教授霍格先生以一萬五千馬克從高利貸者手中贖了回來,霍格先生還把中彩的十萬馬克獎金連同那張非同尋常的彩票,一起還給了由他通過海軍千方百計從海上搭救回來的奧勒本人,從而使于爾達一家得以幸福團圓。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8.6萬字
1950年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羅生門》,劇本源自芥川龍之介的短篇《竹林中》。在這篇小說里,沒有所謂的真相,只有利己主義主導之下,用自己的敘述來解構他人的敘述。正是這種陰暗,遮蔽了命案的真相,構成了《竹林中》的重重迷霧。《羅生門(中日雙語)》選譯了芥川龍之介廣為讀者熟知的《羅生門》、《竹林中》兩篇作品。與電影同名的短篇《羅生門》,則是根據日本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語集》卷二十九第二十三話“具妻行丹波國男于大江山被縛語”改寫的一個短篇故事。“羅生門”有通向地獄之門之說,因而該詞也擁有“生死徘徊”的意味。
(日)芥川龍之介 ·社會 ·2.6萬字
《駱駝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筆觸描繪的一幕悲劇:二十年代的北京,一個勤勞、壯實的底層社會小人物懷著發家、奮斗的美好夢想,卻最終為黑暗的暴風雨所吞噬。它揭示了當時“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后一朵火花。這是舊中國老北京貧苦市民的典型命運。
老舍 ·社會 ·11.1萬字
我下定決心要去體驗一通屬于我的阿卡迪亞式生活。從那個暑天開始,我已經在精神上做足了準備,學會了喝果酒的時候讀《惡之花》,在腦海里浮現一整個連綿的景象。只是我沒有陪同,只得獨身一人。而那兩個月P城充分地給予了我無限的空間放任自由,單是從天氣上來講,大片大片的晴天和時而的中雨已經是幾年來的最佳組合。
鄒禮雅 ·社會 ·7.3萬字
一位毒舌作家逃亡在國外,莫名發現自己被一個教堂雇去編輯一份長達一千一百頁的口述檔案。這份檔案記錄和揭露的,是十年前軍隊對當地原住民駭人聽聞的屠殺事件,其中包含很多受害者的泣血證詞。在編校的過程中,他不斷為證詞中如巴列霍詩歌一般醇厚的字句而沉醉。從受害者的自述“我的腦子缺了一塊”,到親人的哀嘆“那些房子,它們在傷心,因為里面早已無人……”,再到最直擊人心的“我們都知道誰是殺人犯”。他的意識逐漸被吞噬。像一只正走向祭祀場的羔羊,他因病態的妄想而陷入神志錯亂,直至分不清歷史與現實,不可避免地對施害者和受害者都產生了認同。而與之相對應的,他也身處真正的危險之中。畢竟,大屠殺的劊子手們仍然統治著那個不具名的拉美國家。
(薩)奧拉西奧·卡斯特利亞諾斯·莫亞 ·社會 ·6.7萬字
1936年上海,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是這座城市代名詞,也成為了冒險家的樂園。如此浮華之下,青龍會四大殺手之一的蕭海被秘密暗殺,讓原本平靜的上海再一次風起云涌,“洪門”的每一個人都成了可疑對象。另一頭,十里洋場,依舊歌舞升平。秦靜菲作為“不夜城”最紅的歌女,位列上海灘“歌后”大賽第四名,被稱之為“四小姐”。她身負神秘的身世游走在上海灘諸多名流之間,只為尋找十一年前的滅門仇人。而韓氏商會的掌門人韓孝誠的出現再一次改變了她的命運。二人歷經幾番磨難,終于走到一起。此時,心屬韓孝誠的秦靜菲只能對陳家少爺陳志卿的熱烈追求,心懷歉意。三人間展開的那一場錯綜復雜的愛情故事的同時,韓孝誠是“洪門”成員的身份也慢慢暴露。各方勢力開始利用這段感情離間秦靜菲與韓孝誠,其中以青龍會為首,為盡快除掉韓孝誠,甚至牽扯出秦靜菲已故父母與韓氏的前程往事,欲借刀殺人。暗潮洶涌的上海灘依舊平靜,初見時的畫面仍在眼前,他們卻在步步緊逼中踏入絕境。或許是那個時代,縛住了他和她都不長的一生。
由寶兒 ·社會 ·18.2萬字
從江南小鎮考到北京的大學生肖子航,在尋找校外兼職時遇到了音樂經紀人吳維平,于是進入了另外一種人生:代替當紅歌星蘇眠出現在公開場合。冒名頂替的生活險象環生,愛情不期而至,同時他也看到了外表光鮮的名人隱秘的另外一個世界。在吳維平的策劃運作下,他離歌星的生活越來越近,離原本的自己越來越遠……有一天,歌星蘇眠秘密寫下遺囑,決定退出歌壇。由此,一條眩目而又奇異的道路出現在肖子航的面前,他會如何選擇,他應該怎樣選擇?一起來翻閱《替身》吧!
張之路 ·社會 ·17.6萬字
《龍須溝》主要講為人耿直的老藝人程寶太,原賣藝為生,因遭惡霸地痞黑旋風毒打,逃到龍須溝居住,依靠程娘子擺攤賣香煙過活的故事。
老舍 ·社會 ·3.2萬字
年代三部曲第一部:1969年,老陶一家老中青三代五口人從南京下放到蘇北洪澤湖邊的三余,由此展開一段長達十余年的故事。作品以兒童小陶的視角展開,從孩子純凈好奇的眼中,看到父母無畏人生困境的努力、三余優美的鄉間景致、憨厚又帶點精明的鄉親,還有人與自然、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韓東 ·社會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