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馬伯庸寫活神仙職場,讀懂另類西游。太白金星李長庚最近有點煩。天庭和西天聯合推出了“西天取經”的重大項目,他受命策劃九九八十一難,確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穩取經成佛。老神仙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控中,誰知天大的麻煩才剛剛開始:費用報銷、工作匯報、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來的條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頭萬縷,做不完的繁雜瑣事……當大鬧天宮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牽扯出無數因果,李長庚發覺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
馬伯庸 ·社會 ·13萬字
同名電影《活著》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兩大影帝影后主演,1994年該片在第47屆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同時還榮獲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重要獎項。由《活著》改編的電視劇《富貴》2005年開播,在第13屆上海電視節上,摘得“白玉蘭”獎——電視劇評委會大獎。《活著》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樣的故事并不具備轟動性。同時,余華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煽動能力的作家,實際上,渲染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余華一直所不屑的。余華所崇尚的只是敘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敘說一些其實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閱讀。這樣說來,《活著》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本書榮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98年)、臺灣《中國時報》十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并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余華本人則于2004年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余華 ·社會 ·9萬字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這是一部驚人而特別的小說,小說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這整件事像一個“幸存的標本”那樣地被保留下來。整本書反覆地、用極度貼近被侵害者的視角,直直逼視那種“別人奪去你某個珍貴之物”的痛苦——且掠奪之人是以此為樂。
林奕含 ·社會 ·10.8萬字
本書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轟動!小說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他哭了。法國《讀書》雜志在評論《許三觀賣血記》時說道:這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小說,是樸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本書獲美國巴恩斯-諾貝爾新發現圖書獎,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余華 ·社會 ·11.8萬字
《局外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的長篇小說,是這位法國存在主義作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紀世界范圍內流行度最廣的文學作品之一。《局外人》通過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一位尋常的年輕職員,終日麻木地生活在漫無目的慣性中,某日去海邊度假,卷進一宗沖突,犯下殺人案,最后因“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流一滴淚”的理由,被法庭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判處死刑的故事。闡述了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現代生活中人類社會的荒誕和陌生感導致個體的絕望與虛無。并通過平靜地記述一個小人物被司法機關“妖魔化”的整個過程,深刻地諷刺了現代法律的虛偽和愚弄的實質。
(法)加繆 ·社會 ·6.5萬字
青年悉達多厭倦了婆羅門生活,與好友僑文達一道跟隨沙門修行。在舍衛城他們聆聽了佛陀喬達摩的教義,僑文達選擇追隨喬達摩,悉達多則繼續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結識名妓迦摩羅,并開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對一切產生厭倦。他再次拋下世俗,決心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河邊,在絕望的瞬間,他聽到河水的聲音……
(德)赫爾曼·黑塞 ·社會 ·5.7萬字
為了逃避來自丈夫、家庭、社會和人群的暴力,她決定變成一棵樹。在英惠的丈夫鄭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不高不矮的個頭、不長不短的頭發,相貌平平,著裝一般,溫順、平淡、文靜。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務,伺候丈夫,就像千千萬萬的傳統婦女一樣。然而,一場噩夢之后,妻子卻突然開始拒絕吃肉,拒絕為家人準備葷菜,甚至到最后,她開始拒絕自己的“人類”身份,把自己當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陽光和水,謝絕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隨著她被動的反叛以越來越極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現出來,丑聞、虐待和疏遠開始讓她螺旋進入她的幻想空間。在精神和身體的完全蛻變中,她現在危險的努力將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劇性的——遠離她曾經為人所知的自我。
(韓)韓江 ·社會 ·7.6萬字
《在細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文本,是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在細雨中呼喊》的結構來自于對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記憶中的時間的感受,敘述者天馬行空地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三個時間維度里自由穿行,將憶記的碎片穿插、結集、拼嵌完整。
余華 ·社會 ·14.5萬字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年代里,每個人都在失去故鄉。或是眼看故鄉日新月異,不再是童年的模樣;或是在外漂泊多年,忘記了鄉音,也被故鄉所遺忘。男孩小滿的故鄉是一座工廠。既是同事又是老友的鄰里關系,匯成飽含溫情的熟人小社會。大院里的八卦新聞是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放學后的愛情總逃不過大人的眼睛。早戀的小滿難逃厄運,只能守在女孩窗前,想多聽一聽她的聲音。當他的青春與愛情揮灑殆盡,工廠也在經濟轉型中走向衰敗。下崗、打工等不安的詞語涌入安穩的生活,帶來瓦解和漂泊。曾經熟悉的一切漸漸消失不見,故鄉轟然倒塌。小滿這才明白,原來最可怕的不是開始懷念,而是無處懷念。
潘一擲 ·社會 ·17.4萬字
《1984》是一部杰出的反烏托邦和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對獨裁政治和恐怖的極權主義以及人類未來的前途,展現了大膽而精彩的剖析,堪稱劃時代的力作。它猶如一個鮮明的標簽,警醒世人莫讓這種預言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英)喬治·奧威爾 ·社會 ·17.2萬字
為了逃避來自丈夫、家庭、社會和人群的暴力,她決定變成一棵樹。在英惠的丈夫鄭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不高不矮的個頭、不長不短的頭發,相貌平平,著裝一般,溫順、平淡、文靜。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務,伺候丈夫,就像千千萬萬的傳統婦女一樣。
一個曾經令各大地下賭場的大小賭徒、老千們聞風喪膽的職業老千,金盆洗手后對半生嗜賭的慘痛人生的自述:好奇——觀看——小試——小賭——大賭到豪賭的過程,從初出茅廬的老千到老千高手,再到專門抓老千的高手,最后在悔恨、失落中退出“江湖”。大起大落的刺激人生,是一群群瘋狂賭徒的眾生相縮影:欺詐、爭斗、圈套,輸得就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時光、親情、人性,以及那些令人痛惜的美好。作者通過對親歷一個個賭場騙局的敘述,道出局中內幕勸誡讀者: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千手,千手怕失手,所謂十賭九騙,唯一不騙你的那次是為了釣你的魚。
騰飛 ·社會 ·19.5萬字
老舍長篇小說代表作。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舍 ·社會 ·13.8萬字
阿莉莎與杰羅姆是一對表兄弟自小青梅竹馬。阿莉莎常常和杰羅姆在花園后面的長椅上誦讀詩歌和文學,兩人在諾曼底的鄉村度過了漫漫卻無憂的童年。愛情在同齡的幾個少男少女身上漸漸生根發芽,起初他們偷偷愛戀著彼此,各自藏著秘密和煩惱,如同所有情竇初開的少年。愛戀至深時,他們精神交融,一心想為對方變成更好的人,完全無法忍受任何不完美的產生。然而,表姐阿莉莎在他人平淡的婚姻生活里,看到愛情最終落入平凡的模樣,對愛情產生了懷疑,她想追求的是永恒之愛,深信世間存在不朽的愛戀,只是通往永恒的道路是一條狹路,進入的門是一扇“窄門”,“只有少數人”能找到,愛情的不朽和永生需要傾盡一生,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達到。
(法)紀德 ·社會 ·6.6萬字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講述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歷程。出生并成長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偶然發現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那里的紛亂和黑暗,使他焦慮困惑,并陷入謊言帶來的災難之中。這時,一個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現,將他帶出沼澤地,從此他開始走向孤獨尋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現,在他每一次孤獨尋找、艱難抉擇的時候,成為他引路人……《德米安》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為埃米爾·辛克萊,作品問世后在社會上引進巨大反響,其受人歡迎的盛況唯有上個世紀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能夠與之媲美。
(德)赫爾曼·黑塞 ·社會 ·8.7萬字
古印婆羅門青年度悉達多,走上漫漫苦修之路。他只身離開優渥的貴族之家,在自覺的禁欲,到自我放逐和感官享受,終實現內心的平和。他一路拋下過去,在認清世界是個草臺班子以后,認清人生的無意義之后,去積極地生活。
(德)赫爾曼·黑塞 ·社會 ·6.5萬字
暢銷歐美33個國家,榮獲多項圖書大獎。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英)克萊兒·麥克福爾 ·社會 ·15.9萬字
這是一部半自傳性質的小說。作者主要是想通過記述自己三年的服刑經歷,給所有游走在法律邊緣的人一個警示,一遭入獄,終身悔恨。這部小說無關風花雪月,也不想博人眼球,只用戲謔的語言記錄作者真實的監獄生活。
生亦何歡 ·社會 ·9.9萬字
《推拿》是國內少有的以盲人群體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本著對盲人的尊重與理解,小說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師獨特的生活,細微而獨到,深入到了這一特殊群體的心靈。在這群鮮活的人群里,有野心勃勃的創業者沙復明、張宗琪,有陷入愛情為結婚發愁的王大夫、小孔,有陷入欲望和倫理糾葛中的小馬,有在傳奇愛情中受傷的泰來,有大膽潑辣不遠千里地主動追求愛情的金嫣,有“美”得不可勝收又突然凋零的都紅。每一個故事都透露出凄美與動人,無不表現了尊嚴、愛、責任、欲望在人生中的糾結。而這些人生的矛盾與掙扎,在黑暗的世界里似乎顯得愈發敏感。本小說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盲人按摩師私密而真實的私人世界,展現了人們甚少了解的盲人群體的另一種人生悲喜。在小說中尤其強調的是,和正常人一樣,殘疾人、盲人有著和正常人一樣的愛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著同樣需要尊重和關注的精神世界。小說的意義在于,寫出了殘疾人的快樂、憂傷、愛情、欲望、狂想,打破了我們對殘疾人認知的情感牢籠。
畢飛宇 ·社會 ·19.1萬字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杰出的長篇小說經典。作品以軍閥統治下的北平為背景,真實地描繪了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作品意蘊豐厚、手法高超,不僅具有社會批判的內涵,也是老舍小說“批判國民性弱點”總主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問世以來,受到廣泛歡迎,曾數次再版,并被改編成電影、話劇等。1981年,我社印行了由著名版畫家高榮生先生進行封面設計的《駱駝祥子》新版本,內另附高先生所作木刻插圖5幅。高先生插圖手法講究,對比明顯,意蘊豐厚,不可多得,可謂名作名畫完美結合的范例。該版本書影也被教育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收錄使用。此次重版,文字部分以校訂精良的《老舍全集》本為底本,封面和插圖保持原貌不變,希望能為師生、家長選書提供一個多樣選擇。
老舍 ·社會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