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情緒鈍感力: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作者名: (日)加藤諦三本章字數: 1690字更新時間: 2025-07-11 16:27:47
前言
面對負面評價,我們要有抵抗力
最近,日本社會流行一個詞叫作“情緒敏感”。這個詞對應的專業術語是“心理亞健康”,意為“有潛在的心理疾病”。
成年人出現心理問題主要有兩大原因。
第一,每個人在成長的各個階段都要解決不同的心理問題,但是有的人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卻選擇了逃避。他們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并且往往會尋求一種“假性滿足”,也就是憑借“否認現實”和“自我陶醉”來麻醉自己。因此,這些未被解決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有的人覺得“人生就像一根火柴,不點燃讓人覺得可惜,點燃也讓人覺得可惜”??晌业故钦J為“人間值得”。我們要解決人生中不可規避的課題,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內心世界的糾結,直面人生旅途的困難,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尋得生命的樂趣。反之,如果對于人生不同階段的難題不戰而逃,那么你的人生就會慢慢進入死胡同。比方說,很多人都會陷入情緒內耗的死循環中。有的人會變得特別敏感,無論在家里還是在職場中都像一只驚弓之鳥,又像一只渾身長滿刺的刺猬。他在意別人的評價、害怕被人傷害,甚至陷入被害妄想的困境。
第二,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不斷遭遇負面評價,一旦他處理不好這些負面評價,就會導致心理問題。
有一部分人很幸運,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遭遇過太多的負面評價,而在周圍人不斷的鼓勵中走向獨立、慢慢成長起來。相反,有一部分人則一直生活在別人的負面評價中,他們經常遭遇諸如“你真沒用”“你活著還有什么意思”這樣的語言暴力。
其實,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從小到大,我們拼命與周圍負面的聲音抗爭,可正是在這樣的頑強抗爭之中,我們才發現了自身的優點,發現了自己身上那些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反之,如果對這些負面評價沒有抵抗力,別人說什么我們都往心里去,甚至總是沉溺于“被害妄想”之中,我們便難以發現更好的自己。覺察不到自己的優點,人生也就會陷入困境。
總之,我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面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來自同事、領導、老師,甚至是家人的過多的負面評價是成長的“攔路虎”,它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內耗之中,讓我們苦惱不堪。所以,我認為有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鈍感的智慧,讓自己的情緒脫敏,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還沒試過,怎么就覺得自己肯定不行呢?千萬別一遍遍地幻想失敗的場面,再把它拿到現實中去一一驗證。

插畫師:Kelasco
情緒敏感的人總會遇到人際關系難題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這些懸而未決的心理問題會積少成多。情緒敏感的人在進入社會以后,哪怕在工作單位被提升為部門領導,甚至進入高級管理層,他們仍然不得不面臨接二連三的人際關系難題。
面對那些向自己輸出負面評價的人,情緒敏感的人大多不敢與之抗爭,而只能長期生活在妄自菲薄的心理陰影中。
簡而言之,正因為情緒敏感的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沒有妥善地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所以才會不斷地被糟糕的人際關系所困擾。
著名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認為,“人間地獄”可以分為“現實的地獄”和“心靈的地獄”兩種。她曾說過:“當你過于重視別人的評價而輕視自我的感受時,你就陷入了‘心靈的地獄’?!边@就是情緒敏感者的癥結所在。當然,我們知道,在現實世界中并沒有“地獄”,我們所在的外部環境也絕非“地獄”,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我們的心靈深陷自己所建造的“情緒地獄”而已。
迄今為止,在心理學理論中,敏感心理被解釋為一種社交障礙?!吧缃徽系K”一詞是由心理學家丹·基利提出的,他還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彼得·潘綜合征群體”這一概念。在他看來,情緒敏感的人就屬于彼得·潘綜合征群體,他們沉溺于幻想、拒絕長大,行事帶有孩子氣。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很大,這種壓力會自然地投射在個人心理上。打個比方,在持有被害心理的情緒敏感的人看來,公司里的所有人都在惡意差遣自己。
考えすぎないで
ラクに生きる
心をかるくする
きにしないで
不能每天都“支棱”起來。今天,我要躺平。

插畫師:Kelasco

吃一粒速效脫敏膠囊,
每天做一個心態穩定的可愛的人。
心をかるくする
ラクに生きる
插畫師:Kelasco
考えすぎないで
ラクに生きる
心をかるくする
放松身心不“炸毛”,
跟著貓咪做一套情緒瑜伽操。

插畫師:Kelasco
學會情緒四則運算,刻意練習鈍感力。

插畫師:Kela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