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
- 廖傳華 江暉 黃誠
- 3440字
- 2020-04-30 17:07:12
3.2 恒沸精餾
若在兩組分恒沸液中加入第三組分(稱為夾帶劑),該組分能與原料液中的一個或兩個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該恒沸物可以是兩組分的,也可以是三組分的;可以是最低恒沸點的塔頂產品,也可以是難揮發的塔底產品),從而使原料液能用普通精餾方法予以分離,這種精餾操作稱為恒沸精餾。恒沸精餾可分為具有最低恒沸點的溶液、具有最高恒沸點的溶液以及揮發度相近的物系。恒沸精餾的流程取決于夾帶劑與原有組分所形成的恒沸液的性質。
3.2.1 恒沸精餾的原理
出現恒沸物是由于溶液對拉烏爾定律產生偏差的結果。但非理想溶液不一定有恒沸組成,出現恒沸組成是非理想溶液的特殊情況。顯然,不僅要與拉烏爾定律有偏差,而且兩個組分的沸點也必須接近,并且化學結構不相似,這才容易形成恒沸物。實踐證明,沸點相差大于30K的兩個組分很難形成恒沸物。
前已討論,當非理想溶液與拉烏爾定律偏差程度很大,并且組分之間沸點差又不大時,就會形成恒沸物,分離就變得很困難。但是,我們如能恰當地利用非理想溶液的特性,則可使本來不好分離的系統成為容易分離的系統。例如,組分A與B形成的溶液,其相對揮發度等于1,用一般精餾方法難以分離。然而我們向系統中加入一個合適的組分C,C與A形成的溶液對理想溶液偏差很大,而C與B所形成的溶液對理想溶液偏差很小。由于C的加入便能增大A與B的相對揮發度,使難分離的系統變得容易分離了。倘若加到被分離溶液中去的組分,其沸點與原有組分沸點相差很小,則在改變要分離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的同時,將與原有組分形成恒沸物,使原有組分得到分離。新加入的組分被稱為夾帶劑。例如,向苯(沸點353.2K)和環己烷(沸點352K)溶液中加入丙酮后,丙酮與環己烷形成恒沸物(沸點326.1K),這樣苯與環己烷便容易分開了。
根據被分離物系的性質不同,大致能形成下面幾種情況。
(1)分離沸點相近的組分或最高恒沸物
①夾帶劑只與原來系統中一個組分形成二組分最低恒沸物。
②夾帶劑與原來兩個組分分別形成二組分最低恒沸物,但兩組分恒沸物的沸點相差較大。
③夾帶劑與原來兩個組分形成三組分最低恒沸物,其恒沸點低于任何一個二組分恒沸物,并且其中所含欲分離的二組分的比例與原混合物(或恒沸物)的比例不同。
(2)分離最低恒沸物
①夾帶劑與原來組分之一形成一組新的二組分最低恒沸物,其沸點低于原來恒沸物的沸點,一般應相差10K以上。
②夾帶劑與原來的兩個組分形成三組分最低恒沸物,其沸點比任何一個二組分恒沸物的沸點都低,而要分離的兩組分在三組分恒沸物中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
3.2.2 夾帶劑的選擇
進行恒沸精餾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選擇夾帶劑。夾帶劑選擇得是否適宜,對恒沸精餾過程的有效性和經濟性都有密切的關系。通常對夾帶劑的選擇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①夾帶劑應能與被分離組分形成新的恒沸物,恒沸物的恒沸點最好比純組分的沸點低,一般兩者沸點差不小于10K。
②新恒沸物所含夾帶劑的量越少越好,以便減少夾帶劑用量及汽化、回收時所需的能量。這對節約能量和降低設備投資都很有利。
③新恒沸物最好為非均相混合物,便于用分層方法分離,使夾帶劑易于回收。
④無毒性、無腐蝕性,熱穩定性好。
⑤來源容易,價格低廉。
但是能完全滿足上述要求的夾帶劑是很少的。在具體選擇時,要抓住生產過程的主要矛盾,如首先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然后再考慮其他問題。
3.2.3 恒沸精餾流程
根據夾帶劑與原有組分所形成的恒沸物的互溶情況不同,恒沸精餾的流程也有不同。
(1)雙組分非均相恒沸物的分離
某些雙組分恒沸物(如苯-水、丁醇-水)在溫度降低時可分為兩個具有一定互溶度的液層。此類恒沸物的分離不必加入第三組分,采用兩個塔聯合操作便可獲得兩個純產品。
圖3-7是丁醇脫水的流程示意圖。組成為xF的液料加入塔1以后,塔底得到純丁醇,塔頂得到組成為xD的恒沸物。恒沸物冷凝冷卻后得到兩個液相,一為富水液相,另一為富丁醇相,前者進入塔2,后者進入塔1,從塔頂部出來的都是組成為xD的恒沸物,從塔2底部則獲得純水。
如果原料液的組成xF低于分層器中富醇相的組成,則應加入到分層器3中進行分層。
當夾帶劑只與雙組分恒沸物中的輕組分形成新的非均相恒沸物時,則恒沸精餾裝置流程與圖3-7所示流程大同小異。

圖3-7 丁醇-水恒沸精餾流程
1,2—恒沸精餾塔;3—分層器;4—冷凝器
(2)塔頂產品為三組分非均相恒沸物的分離
圖3-8為分離乙醇-水混合液的恒沸精餾流程示意圖。在原料液中加入適量的夾帶劑苯,苯與原料液形成新的三元非均相恒沸物(相應的恒沸點為64.85℃,恒沸摩爾分數組成為苯0.539、乙醇0.228、水0.233)。苯的加入量要使原料液中的水全部轉入到三組分恒沸物中。

圖3-8 分離乙醇-水混合液的恒沸精餾流程
1—恒沸精餾塔;2—苯回收塔;3—乙醇回收塔;4—冷凝器;5—分層器
由于常壓下此三組分恒沸物的恒沸點為64.85℃,故其由塔頂蒸出,塔底產品為近于純態的乙醇。塔頂蒸汽進入冷凝器4中冷凝后,部分液相回流到塔1,其余的進入分層器5,在器內分為輕重兩層液體。輕相返回塔1作為補充回流。重相送入苯回收塔2,以回收其中的苯。塔2的蒸汽由塔頂引出也引入冷凝器4中,塔2底部的產品為稀乙醇,被送到乙醇回收塔3中。塔3中塔頂產品為乙醇-水恒沸液,送回塔1作為原料,塔底產品幾乎為純水。在操作中苯是循環使用的,但因有損耗,因此隔一段時間后需補充一定量的苯。
(3)塔頂產品為均相恒沸物
如圖3-9所示,被分離的物料與夾帶劑一起加入恒沸精餾塔1,從塔頂蒸出恒沸物,從塔釜引出含少量夾帶劑的重組分(此重組分系指在夾帶劑存在的情況下,相對揮發度較小的組分,它不一定是無夾帶劑存在時相對揮發度較小的組分)。恒沸物的蒸汽從塔1進入冷凝器冷凝,部分返回塔1作回流,其余則送到萃取塔2以分離夾帶劑與輕組分。在多數情況下,是用水作萃取劑。洗滌后的輕組分從萃取塔2上部引出,含有夾帶劑的水溶液送到萃取劑分離塔3進行精餾,在此處將夾帶劑蒸出,冷凝后再返回恒沸精餾塔1的頂部。塔3釜殘液主要是萃取劑,送至塔2循環使用。重組分從塔1的底部引出,進入夾帶劑分離塔4,在此處將所含少量的夾帶劑蒸出,蒸出的夾帶劑冷凝后與被分離物料混合后再返回精餾塔1,純組分由塔4的釜底引出。

圖3-9 塔頂產品為均相恒沸物的流程
1—恒沸精餾塔;2—萃取塔;3—萃取劑分離塔;4—夾帶劑分離塔
由于夾帶劑是在系統內循環的,它的損失一般很小,少量的損失可由加料處或塔頂回流中添加新的夾帶劑來補充。如以丙酮為夾帶劑,用恒沸精餾分離苯和環己烷時,就應用這一流程。水可作為萃取劑,因為丙酮溶于水,而環己烷則幾乎不溶。
3.2.4 恒沸精餾過程的計算
恒沸精餾計算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精餾方法大致是相同的。但是,恒沸精餾比一般精餾多了夾帶劑的加入量以及夾帶劑的加入位置,各板的溢流量及蒸汽上升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計算步驟相當復雜。但在一般計算時,仍假設為恒摩爾流,以便簡化計算。
(1)夾帶劑加入量
若恒沸精餾系統為圖3-10所示的三組分系統,A及B為欲分離的溶液組分,S為加入的夾帶劑。S與A能形成最低恒沸物D。若欲分離的二組分溶液的初始濃度為F,則由圖3-10可知,適宜的夾帶劑用量,應添加至直線BD與SF的交點P,即溶液F與夾帶劑S量之比為/
。此時,如連續精餾,并有足夠的理論塔板時,則塔釜可得到幾乎純的組分B,塔頂可得到接近D的恒沸組成。若夾帶劑量過少,添加至Q點,則塔頂及塔釜所得到的產品分別為D及Q',若夾帶劑量過多,添加至R點,則塔頂及塔釜所得到的產品分別為D及R'。

圖3-10 夾帶劑的適宜加入位置
(2)夾帶劑加入塔的位置
若恒沸物的沸點是最低的,則在恒沸精餾塔內塔板上的組成總是越往上越趨向于恒沸組成。倘若在夾帶劑的加入板上,其液相中的夾帶劑濃度小于它在恒沸物中的濃度,而在夾帶劑加入板以下的各塔板上的夾帶劑濃度,越往下越小,在夾帶劑加入板以上的各板上夾帶劑濃度,越往上越大,且趨于恒沸組成。反之,若夾帶劑加入板上的液相中,夾帶劑的濃度大于它在恒沸物中的濃度,則夾帶劑就是一個高沸點組成,加入板以下各塔板上的夾帶劑濃度相應就會加大。夾帶劑的適宜加入位置,應使精餾塔內有盡量少的塔板。其液相中夾帶劑的濃度接近它在恒沸組成時的濃度,以充分發揮夾帶劑的作用,但在釜液中又盡可能使夾帶劑的含量少。因此,一般夾帶劑是隨原料一起從加料板加入,或隨回流液一起從塔頂加入塔內。
(3)進料板位置的確定
恒沸精餾塔理論板數的計算,常用的是逐板法。適宜的進料板位置可按下列不等式的條件來確定,即提餾段由下往上計算塔板序號時,若符合以下公式,則第m塊塔板即進料板。
(3-8)
式中 ,
——重組分的濃度;
,
——輕組分的濃度;
,
——進料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