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牛奶安全生產技術(第二版)
- 張克春 孫衛東主編
- 1323字
- 2020-01-10 12:36:54
五、高共軛亞油酸乳
1.共軛亞油酸
共軛亞油酸(CLA)是一類具有共軛雙鍵的十八碳二烯酸的總稱,其中最重要的具有生理意義的兩種異構體是順9,反11-CLA和反10,順12-CLA。在人類天然食品中,反芻動物的肉和奶是CLA含量最豐富的天然來源。研究表明,CLA具有抗癌、降血脂、抗心血管疾病以及促進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理功能。
2.共軛亞油酸的生物合成及影響因素
由于牛奶乳脂中含有豐富的順9,反11-CLA。因此,提高牛奶中CLA的含量,可以改善牛奶品質,提高牛奶營養價值。
乳脂中CLA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合成。
① 瘤胃氫化的中間產物 日糧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如亞油酸(LA)、亞麻酸(LEA)等在瘤胃微生物(主要是溶纖維丁酸弧菌)的氫化作用下生成中間產物CLA和反11-十八碳單烯酸(TVA),逃脫了進一步氫化直接進入十二指腸,經乳腺吸收進入乳腺組織中。
② 內源合成 TVA在乳腺組織中△9-去飽和酶作用下脫氫生成CLA。
③ 通過日糧外源添加CLA,過瘤胃后,直接進入乳腺組織。
由于乳脂CLA主要通過瘤胃氫化和乳腺內源合成兩個途徑生成,因此,從理論上講,影響這兩個環節的因素均能影響乳脂CLA的合成。研究發現,乳腺組織利用TVA通過△9-去飽和酶內源合成CLA是乳脂CLA的主要來源,占2/3以上。由于生物氫化僅發生在游離脂肪酸上,因此瘤胃中游離脂肪酸反-C18∶1及CLA累積可以抑制二者進一步氫化為硬脂酸的過程,從而提高瘤胃中TVA和CLA的含量。因此,奶牛乳脂中CLA含量主要取決于瘤胃中CLA和TVA的產量以及乳腺組織中△9-去飽和酶的活力。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體內和體外兩大類,前者主要指奶牛瘤胃內環境,后者則包括日糧組成、飼料種類、飼養制度、奶牛品種、季節等因素。其中,日糧和奶牛個體間的差異是影響乳脂CLA合成的重要因子。
3.提高奶牛乳脂中共軛亞油酸含量的營養調控措施
目前,改善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營養調控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 添加脂類底物調控日糧脂肪酸的組成和進食量 在亞油酸氫化途徑中,順9,反11-CLA和反11-C18∶1分別為第一、第二中間產物,反11-C18∶1還是亞麻酸氫化的中間產物之一,因此日糧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乳脂CLA含量。添加脂肪飼料能夠增加乳脂中CLA的含量,常用的脂肪飼料包括植物油、植物油料籽實等。植物油含有豐富的18碳PUFA,是調控乳脂CLA含量的主要油脂飼料。但植物油對瘤胃發酵和營養物質的降解率有影響,過多添加會產生負效應,應該將添加量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
② 對脂肪源采取不同的加工處理 當油類籽實經過加工處理尤其是進一步的熱處理后,微生物更易于對其中的脂肪酸發生作用。對全脂籽實(油菜籽、大豆、棉籽等)進行破碎、烘烤、擠壓、蒸汽壓片和膨化處理等適當加工處理會大大提高乳脂CLA含量。
③ 調控瘤胃發酵環境 乳脂CLA的前體物主要在瘤胃產生,因此,調控瘤胃氫化過程是另一條提高乳脂CLA含量的途徑。常見的奶牛瘤胃環境調控劑主要有緩沖劑、離子載體等。研究表明,向低粗料日糧中添加緩沖劑可提高瘤胃pH值,降低反十八碳烯酸的產量。離子載體可抑制溶纖維丁酸弧菌等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從而抑制亞油酸的生物加氫,導致瘤胃內容物硬脂酸減少,反-C18∶1增加。
④ 調控乳腺組織△9-去飽和酶活性 對△9-去飽和酶的活性進行調控具有改善或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潛力,灌注△9-去飽和酶抑制劑可使乳脂中的CLA含量下降45%,而灌注△9-去飽和酶促進劑可以提高乳脂CL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