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腓尼基人的地中海:提爾、迦太基與加的爾

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青銅時代的地中海東部地區的繁榮貿易出現了長達約200年的停滯。到公元前7世紀初,迦南人(腓尼基人的自稱)的版圖已縮小到大約相當于今天黎巴嫩的一片區域,南面是居住在大山和巴勒斯坦沿海地區之間的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而阿拉姆人則占據了今天的敘利亞一帶。Aubet,Phoenicians,12-16.腓尼基位于地中海和黎巴嫩山脈之間,以及南部的阿卡(位于今以色列)和阿拉杜斯島(今敘利亞的艾爾瓦德島)之間的狹長地帶,包括地中海東岸一些天然的海港。在公元前12世紀危機出現時,比布魯斯和西頓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地位,而提爾則幾乎從歷史記錄中消失了。然而在之后的歷史中,它們的命運卻發生了顛倒。比布魯斯和西頓進入了衰落期,而提爾則在海勒姆一世(Hiram I)的統治下繁榮起來。Ibid., 35-37.

提爾坐落在距離海岸半英里的一個島上,被先知以西結(Ezekiel)稱為“地中海的入口”,由一南一北兩處海灣和陸地上的一片農耕區組成。Ezekiel 27:3.這種以港口作為城鎮主要組成部分的布局十分少見。在猶大王國和以色列,多數港口都被認為是“女兒城”,是為位于幾千米之外的島嶼提供服務而建立的,或者是因為沿海陸地不適合發展農業,且無法抵御海浪的襲擊。Patai,Children of Noah,136.修昔底德描述了希臘的類似情況,“由于海盜活動猖獗,許多古代城市都建立在距離地中海較遠的地方”。Thucydides,Peloponnesian War,1.7(p.39).盡管城市不大,且依賴貿易,但提爾擁有豐富而有價值的資源,以及一些獨有的產業,包括造船所需且可供出口的松木和雪松木、金屬加工業以及骨螺(可用于生產非常珍貴的淡紅色染料)。提爾坐落在幾個富裕國家的邊界附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商人為這幾個周邊國家提供服務。

除了這些優勢,提爾人依靠進口的谷物生存。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狀況,海勒姆一世通過談判,為耶路撒冷的大衛(David)的宮殿和所羅門(Solomon)的神廟的建造提供原材料。1 Kings 5.海勒姆一世的作品中缺乏關于大衛的細節,但是《列王紀》(Book of Kings)中記載了提爾必須提供多少雪松木和柏樹木,并制成木筏向海岸航行,木材和小麥的貿易量也相當大。海勒姆一世允許所羅門派遣10萬人在1個月內趕到黎巴嫩山砍伐樹木,以換回4,500噸小麥和4,600升上等油,這樣的貿易“年復一年”地進行著。

位于伊拉克杜爾舍魯金的亞述國王薩爾貢(公元前722—公元前705年在位)宮殿中的大理石浮雕,描繪了在腓尼基沿海運輸雪松木的場景。這個場景使人回想起公元前10世紀時希伯來圣經中關于提爾的海勒姆一世運輸木材給所羅門用于在耶路撒冷建造神廟的記載。船首被設計成馬頭形,可能類似歐多克索斯在公元前5世紀嘗試周游非洲時發現的河馬頭的形狀。(Photograph by Hervé Lewandowski;courtesy of the Louvre Museum, Paris/Art Resource, New York.)

20年后,所羅門與海勒姆一世共同派遣一支船隊前往俄斐和希巴購買乳香和沒藥,這些都是當時宗教儀式中的必需品。與埃及的蓬特一樣,俄斐和希巴的確切位置都無法確定,學者們推測大概位于蘇丹、也門與印度河流域之間。1 Kings 9:27, 22:48-49; 2 Chronicles 8:18, 20:34-37.腓尼基人提供船只,這些船被拆散后搬運到亞喀巴灣,這支船隊載著黃金、香料、象牙和寶石(令人想起迪爾穆恩、馬根和美路哈的船隊所載的貨物)以及產自印度南部的檀香木從俄斐返航。在此后的幾個世紀中,也門的亞丁港和穆哈港在東西方之間的貿易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俄斐與希巴有可能就位于也門。在所羅門死后,他的國家分裂成以色列王國與猶大王國,這些探險活動可能就隨之停止了。公元前9世紀中葉,猶大王國的約沙法王(Jehoshaphat)試圖恢復俄斐的貿易,但是根據希伯來圣經的記載,上帝譴責他與以色列的合作并破壞了亞喀巴灣的船隊。在之后的幾個世紀中,我們很少見到有關紅海上的航運的情況,但是毫無疑問,埃及人仍像從前一樣從這種貿易中獲益(甚至有可能壟斷了這種貿易)。盡管各國船隊都十分需要腓尼基的水手,但是由于黎凡特諸城邦太小且遠離紅海,因而無法直接開展貿易。

提爾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新亞述帝國(公元前935—公元前612)的興起。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阿舒爾城是四方交通要道,以此為中心的亞述一度成為近東地區唯一的大國,盡管它并無直接的海洋入口及海上貿易。亞述通過征服巴比倫以打通通往波斯灣的路線,并于公元前9世紀70年代通過強迫提爾、西頓、比布魯斯及阿瓦德等腓尼基城邦向其進貢來彌補這一不足。到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人直接控制了敘利亞和黎凡特地區,他們已經包圍了西頓和提爾,但尚未將其吞并。保持獨立的代價是高昂的,在公元前732年,提爾人向他們進貢了多達4,500千克的黃金。而作為交換條件,提爾人保留了對亞述西部貿易的實際壟斷權,并保持著在烏爾烏魯克和巴比倫的代理商的地位。到公元前8世紀末,黎凡特諸城邦在埃及與亞述帝國的爭斗中變成了一批小卒。法老鼓動提爾的盧里(Luli)發動起義,但隨著提爾城的陷落,起義也失敗了,盧里于公元前707年逃到了塞浦路斯。在之后的2個世紀中,提爾盡管在名義上仍然保持著獨立,但是腓尼基人一直因亞述的控制而感到不安。

征服者的威脅與貿易者的需求共同決定了提爾的命運。先知以賽亞(Isaiah)在其神諭中曾提到提爾這座“充滿歡樂的城市”,“人們通過雙腳走到遙遠的地方并定居下來”。Isaiah 23:7.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證實,腓尼基人是鐵器時代第一批使其貿易網絡跨越地中海的商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元前三千紀黎凡特航海傳統的延續。海上民族的出現打斷了地中海的貿易,遠距離航線被航海家們劃分成多條固定的短途航線,這些航海家在腓尼基與塞浦路斯之間以及塞浦路斯與愛琴海諸島之間已縮小的貿易網絡內航行。然而據傳說,在大約公元前1000年時,腓尼基航海者在突尼斯的烏提卡、加的爾(今西班牙加的斯)及利克蘇斯建立了殖民地。利克蘇斯位于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在丹吉爾以南約90千米處。盡管缺乏廣為人知的關于早期殖民活動的確切證據,但是提爾在公元前9世紀向西擴張的速度表明,它不只熟悉地中海中西部的海上貿易路線和市場,也熟悉歐洲與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區,腓尼基人在那里出現的時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

一幅展現公元前8世紀時盧里從提爾逃往塞浦路斯的場景的浮雕。所有的單層甲板帆船都是雙槳座戰船(兩側都有槳),并裝有可控制方向的櫓,這些裝有撞擊器械和桅桿的船就是當時的戰船。戰士和婦女(在畫面中顯得更大)的出現支持了以下推斷,即在亞述國王辛納赫里布(公元前705—公元前681年在位)的軍隊到來之前,許多人已離開提爾,這支軍隊來自亞述國王位于尼尼微的宮殿。(From Austen Henry Layard, The Monuments of Nineveh: From Drawing Made on the Spot. . . During a Second Expedition to Assyria [London: Murray, 1849], plate 81.)

提爾人的向西擴張大多是出于貿易和商業目的,而我們可以確認的第一批殖民地,是隨著艾莉莎(Elissa)和皮格馬利翁(Pygmalion)對王位的爭奪而建立起來的。艾莉莎(羅馬人稱之為狄多[Dido])在其丈夫死后,于約公元前820年逃到塞浦路斯的基蒂翁。六七年之后,艾莉莎在突尼斯灣建立了迦太基(在腓尼基語中被稱作Qart-hardesht,意為“新城”)。Aubet,Phoenicians,187-89.與其他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不同,迦太基似乎是真正以母邦為模板而建立的一塊殖民地,也是除基蒂翁外唯一由王室成員和神職人員控制的海外殖民地。從其戰略地位上看,它坐落在寬70英里的西西里海峽南面的海濱地帶,東西方向上的航運大多都要經過西西里海峽。因此一些歷史學家相信,迦太基從一開始就是腓尼基人有意建造的一個堡壘,以實現其在地中海中西部進行擴張的意圖。我們很難把逃亡者艾莉莎選擇了這樣一個戰略要地完全歸結為純粹的運氣,該城的創建進一步證實了,在烏提卡附近確實曾經存在過一個古老的腓尼基人殖民地。艾莉莎逃亡的故事可能是偽造的,但建立迦太基可能是對提爾國內的緊張局勢所作出的反應,抑或是為了保障地中海西部的貿易。直到公元前6世紀中葉,殖民地依然同母邦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無疑,腓尼基人的向西擴張是為了尋找金屬,尤其是撒丁島的鐵和西班牙的錫與銀。到公元前8世紀60年代,提爾的商人在西班牙南部的大西洋沿岸的群島上建立了據點。在腓尼基人到來之前,該地區一直被其他勢力占領,而且很久之前沉積的淤泥已將這些島嶼與大陸連接了起來,因此該地區的文化遺存十分復雜。“加的爾”(Gadir)在腓尼基語中的意思是“城堡”或“要塞”,而羅馬人稱之為“加得斯”(Gades),后來演變為“加的斯”(Cádiz)。Ibid., 187-89, 247-49.加的爾最引人注意的特點,就是它靠近瓜達爾基維爾河和里奧廷托,由此可以到達莫雷納山脈和韋爾瓦的銀礦區。自青銅時代以來,該地區一直都在開采銀礦、金礦和錫礦,而韋爾瓦的礦冶業在大約公元前7世紀時大為發展,原因可能是腓尼基人對白銀需求量的增加。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說,“只有極高的利潤率才能解釋加的爾偏離中心的位置”,所指的就是它距離提爾達2,000多英里,在大西洋海濱的直布羅陀海峽之外并沒有其他的主要貿易伙伴。Ibid., 240.當然,用船運載橄欖油、香料、香油、紡織品和珠寶等腓尼基人和希臘人的出口商品是一個長久的辦法,現存的證據可以證實這一點。到公元前8世紀末與公元前7世紀初,腓尼基人開始沿著西班牙東南部的安達盧斯沿海地區、巴利阿里群島中的伊維薩島和馬耳他進行殖民。腓尼基人的船只也曾到達葡萄牙的沿海地區,而加的爾人則向南航行到毛利塔尼亞和卡納里群島之間魚類資源豐富的海岸,那里距離加的爾有大約4天的航程。非洲沿海地區最重要的殖民據點是位于摩洛哥北部的盧克科斯河河口的利克蘇斯,盧克科斯河的重要地位緣于其流經阿特拉斯山西部,那里盛產黃金、象牙、鹽、銅和鉛。腓尼基人更是到達了更南邊的摩加多爾島(位于摩洛哥的索維拉附近),距離直布羅陀海峽約380英里,那里的主要生產活動是捕魚和捕鯨。

在公元前7世紀末衰落的新亞述帝國與正在興起的新巴比倫帝國之間激烈的爭斗之后,提爾人在近東的遠洋貿易網絡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先知以西結在被囚禁于巴比倫時,用文字詳細記錄了提爾的進口商品。與4個世紀之前的海勒姆一世時期一樣,以色列出產“小麥、粟、蜂蜜、油和香油”。Ezekiel 27:12-25.See Tandy,Warriors into Traders,66.但實際上,他提到的其他所有物品都是高價的奢侈品,包括產自塔爾施什(可能是提爾的一個海外殖民地)的銀、鐵、錫和鉛,產自伊奧尼亞和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奴隸和青銅雕像,產自亞美尼亞的馬,由羅德島商人帶來的象牙和黑檀木,產自內蓋夫沙漠的綠松石、亞麻布、刺繡服裝、珊瑚和紅寶石,產自敘利亞的葡萄酒和羊毛產品,產自阿拉伯半島的桂皮、鐵、鞍褥、羔羊和山羊,產自也門和非洲的香料、黃金和寶石等。以西結也描述了提爾人用來建造和裝配船隊的各種材料,包括從黎巴嫩和東黎巴嫩山搜集的雪松木、冷杉木和橡木,以及從埃及搜集的塞浦路斯松木和亞麻帆布,其船員和造船工匠則來自西頓、阿瓦德和比布魯斯。總之,提爾人的貿易網絡幾乎覆蓋了整個近東地區和地中海地區。

就其全部的貿易活動而言,腓尼基人并沒有壟斷地中海的貿易。關于希臘人(可能也包括塞浦路斯人)等其他商人的活動,最重要的證據來自阿爾米納,它位于今敘利亞與土耳其邊界線正北方的奧龍特斯河河口,是一個中立的貿易中心。Polanyi, “Ports of Trade in Early Societies, ” 30, 33.這個港口可能是只能供人們登陸的一片海灘,在公元前12世紀時一直處于泛濫區,直到后來腓尼基人使之復興。許多人相信,阿爾米納是黎凡特地區第一個希臘人經常光顧的港口。因此人們也相信,東方的金屬加工技術、宗教、文學和文字等是由此傳入希臘世界的。在那里發現了最早的希臘陶器(公元前800年),似乎是希臘商人的一個匯聚之地,其中許多商人來自“以其船只而聞名”的埃維厄島。Evelyn-White, “Homeric Hymns to Pythian Apollo, ” l.219(p. 341).同時,那里似乎也是鐵器時代的希臘第一波海外擴張的起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湖口县| 南陵县| 绥化市| 额济纳旗| 武夷山市| 娄烦县| 驻马店市| 岫岩| 通道| 东台市| 伊通| 黄浦区| 夏津县| 开原市| 松潘县| 莆田市| 海晏县| 久治县| 威信县| 道真| 洞口县| 平利县| 海安县| 合水县| 丹阳市| 通许县| 鄂州市| 堆龙德庆县| 荃湾区| 定襄县| 鹰潭市| 新河县| 哈尔滨市| 博白县| 油尖旺区| 巫山县| 蒙阴县| 织金县| 定襄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