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09評論

第1章 引子(1)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初秋,巴蜀利州。利州乃川蜀門戶之地,北臨棧道南通成都,毗鄰嘉陵江,西南更有劍門關天險,乃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南來北往水旱兩路的旅客匯集于此。尤其商賈之人,他們牽著馬隊結伴而行,滿載錦緞、柑橘、茶葉等特產,宛如條條彩帶縈繞這方水土;茶館酒肆鱗次櫛比,車水馬龍市井繁華……將近正午,恰是最熱鬧之時。芝麻胡餅、櫻桃(bìluó)、鮮肉餛飩、雞湯馎饦(bótuō),香溢撲鼻的攤棚伴著此起彼落的吆喝聲充盈著街市,羈旅閑游之人早已垂涎欲滴,討價還價生意紅火。

適時,街市以東快步走來一名道士,引得眾人紛紛觀瞧。漢魏以來道家興盛,李唐皇室更是視道教為華夏正教,在街上偶遇道士也非奇事,不過這位道長卻格外引人矚目。此人四旬左右,面龐白皙相貌偉岸,目若朗星炯炯有神,三綹長須垂至胸前;高綰牛心發纘,黃楊木簪別頂,身穿一襲玄色道袍,上繡陰陽八卦,腳下云履一塵不染;左手握鬃尾拂塵,右手拉著韁繩,牽著匹通體如雪的白馬,瀟灑飄逸舉止非凡。

路人見他仙風道骨紛紛揣測,若不是修行有成的仙長,便是哪個名山大觀的當家人。百姓主動給他讓路,更有虔誠信徒恭敬施禮。那道士卻不甚在意,只微微頷首,牽馬匆匆而過;轉眼行過兩條街巷來到一座閣樓前——這是利州最大的酒肆,青旗飄擺醇香撲鼻,此時勝友如云高朋滿座,喜風雅者操琴唱和,好賭博者雙陸樗蒲,高談豪飲好生熱絡。那道士并不進門,徘徊店外四下打量,見槽頭拴著匹毛色油亮的黑馬,不禁冷冷一笑,朝上喊道:“李賢弟!李賢弟!快出來,貧道討債來啦!”

哄笑聲中有個青衫男子快步奔下樓來。此人二十多歲,衣飾雖不出眾卻眉清目秀相貌堂堂,一張白凈溫婉的臉上略帶紅暈。他躥出酒家,一見道士連忙擺手:“袁兄切莫喊叫,店家知我欠債可不賒酒了。”

“哼!”姓袁的道士冷笑,“虧你還是官宦子弟,行事好生無賴。與我結伴同行,自己盤纏花光,占我便宜也罷,竟趁我睡熟偷我錢囊出來快活。羞也不羞!”

年輕男子卻不以為意,還與他玩笑:“道兄普濟眾生,舍些善財何妨?小弟一時不便,日后還你就是了。”

道士把手一攤:“拿錢來。”男子無奈,從懷中摸出錦囊塞到他手。道士掂了掂,道:“區區半日怎花去這么多?”

“方才遇見一西域胡商,有壺高昌葡萄酒,醇香四溢勾我饞蟲。我向他買,哪知他偏不賣。我見他好賭,便與他以錢財美酒為注比上一比,可惜賭運不佳,才贏他幾杯就把錢輸光了。”

“你可誤了大事!”道士頓足道,“此距京師路遠,盤纏花個精光,咱們怎去長安?”

年輕人抓耳撓腮:“若實在無法……只得勞您回成都家中再取些錢來花。”

道士白了他一眼:“好你個姓李的,坐擁一份殷實家產,不好好度日,卻來蜀中花我的錢,如意算盤打得不錯!”

“比得了袁兄你?”年輕人反唇道,“官位俸祿招手即來,偏偏辭官還鄉,綰起頭發假充道士,你撥的又是什么算盤?”

兩人四目相對,凝視片刻,卻不約而同地笑了。這長須道人其實并非真道士,此人姓袁名天罡,益州成都人士,祖上世代為官。他自幼喜讀詩書,通儒道兩家之學,隋時便已入仕,改朝換代后也曾當過縣令,官職不高名聲卻甚顯赫,皆因他有一門特殊的技藝——相面。據說無論何人但凡被袁天罡瞧上一眼,他便能斷出其人前程運道,當朝吏部尚書杜淹、諫議大夫韋挺等人早年都曾被他預言命將富貴,盡皆應驗,于是仕途中人慕名拜謁者趨之若鶩。但三年前他突然辭官歸隱,閉門謝客自稱修道,著實匪夷所思。

那年輕人也非泛泛之輩,他叫李淳風,岐州人。他父李播是前朝的高唐縣尉,不得志而出家為道,研修五行天文之學,自號黃冠子。李淳風耳濡目染,自幼酷愛道家之術,更兼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十幾歲時天文歷算的造詣便已青出于藍。兩年前他曾上書朝廷,直言當今推行的《戊寅歷》有誤,把太史令傅仁鈞等前輩駁得啞口無言,一時朝野轟動,朝廷為此要召其入朝授以官職。李淳風卻不應,反而離家云游,行蹤罕有人知。

無論隱居修道還是離家云游,其中玄機只他們自己清楚——大唐建立伊始,蕭墻之禍便已埋下。只因李淵掃平四海多賴其子李世民之力,征討隴西平滅薛仁杲,鏖戰河東大破劉武周,尤其虎牢關之戰,李世民圍城打援一舉消滅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強敵,就此奠定李唐統一大業。惜乎這位驍勇善戰的青年偏偏是李淵的次子,其長子李建成因宗法優勢居太子之位,即便李世民受封秦王、尚書令、天策上將,封邑多達三萬戶,終與皇位無緣。

秦王自恃有功心有不甘,欲爭儲君之位,而太子建成牢牢坐定分毫不讓,又有李淵第四子齊王李元吉黨附太子排擠秦王,雙方各拉攏謀臣勇將,明爭暗斗勢同水火。到后來竟然發展到秦王誣陷哥哥謀反、太子下毒欲害弟弟性命的地步,同母所生的親手足化作你死我活的仇讎。

李淵居天子之尊,既須恪守宗法又恐秦王功高震主,日漸偏袒太子。父子兄弟正紛亂難解之際,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皇宮玄武門發生驚天變故,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叛亂”未遂,同日殞命,兩府王孫盡受株連;三日后秦王成為新任太子,代父皇執政;兩個月后李淵禪讓太子,避位太上皇,李世民如愿以償登臨大寶——便是當今貞觀天子。

玄武門的真相朝廷晦而不宣,民間卻有流言,說當今圣上弒兄、殺弟、屠侄、囚父,喪盡天良奪來帝位,市井閑談雖不可盡信,卻只怕也有幾分實情。

天子得位不正乃是隱憂,況太子、齊王舊黨尚在,余波久久不息。益州都督竇軌公報私仇,趁機誅殺平素不睦的僚屬,幽州都督李璦被部下王君廓設計害死,涼州都督李幼良逃奔突厥未遂被殺,燕王羅藝叛亂敗亡,連突厥頡利可汗也趁機兵臨渭水向大唐勒索財貨……袁天罡、李淳風皆精明之輩,早預感朝局將亂,又都身懷相面、觀星等異能,唯恐卷入是非禍及家門,這才辭官的辭官、云游的云游,實是避禍之策。

所幸貞觀天子非隋煬帝那等暴君,皇位以逆取,卻知仁義守正,宣布天下和解,赦免兩府舊黨,還將建成心腹智囊魏征、王珪(guī)等授予高官,中樞重臣房玄齡、杜如晦、溫彥博、長孫無忌等也皆賢能之輩。新朝廷修文偃武,減省進貢,尊重佛道,安撫黎民,奪位余波漸漸平復。今歲關中干旱,天子親訪民間疾苦,有感蝗災嚴重,竟口吞蝗蟲,稱:“愿蝗蟲但食我心,勿害百姓!”

海晏河清民漸安樂,蟄隱之士又動仕宦之心,李淳風四方游歷恰至成都,因而尋到袁天罡,相邀共赴長安再謀事業,怎料一路上賞景觀花貪杯豪賭,從成都出發剛到利州就把盤纏花得一干二凈,倒叫袁天罡無可奈何,連聲責怪:“虧你能算伏羲八卦、古今歷法,竟逢賭必輸!”

“小弟再能推算,雙陸的骰子又豈由得我?”李淳風赧然愧笑,“全怪我多年賦閑秉性疏懶,貪圖玩樂誤了行程。求袁兄再取川資,這次一定專心趕路。”

袁天罡思忖良久,嘆道:“既已至此,也不便回去了,愚兄設法化緣便是。”

“難道你要沿街乞討求人布施?”“那倒不必。”袁天罡把拂塵別在腰間,馬背上取過行囊,翻找片刻,從中抽出份文書,“萬幸是在利州,不愁沒錢花。”李淳風接過端詳,原來是一份拜帖,上寫著久聞大名、懇請蒞臨之類的客套話,落款是“應國公、利州大都督武士彟(yuē)”。

一見這名字李淳風不禁露出一絲鄙夷的微笑——這武士彟乃并州文水人士,出身寒微,早年販賣木材為生,賺了些錢轉而投身仕途,在太原郡丞王威帳下當個小官。其時李淵任太原留守,謀劃舉義之事,武士彟攀龍附鳳,轉投其帳下隨之起事,雖未立什么大功,卻也算參與首義的元勛之一,受封應國公,頗受李淵寵信。李淵禪位后蜀地不穩,皆因原先的利州都督羅壽乃燕王羅藝之弟;羅藝本是割據幽燕的軍閥,迫于大勢奉土降唐,被李建成引為死黨。新皇登基召他入朝,羅藝心不自安決意反叛,陰謀敗露被部下擒殺,事連其弟,故朝廷處死羅壽,改派義安王李孝常任利州都督。哪知李氏宗親也靠不住,暗中圖謀叛亂,不但事關禁軍,還牽連到當今長孫皇后之兄長孫安業。李孝常受誅,朝廷才又把武士彟派到利州。

袁天罡苦笑道:“武士彟到任利州就曾請我去相面,我隱居避禍不愿蹚他的渾水。后來他又送拜帖意欲我回拜,我也置之不理。如今受賢弟拖累,只好去見他一面了。”

李淳風立時明白,訕笑道:“袁兄是想敷衍他幾句,好找他借些盤纏。這辦法甚妙,不過……姓武的這張臉可不易看啊!”李淳風也知相面的奧秘,固然相法之說玄而又玄,但看相實是看人。小者窺其言行舉止,大者探其道德學識,對付官宦之人更要洞察朝局走向才能言之鑿鑿。武士彟商賈出身,在關隴望族林立的朝廷里本就是異類,靠太上皇寵信才爬上來;如今世道大變,朝中要職皆昔日秦王府親信掌握,他身為前朝寵臣恐不樂觀。

袁天罡焉能不知?卻道:“武士彟雖出身低賤,文武不甚出眾,卻對上恭順,馭下謙和,實心任事頗能合眾,倒也稱得起安撫一方的上佳人選。況且利州乃蜀地門戶,何等沖要?當今圣上心智縝密,既然敢把他這非親非厚的人派來,還命其總管利、隆、始、靜、西、龍六州軍事,足見他謹慎本分,拜訪一下倒也無妨。”古來多少術士因相面算命壞了事,若非略知根底袁天罡也不敢貿然前往。

“也罷!”李淳風喬模喬樣扇了自己一記耳光,“全怪我花光了錢。開國功臣也好,木材販子也罷,只要肯掏錢便是個大善人。且去會他一會!”

利州都督府就在城北,兩人須臾便至,見門庭廣闊、院墻高筑、門旗飄擺、甲士伺衛,無不威嚴肅穆——都督領一方軍事,乃是三品大員;況乎武士彟代管六州,乃是大都督,又有國公爵位,更加非比尋常。離著老遠便有衛兵厲聲呵斥:“哪兒的野道士?來此做甚?”

袁天罡不慌不忙掏出信件交與衛士,衛士又轉遞守門兵長。那人識得都督筆墨印信,見長官措辭恭敬,自然不敢開罪,忙換了張笑臉降階相迎:“兩位持都督拜帖而來必是貴客,然事不湊巧,都督出巡隆州不在府內,實在抱歉。”

李淳風不禁皺眉:“不知何時能歸?”“早則明日,遲則后天。”

倘因公務而來還可叨擾,為了相面怎好逗留府衙?有心不圖這筆錢財,回轉成都又耽誤時日。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袁天罡只得悉心囑托:“我等暫居城東驛店,都督若回你且稟報,就說山野之士袁天罡、李淳風聯袂來訪。”他心里撥弄小算盤,武士彟回府之日若知他身在利州必定遠接高迎延請入府,總勝于老著臉皮再來。

兵長諾諾應允。兩人無可奈何牽馬而去,不禁相對苦笑——幾文銅板不夠住店,附近又無寺觀,恐怕要與店家啰唣賒賬了。垂頭喪氣離去,未轉過街角忽聽背后有人喊嚷:“二位高人慢行!”回頭觀看,見那兵長又追了上來,滿臉堆笑謙恭至極:“卑職不曉事,方才慢待貴客了。我已稟報我家主母,夫人也素知兩位大名,懇請相見。”說罷搶過馬韁繩,點頭哈腰請他們回去。

南北朝以來風俗漸改,女子已不似兩漢那般緊守閨門,一家主婦爭訟曲直、造請逢迎、代子求官、為夫訴屈無所不為。北魏文明太后掌國二十載,隋之孤獨皇后與文帝共襄國政,本朝平陽公主招兵買馬鏖戰關中,誰人不知“娘子軍”大名?女子連戰場都上得,登堂見客更不稀奇。可眼下卻是丈夫不在,婦人把倆大男人請到家做客,不免有些尷尬。李淳風小聲咕噥:“這位國公夫人也真不一般。”

袁天罡道:“你不知此中緣故?武士彟之妻非等閑之輩,乃前隋宗室之女。”

李淳風大為詫異:“弘農楊氏怎配與武家?”自魏文帝曹丕始建九品中正,門第觀念根深蒂固,非但仕宦要看家族出身,婚配也越發講究門當戶對,高門不配小戶。其時有“五姓七望”之說,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皆頭等的高門大戶,仕宦中人若娶這五姓之妻乃榮耀之事。稍遜這幾族的還有弘農楊氏、京兆韋氏、京兆杜氏、河東柳氏、河東裴氏、蘭陵蕭氏、瑯琊王氏等,以及鮮卑貴族漢化改姓的元氏、長孫氏、宇文氏、獨孤氏、竇氏、高氏、陸氏等。

其實隋楊宗室出身于北魏邊鎮,楊堅稱帝后往自家臉上貼金,自詡弘農楊氏,世人不敢反駁,久而久之也被視為弘農一脈。即便如此,文水的武家寒微小戶又出身商賈,怎會攀上這等名門?

袁天罡附在他耳畔娓娓道來——武士彟原有妻子,后在京為官,家眷留于家鄉,六年前原配夫人病逝,武士彟忙于公務,自始至終未回鄉理喪;太上皇感念他舍己為公,竟親自主婚,把隋朝觀王楊雄的侄女、始安侯楊達之女楊貞嫁給了他。

上架時間:2015-11-11 17:51:08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精河县| 观塘区| 腾冲县| 庄河市| 九寨沟县| 抚顺县| 准格尔旗| 大英县| 英吉沙县| 宿迁市| 鄂伦春自治旗| 和硕县| 蓬莱市| 曲阜市| 潜山县| 蒙城县| 鄱阳县| 安庆市| 浦城县| 龙游县| 娄烦县| 奇台县| 芦溪县| 邢台县| 儋州市| 云梦县| 永靖县| 元阳县| 乐亭县| 钟祥市| 仁布县| 盖州市| 双峰县| 敖汉旗| 黄骅市| 类乌齐县| 桐柏县| 小金县| 涞水县|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