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8-12-29 16:03:08
- 附錄 B
- 附錄 A
- 12.4.8 啟動網絡應用服務器
- 12.4.7 Portal基本屬性配置
- 12.4.6 加載初始數據
- 12.4.5 運行注冊文件
- 12.4.4 創建Portal數據庫
- 12.4.3 配置Portal實例
- 12.4.2 配置文件倉庫的路徑
- 12.4.1 配置數據庫
- 12.4 Portal的部署與應用
- 12.3.3 樹文件編寫
- 12.3.2 編寫AE邏輯
- 12.3.1 Schema數據類的建立
- 12.3 Portal開發
- 12.2 軟件安裝
- 12.1.3 系統組件
- 12.1.2 功能和特點
- 12.1.1 軟件簡介
- 12.1 SimManger軟件
- 第12章 基于SimManger的協同仿真初探
- 11.3.7 優化結果
- 11.3.6 優化方案
- 11.3.5 優化集成
- 11.3.4 邊界條件的建立
- 11.3.3 目標函數的建立
- 11.3.2 參數的確定
- 11.3.1 葉片模型
- 11.3 葉片的優化問題
- 11.2 Fluent與iSIGHT集成概述
- 11.1.4 Fluent軟件組成和功能
- 11.1.3 Fluent軟件的特點
- 11.1.2 Fluent軟件的起源與發展
- 11.1.1 Fluent軟件簡介
- 11.1 Fluent軟件
- 第11章 iSIGHT與Fluent的集成優化
- 10.2.5 優化算法選擇及結果監控
- 10.2.4 讀取目標函數
- 10.2.3 集成方法
- 10.2.2 設計變量的參數化
- 10.2.1 問題定義
- 10.2 iSIGHT集成RecurDyn實例
- 10.1 集成流程
- 第10章 iSIGHT與RecurDyn的集成優化
- 9.3.4 設置設計變量和目標函數
- 9.3.3 集成MATLAB腳本文件
- 9.3.2 定義變量
- 9.3.1 問題定義
- 9.3 集成Simulink模型優化
- 9.2.5 運行優化計算
- 9.2.4 設置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
- 9.2.3 集成MATLAB任務
- 9.2.2 定義變量
- 9.2.1 問題定義
- 9.2 iSIGHT集成MATLAB實例
- 9.1.3 集成優化的主要步驟
- 9.1.2 iSIGHT軟件的優點
- 9.1.1 軟件簡介
- 9.1 iSIGHT軟件
- 第9章 iSIGHT與MATLAB的集成優化
- 8.6.2 實例應用
- 8.6.1 接口介紹
- 8.6 將MATLAB中的線性系統導入AMESim
- 8.5 多個接口模塊的使用
- 8.4.4 運行聯合仿真
- 8.4.3 創建控制系統模型
- 8.4.2 創建AMESim模型
- 8.4.1 半主動懸架介紹
- 8.4 車輛半主動懸架的聯合仿真
- 8.3 共仿真與標準接口的區別
- 8.2.6 聯合仿真分析
- 8.2.5 求解器設置
- 8.2.4 將模型導入Simulink中
- 8.2.3 模型編譯
- 8.2.2 創建接口模塊
- 8.2.1 創建AMESim模型
- 8.2 飛行控制系統的聯合仿真
- 8.1.2 軟件環境設置
- 8.1.1 聯合仿真的主要步驟
- 8.1 介紹及主要步驟
- 第8章 AMESim與MATLAB/Simulink聯合仿真
- 7.3.6 運行聯合仿真
- 7.3.5 創建GSE
- 7.3.4 定義輸入/輸出狀態變量
- 7.3.3 建立ADAMS模型
- 7.3.2 模型準備
- 7.3.1 軟件設置
- 7.3 用ADAMS作為仿真主界面進行仿真
- 7.2.8 運行仿真
- 7.2.7 聯合仿真模型參數設置
- 7.2.6 導入ADAMS模型
- 7.2.5 創建AMESim模型
- 7.2.4 導出模型
- 7.2.3 定義模型的輸入/輸出
- 7.2.2 ADAMS建模及模型確認
- 7.2.1 問題定義
- 7.2 用AMESim作為仿真主界面進行仿真
- 7.1.3 需要注意的問題
- 7.1.2 接口準備
- 7.1.1 接口介紹
- 7.1 ADAMS與AMESim接口
- 第7章 ADAMS與AMESim聯合仿真
- 6.3.9 運行聯合仿真
- 6.3.8 連接RecurDyn與MATLAB
- 6.3.7 導出ReurDyn模型
- 6.3.6 定義輸入/輸出接口
- 6.3.5 在RecurDyn中搭建車輛動力學模型
- 6.3.4 控制系統模型
- 6.3.3 汽車縱向動力學模型
- 6.3.2 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原理
- 6.3.1 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
- 6.3 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聯合仿真
- 6.2 RecurDyn與MATLAB聯合仿真的主要步驟
- 6.1 RecurDyn與MATLAB接口介紹
- 第6章 RecurDyn與MATLAB聯合仿真
- 5.4.5 聯合仿真分析
- 5.4.4 在MATLAB/Simulink中導入ADAMS模型
- 5.4.3 導出ADAMS模型
- 5.4.2 定義輸入變量
- 5.4.1 建立ADAMS動力學模型
- 5.4 倒立擺控制問題的聯合仿真方法
- 5.3 單級倒立擺的控制問題
- 5.2.2 使用ADAMS/Controls基本步驟
- 5.2.1 ADAMS/Controls介紹
- 5.2 ADAMS/Controls模塊
- 5.1 機械與控制系統聯合仿真介紹
- 第5章 ADAMS與MATLAB聯合仿真
- 4.3.5 仿真結果分析
- 4.3.4 RecurDyn離心力校正求解
- 4.3.3 ANSYS離心力校正
- 4.3.2 RecurDyn動力學建模
- 4.3.1 ANSYS有限元建模
- 4.3 ANSYS與RecurDyn聯合仿真方法
- 4.2 齒輪離心力補正問題
- 4.1 ANSYS與RecurDyn聯合仿真介紹
- 第4章 ANSYS與RecurDyn聯合仿真
- 3.3.7 簡單誤差分析
- 3.3.6 后處理結果輸出
- 3.3.5 在ADAMS中建立Flex體模型
- 3.3.4 在ADAMS中讀入模態中性文件
- 3.3.3 ANSYS/ADAMS接口文件生成
- 3.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3.1 問題定義
- 3.3 機器人柔性臂分析實例
- 3.2 ANSYS/ADAMS聯合仿真基本步驟
- 3.1.2 基本原理
- 3.1.1 ADAMS柔性分析模塊介紹
- 3.1 剛柔耦合動力學介紹
- 第3章 基于ADAMS與ANSYS的剛柔耦合動力學仿真
- 2.5.2 AMESim的特點
- 2.5.1 AMESim軟件簡介
- 2.5 AMESim軟件介紹
- 2.4.2 基本分析步驟
- 2.4.1 ANSYS軟件簡介
- 2.4 ANSYS軟件介紹
- 2.3.3 RecurDyn軟件的特點
- 2.3.2 RecurDyn的產品模塊
- 2.3.1 RecurDyn軟件簡介
- 2.3 RecurDyn軟件介紹
- 2.2.2 ADAMS軟件的組成
- 2.2.1 ADAMS軟件簡介
- 2.2 ADAMS軟件介紹
- 2.1.4 Simulink簡介及特點
- 2.1.3 MATLAB功能特點
- 2.1.2 MATLAB/Simulink功能簡介
- 2.1.1 MATLAB的發展歷程和影響
- 2.1 MATLAB軟件介紹
- 第2章 常用分析軟件介紹
- 1.3.2 聯合仿真的主要方式
- 1.3.1 聯合仿真技術的產生及其內涵
- 1.3 聯合仿真技術
- 1.2.4 計算機仿真的發展趨勢
- 1.2.3 計算機仿真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
- 1.2.2 計算機仿真的發展現狀
- 1.2.1 仿真的分類
- 1.2 仿真技術及其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
- 1.1.3 機電系統的現代設計方法
- 1.1.2 機電系統的發展
- 1.1.1 機電系統的組成
- 1.1 機電系統
- 第1章 緒論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緒論
- 1.1 機電系統
- 1.1.1 機電系統的組成
- 1.1.2 機電系統的發展
- 1.1.3 機電系統的現代設計方法
- 1.2 仿真技術及其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
- 1.2.1 仿真的分類
- 1.2.2 計算機仿真的發展現狀
- 1.2.3 計算機仿真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
- 1.2.4 計算機仿真的發展趨勢
- 1.3 聯合仿真技術
- 1.3.1 聯合仿真技術的產生及其內涵
- 1.3.2 聯合仿真的主要方式
- 第2章 常用分析軟件介紹
- 2.1 MATLAB軟件介紹
- 2.1.1 MATLAB的發展歷程和影響
- 2.1.2 MATLAB/Simulink功能簡介
- 2.1.3 MATLAB功能特點
- 2.1.4 Simulink簡介及特點
- 2.2 ADAMS軟件介紹
- 2.2.1 ADAMS軟件簡介
- 2.2.2 ADAMS軟件的組成
- 2.3 RecurDyn軟件介紹
- 2.3.1 RecurDyn軟件簡介
- 2.3.2 RecurDyn的產品模塊
- 2.3.3 RecurDyn軟件的特點
- 2.4 ANSYS軟件介紹
- 2.4.1 ANSYS軟件簡介
- 2.4.2 基本分析步驟
- 2.5 AMESim軟件介紹
- 2.5.1 AMESim軟件簡介
- 2.5.2 AMESim的特點
- 第3章 基于ADAMS與ANSYS的剛柔耦合動力學仿真
- 3.1 剛柔耦合動力學介紹
- 3.1.1 ADAMS柔性分析模塊介紹
- 3.1.2 基本原理
- 3.2 ANSYS/ADAMS聯合仿真基本步驟
- 3.3 機器人柔性臂分析實例
- 3.3.1 問題定義
- 3.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3.3 ANSYS/ADAMS接口文件生成
- 3.3.4 在ADAMS中讀入模態中性文件
- 3.3.5 在ADAMS中建立Flex體模型
- 3.3.6 后處理結果輸出
- 3.3.7 簡單誤差分析
- 第4章 ANSYS與RecurDyn聯合仿真
- 4.1 ANSYS與RecurDyn聯合仿真介紹
- 4.2 齒輪離心力補正問題
- 4.3 ANSYS與RecurDyn聯合仿真方法
- 4.3.1 ANSYS有限元建模
- 4.3.2 RecurDyn動力學建模
- 4.3.3 ANSYS離心力校正
- 4.3.4 RecurDyn離心力校正求解
- 4.3.5 仿真結果分析
- 第5章 ADAMS與MATLAB聯合仿真
- 5.1 機械與控制系統聯合仿真介紹
- 5.2 ADAMS/Controls模塊
- 5.2.1 ADAMS/Controls介紹
- 5.2.2 使用ADAMS/Controls基本步驟
- 5.3 單級倒立擺的控制問題
- 5.4 倒立擺控制問題的聯合仿真方法
- 5.4.1 建立ADAMS動力學模型
- 5.4.2 定義輸入變量
- 5.4.3 導出ADAMS模型
- 5.4.4 在MATLAB/Simulink中導入ADAMS模型
- 5.4.5 聯合仿真分析
- 第6章 RecurDyn與MATLAB聯合仿真
- 6.1 RecurDyn與MATLAB接口介紹
- 6.2 RecurDyn與MATLAB聯合仿真的主要步驟
- 6.3 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聯合仿真
- 6.3.1 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
- 6.3.2 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原理
- 6.3.3 汽車縱向動力學模型
- 6.3.4 控制系統模型
- 6.3.5 在RecurDyn中搭建車輛動力學模型
- 6.3.6 定義輸入/輸出接口
- 6.3.7 導出ReurDyn模型
- 6.3.8 連接RecurDyn與MATLAB
- 6.3.9 運行聯合仿真
- 第7章 ADAMS與AMESim聯合仿真
- 7.1 ADAMS與AMESim接口
- 7.1.1 接口介紹
- 7.1.2 接口準備
- 7.1.3 需要注意的問題
- 7.2 用AMESim作為仿真主界面進行仿真
- 7.2.1 問題定義
- 7.2.2 ADAMS建模及模型確認
- 7.2.3 定義模型的輸入/輸出
- 7.2.4 導出模型
- 7.2.5 創建AMESim模型
- 7.2.6 導入ADAMS模型
- 7.2.7 聯合仿真模型參數設置
- 7.2.8 運行仿真
- 7.3 用ADAMS作為仿真主界面進行仿真
- 7.3.1 軟件設置
- 7.3.2 模型準備
- 7.3.3 建立ADAMS模型
- 7.3.4 定義輸入/輸出狀態變量
- 7.3.5 創建GSE
- 7.3.6 運行聯合仿真
- 第8章 AMESim與MATLAB/Simulink聯合仿真
- 8.1 介紹及主要步驟
- 8.1.1 聯合仿真的主要步驟
- 8.1.2 軟件環境設置
- 8.2 飛行控制系統的聯合仿真
- 8.2.1 創建AMESim模型
- 8.2.2 創建接口模塊
- 8.2.3 模型編譯
- 8.2.4 將模型導入Simulink中
- 8.2.5 求解器設置
- 8.2.6 聯合仿真分析
- 8.3 共仿真與標準接口的區別
- 8.4 車輛半主動懸架的聯合仿真
- 8.4.1 半主動懸架介紹
- 8.4.2 創建AMESim模型
- 8.4.3 創建控制系統模型
- 8.4.4 運行聯合仿真
- 8.5 多個接口模塊的使用
- 8.6 將MATLAB中的線性系統導入AMESim
- 8.6.1 接口介紹
- 8.6.2 實例應用
- 第9章 iSIGHT與MATLAB的集成優化
- 9.1 iSIGHT軟件
- 9.1.1 軟件簡介
- 9.1.2 iSIGHT軟件的優點
- 9.1.3 集成優化的主要步驟
- 9.2 iSIGHT集成MATLAB實例
- 9.2.1 問題定義
- 9.2.2 定義變量
- 9.2.3 集成MATLAB任務
- 9.2.4 設置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
- 9.2.5 運行優化計算
- 9.3 集成Simulink模型優化
- 9.3.1 問題定義
- 9.3.2 定義變量
- 9.3.3 集成MATLAB腳本文件
- 9.3.4 設置設計變量和目標函數
- 第10章 iSIGHT與RecurDyn的集成優化
- 10.1 集成流程
- 10.2 iSIGHT集成RecurDyn實例
- 10.2.1 問題定義
- 10.2.2 設計變量的參數化
- 10.2.3 集成方法
- 10.2.4 讀取目標函數
- 10.2.5 優化算法選擇及結果監控
- 第11章 iSIGHT與Fluent的集成優化
- 11.1 Fluent軟件
- 11.1.1 Fluent軟件簡介
- 11.1.2 Fluent軟件的起源與發展
- 11.1.3 Fluent軟件的特點
- 11.1.4 Fluent軟件組成和功能
- 11.2 Fluent與iSIGHT集成概述
- 11.3 葉片的優化問題
- 11.3.1 葉片模型
- 11.3.2 參數的確定
- 11.3.3 目標函數的建立
- 11.3.4 邊界條件的建立
- 11.3.5 優化集成
- 11.3.6 優化方案
- 11.3.7 優化結果
- 第12章 基于SimManger的協同仿真初探
- 12.1 SimManger軟件
- 12.1.1 軟件簡介
- 12.1.2 功能和特點
- 12.1.3 系統組件
- 12.2 軟件安裝
- 12.3 Portal開發
- 12.3.1 Schema數據類的建立
- 12.3.2 編寫AE邏輯
- 12.3.3 樹文件編寫
- 12.4 Portal的部署與應用
- 12.4.1 配置數據庫
- 12.4.2 配置文件倉庫的路徑
- 12.4.3 配置Portal實例
- 12.4.4 創建Portal數據庫
- 12.4.5 運行注冊文件
- 12.4.6 加載初始數據
- 12.4.7 Portal基本屬性配置
- 12.4.8 啟動網絡應用服務器
- 附錄 A
- 附錄 B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8-12-29 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