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宋朝卷·導讀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后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歷史上稱為北宋。
北宋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手工業生產有了顯著的進步,而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是顯著的。火藥兵器的出現,羅盤針在航海上的使用,畢昇活字印刷的新創造,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它們對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北宋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是在急劇發展,這些矛盾加速了北宋王朝的內部危機,于是出現了范仲淹、王安石的變法,也出現了一批立志改革的改革家。雖然這些改革不可能挽救北宋封建專制主義的腐朽統治,但它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
北宋末,女真貴族的騎兵,利用北宋王朝內部的深刻危機,于公元1127年進入汴京,北宋王朝遭到覆滅。宋高宗趙構倉皇逃跑到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權。于是從此以后,我國出現了南北對立的宋、金兩個政權。
兩宋時期的尖銳、持續不斷的民族矛盾,孕育了一大批抗遼、抗金、抗元的愛國將領,李綱、宗澤、岳飛、文天祥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為保家衛國的正義事業作出了貢獻。
南宋王朝于1279年滅亡,兩宋共維持了320年。
宋代是詞的鼎盛時代,繁花似錦,作者如林。宋代詞人把這種原先被人視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藝術形式,運用到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北宋蘇軾以大膽革新的精神,為詞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道路;南宋辛棄疾在蘇詞革新的基礎上,進一步用詞來抒寫政治情懷,表現自己愛國抗金的事情,促使宋詞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其他詞人,如本卷中所提到的歐陽修、李清照、陸游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兩宋時期,史學家和思想家也不缺乏其人,錄選本卷的《資治通鑒》主編司馬光與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就是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