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宋朝創辦女學堂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科場驚變
“騙子!你這個十足的大騙子!“
我蘇眉跪在大殿中央,感受到滿朝文武射向我的目光如同無數把利劍。說真的,若目光能殺人,我已經被千刀萬剮十七八遍了。
大殿上的氣氛凝重得能聽見太監吞口水的聲音——那聲音宛如秋蟬臨死前的低鳴,不祥至極。皇帝宋仁宗手指輕敲龍椅扶手,眼中除了理所應當的怒火外,還藏著一絲我完全看不懂的興味。這就好比赴刑場途中發現劊子手在對你暗送秋波——令人不安又困惑。
殿角擺著一面青銅大鏡,我余光瞥見自己狼狽的身影——女子的面容,男子的衣冠,如此荒謬的組合,卻也是我過去數月的日常裝扮。此刻那鏡中人影顯得格外諷刺,仿佛在無聲地嘲笑我的不自量力。
“我大宋朝堂何時淪落至此,竟讓一個女子假冒男兒身混入科舉考場,還得了狀元?“丞相李青山捋著胡須,聲音尖銳得仿佛筆尖劃過竹簡。
滿朝嘩然,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有人憤怒,有人驚訝,更多的是看好戲的神情,仿佛我是個千年難遇的怪物,適合放進酒樓里當談資。
這一切還要從三個月前說起。那時的我,只是個渴望知識的寒門女子。家父雖是落第舉人,卻不拘禮教,讓我讀了不少典籍。他常說:“女兒啊,你比那些紈绔子弟聰明十倍,可惜生不逢時,否則定能考取功名。“
這句話深深烙在我心中。每當看到那些目不識丁卻能憑借男兒身份高坐講堂的少年,我心中的不甘就如野草般瘋長。憑什么?憑什么胸前多兩兩肉,腿間少一根柱,命運就天差地別?
父親去世后,留下滿屋書籍和一句臨終囑托:“眉兒,莫要甘于平凡。“
也就是那時,大膽的念頭在我腦中生根發芽:女扮男裝,參加科舉。
計劃周密,準備充分,應考時文思泉涌,竟一舉奪魁。誰知在殿試中,一位曾與父親相識的老學究認出了我,當場揭發。
現在,我跪在這金鑾殿上,等待著審判。
宋仁宗挑了挑眉,似乎被我的坦率取悅。他將手一抬,殿內立刻安靜下來。
“說說看,為何要女扮男裝參加科舉?“宋仁宗問道,語氣中的怒意已減輕幾分,多了幾分好奇。
我深吸一口氣,迎視著銅鏡中自己蒼白卻倔強的臉:“回陛下,我自幼嗜讀詩書,家父雖是寒門,卻不拘禮教,讓我讀了不少典籍。而我之所以女扮男裝......“
我停頓片刻,直視宋仁宗的眼睛,“是因為我想證明,治國平天下,不分男女。“
此言一出,大殿上先是一片寂靜,隨后爆發出哄堂大笑,就像我講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荒謬!“
“笑話!“
“女子無才便是德!“各種譏諷聲此起彼伏。
我站在那里,面無表情地想:這些老學究的反應真是可預測得如同春日之后必然是夏。我仿佛已經看到他們回家后對著自己八歲小孫女說“你看,這就是為什么女孩子不能讀太多書“的樣子。
就在這時,殿內一位年輕的男子走上前來。我注意到了他——面容清俊,目光如刀,一身紫袍,顯然是位高官。
“陛下,“他行禮道,聲音冷冽如寒冬臘月的冰雪,“此女狡辯成性,混淆是非。女子本就不該參與科舉,更不該妄談治國平天下。數千年禮制豈容她一人破壞?望陛下明察,嚴懲此女,以正視聽。“
我看著他,心中暗自嘲諷:又是一個被禮教束縛的聰明人,可惜了那副不凡的才智。
宋仁宗聽完,目光在我與那紫袍男子之間游移,似在思索什么。
“晏愛卿言之有理,“宋仁宗緩緩說道,“確實,女子參與科舉無先例可循。然......“
他停頓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光芒,“然此女既有如此才學,若就此處死,豈非可惜?“
李青山立刻抗議:“陛下,律法不可廢,禮法不可棄。此女欺君之罪罄竹難書,若不嚴懲,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宋仁宗沉吟不語,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我在緊張中注意到,那位名為晏愛卿的紫袍男子正專注地看著我,眼神中除了驚訝和輕蔑外,還隱藏著一絲我無法解讀的復雜情緒,仿佛在確認什么。那雙漆黑深邃的眼睛,竟讓我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如同在某處曾經照過面。
“眼下處置此事,朕還要從長計議。“宋仁宗最終說道,“先將她押下去,待朕考慮清楚后再做定奪。“
就這樣,我被帶出了大殿,關進了宮中一處偏僻的院落,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走出大殿時,我再次看向那面青銅大鏡,鏡中的我雖衣冠不整,狼狽至極,但眼神依然倔強如昔。
無論結局如何,我都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因為在這短短幾個月里,我已經證明了一件事:女子若有機會,同樣能夠在學問上出類拔萃。
而這,或許就是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