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冷公子
- 我在宋朝創(chuàng)辦女學(xué)堂
- 周家靈燕
- 2355字
- 2025-05-17 01:05:38
晏殊站在青竹林邊,望著遠處的女相府,神情復(fù)雜。
自從那個女子被冊封為“鏡中女相“,朝中上下議論紛紛,有人驚訝,有人反對,更多的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tài)。但晏殊知道,這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個可能引發(fā)巨變的開端。
“女子為官,成何體統(tǒng)?“他低聲自語,眉頭緊鎖。
一陣風(fēng)吹過,竹林沙沙作響,仿佛在回應(yīng)他的疑問。
自幼,晏殊就被教導(dǎo)要遵循禮法,尊重傳統(tǒng)。身為禮部侍郎,維護禮制更是他的職責(zé)所在。蘇眉的出現(xiàn),無疑是對這一切的挑戰(zhàn)。
但讓他更加煩躁的是,每次與那女子交談,他心中總會泛起莫名的悸動。那雙清澈而堅定的眼睛,那份才思敏捷的氣質(zhì),都讓他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人——他那早逝的妹妹。
晏素,一個同樣聰明過人卻因才華橫溢而命途多舛的女子。她十四歲能寫一手好文章,精通詩詞歌賦,但正是這些才華,讓她不甘于普通女子的命運。最終,她為了追求所謂的“自由“,離家出走,隨一商人遠走他鄉(xiāng),再無音訊。
父親因此郁郁而終,母親也因思女成疾,不久辭世。這段家族悲劇,成了晏殊心中永遠的傷痛。
也正因如此,他對女子讀書明理一事格外敏感。在他看來,女子一旦有了才華和見識,就會心生不滿,試圖突破禮教的束縛,最終釀成悲劇。
蘇眉的出現(xiàn),無疑觸動了他心中這道未愈的傷疤。
“晏大人,在此沉思何事?“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晏殊回頭,只見蘇眉站在不遠處,手持一卷書簡,一臉好奇地看著他。
“蘇女相,“晏殊收起思緒,恢復(fù)了往日的冷靜,“閑來散步,無意中至此。女相為何在此?“
“我在整理一些案件卷宗,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看看。“蘇眉舉了舉手中的書簡,“沒想到遇見了晏大人。“
晏殊看了一眼她手中的卷宗:“女相處理案件,倒是認真。“
“這是我的職責(zé)所在。“蘇眉微笑道,“晏大人可愿同行一段?我正好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晏殊略一沉吟,點頭道:“可以。“
兩人并肩走在幽靜的宮道上,初春的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
“晏大人,我想請教一個問題。“蘇眉開門見山,“為何對我如此排斥?僅僅因為我打破了女子不得為官的祖制嗎?“
晏殊眉頭一皺:“蘇女相直言不諱,倒是坦率。“
“既是同朝為官,何須遮遮掩掩?若有不解之處,不如直接問清楚。“
晏殊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女相可知,禮法之設(shè),自有其道理。男主外,女主內(nèi),各司其職,方能天下太平。若人人如你般打破規(guī)則,社會秩序豈不大亂?“
蘇眉不急不緩地反問:“那晏大人可曾想過,這所謂的'規(guī)則'是誰制定的?是天地自然之理,還是人為設(shè)定之規(guī)?若是后者,為何不能隨著時代變化而調(diào)整?“
晏殊哼了一聲:“典型的狡辯之詞。祖宗禮法,千百年來行之有效,豈是你我一己之見可以輕易改變的?“
“我并非要輕易改變什么,“蘇眉認真地說,“只是希望能夠探討一種可能——女子若有才學(xué),為何不能為國家社稷貢獻一份力量?難道僅僅因為性別,就要將半數(shù)國民的智慧埋沒?“
晏殊沉默不語,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的神色。
蘇眉察覺到了這一細微變化,繼續(xù)追問:“晏大人對女子才學(xué)如此敏感,想必有其原因。可是因為家中長輩的教誨,還是...有其他緣故?“
晏殊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痛楚,隨即恢復(fù)平靜:“蘇女相多慮了。我只是秉公執(zhí)言,無需過多揣測。“
話鋒一轉(zhuǎn),他問道:“聽說女相最近處理了一樁命案?“
蘇眉見他不愿多談,也不強求,順著話題道:“是的,一樁看似簡單的家庭糾紛,實則暗藏殺機。“
“哦?詳情如何?“
蘇眉簡要講述了案件經(jīng)過——一位新嫁媳婦疑因不堪婆家虐待而跳井身亡,但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真相另有隱情。
“令人驚訝的是,“她說道,“真兇竟是家中管家。他發(fā)現(xiàn)兒子與死者有私情,害怕事情敗露影響兒子前程,便將死者殺害,拋尸井中,偽裝成自盡。“
晏殊眉頭微皺:“此案頗為蹊蹺。女相是如何發(fā)現(xiàn)真相的?“
“細節(jié)決定成敗。“蘇眉平靜地說,“首先,死者衣物完好,若真是自盡,衣服不會如此整齊;其次,死者頸部有淤青,明顯是被扼喉后才落水;最重要的是,死者被發(fā)現(xiàn)時雙手緊握,這是溺水掙扎的自然反應(yīng),說明她死后才入水。“
晏殊不由點頭:“女相觀察入微,推理嚴密,確實不凡。“
“多謝晏大人夸獎。“蘇眉微微一笑,“對了,我近日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許多女子訴訟案件,背后往往是因為女子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若她們有基本的讀寫能力,或許能避免許多悲劇。“
晏殊神色一凜:“蘇女相是在暗示什么?“
“只是一個觀察。“蘇眉的聲音里帶著試探,“我在想,若能為女子設(shè)立一些簡單的學(xué)堂,教授基礎(chǔ)識字和技能,或許能改善她們的處境,減少糾紛。“
“休想!“晏殊語氣陡然變冷,“女子讀書只會惹禍生非。歷史上多少才女,最終不都因為才華橫溢而落得悲慘下場?這是在害她們!“
說到這里,他突然停住,似乎意識到自己失態(tài)了。
蘇眉敏銳地捕捉到了他話中的情緒波動:“晏大人似乎對此事格外敏感。是否...有什么個人經(jīng)歷?“
晏殊深吸一口氣,恢復(fù)了冷靜:“蘇女相多慮了。我只是從國家大局出發(fā),認為女子應(yīng)當(dāng)安守本分。“
說完,他拱手一禮:“時候不早,告辭。“
看著晏殊迅速離去的背影,蘇眉若有所思。這個表面冷峻的男人,內(nèi)心似乎藏著不為人知的傷痛。他對女子才學(xué)的敵意,恐怕不僅僅是守舊那么簡單。
或許,在合適的時機,她能找到打開晏殊心結(jié)的鑰匙。但眼下,更重要的是做好本職工作,通過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
回到女相府,蘇眉站在那面銅鏡前,看著鏡中的自己。短短幾日,她已經(jīng)處理了數(shù)起案件,初步贏得了一些宮人的尊重。但前路仍然艱難,尤其是在朝中重臣如晏殊這樣的人看來,女子為官仍是一種“異端“。
“晏殊啊晏殊,“她輕聲自語,“你的反對,究竟是出于信念,還是源于傷痛?“
銅鏡無言,只映照出她堅毅的面容和思索的眼神。
她決定,無論前路多么艱難,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為天下女子爭取更多的權(quán)益和機會。同時,也要找機會了解晏殊的過往,或許能夠找到化解他敵意的方法。
畢竟,改變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的看法,往往比說服一百個普通人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