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喜結良緣(上)

“那是趙小娘子的繡品,針法精湛,巧奪天工!““不,不,那是蘇小娘子的,你看那獨特的針腳,分明是江南風格!“

巾幗書院的百花大會上,兩位老婦人正在熱烈討論展臺上一幅精美的花鳥刺繡。我站在不遠處,看著各個展臺前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觀眾,心中涌起一陣欣慰。

這次百花大會是巾幗書院舉辦的第一次大型公開展示活動,展示學生們在各個領域的學習成果,包括詩詞、繪畫、刺繡、醫(yī)術、算學等。為了擴大影響,我們特意在京城最熱鬧的地段搭建了展臺,邀請市民自由參觀。

“女相,您看,好多人啊!“小嫣興奮地說,“我聽說有些人天不亮就來排隊了,就為了一睹巾幗書院的風采!“

我微笑點頭:“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讓更多人親眼看到女學的成果,比任何言辭都更有說服力。“

自從北方考察回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女學更好地融入社會,而非孤立存在。這次百花大會正是嘗試之一,目的是拉近女學與大眾的距離,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女學的理念。

正當我暗自欣慰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我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穿華服的中年男子正在一個展臺前大聲質問:

“你說這藥方是你自己配的?一個小姑娘,懂什么醫(yī)術?肯定是抄襲太醫(yī)院的方子!“

被指責的正是巾幗書院醫(yī)術班的優(yōu)秀學生張靈秀。面對指責,她沒有慌亂,而是冷靜地回應:“這確實是我根據《本草綱目》和師傅的教導,針對風寒咳嗽特別調配的方子。若先生不信,可以請?zhí)t(yī)院的官醫(yī)來鑒定。“

“哼,狂妄!“那男子冷笑道,“我便是太醫(yī)院的吳御醫(yī),專治風寒咳嗽多年。你這方子有多處錯誤,用在病人身上,輕則無效,重則害命!“

圍觀群眾一片嘩然。我趕緊上前,剛要開口,卻見張靈秀鎮(zhèn)定自若地說:

“吳御醫(yī)既然精通此道,不知可否指出小女子方子的錯誤之處?若確有不妥,學生定當虛心請教。“

這番得體的回應贏得了不少贊許的目光。吳御醫(yī)似乎沒料到一個小姑娘竟有如此氣度,一時語塞,然后指著方子上的幾味藥材,開始挑剔:

“這黃芩用量過大,會傷脾胃;這麻黃與桂枝不宜同用,會導致表里不和;還有這...“

張靈秀聽完,微微一笑:“吳御醫(yī)說得不錯,但恕學生直言,您可能忽略了這個方子的整體配伍。黃芩雖用量稍大,但配以甘草,可緩解其寒性;麻黃與桂枝同用,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正是為了既解表又溫里...“

她侃侃而談,言之有理,引經據典,在場眾人無不驚嘆。吳御醫(yī)的臉色從最初的輕蔑,漸漸變?yōu)轶@訝,最后竟露出贊許之色。

“沒想到,一個小姑娘竟有如此醫(yī)術造詣...“他喃喃自語,然后鄭重地向張靈秀拱手,“剛才是老夫以貌取人,多有得罪,還望姑娘見諒。這方子確實獨具匠心,老夫受教了。“

這一幕立刻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和關注。吳御醫(yī)的認可,無疑大大提升了巾幗書院在醫(yī)術方面的聲譽。

看到事情圓滿解決,我正準備離開,卻被人從背后叫住:“蘇女相!“

我轉身一看,竟是晏殊。他今日未著官服,而是一襲素色長衫,顯得儒雅隨和。

“晏大人今日也來觀展?“我有些驚訝,因為我以為他在朝中處理公務。

晏殊微微一笑:“太子特意放我半日假,讓我來看看百花大會的盛況。看來,成果相當不錯?“

“托太子的福,今日確實反響熱烈。“我環(huán)顧四周,人流如織,展臺前擠滿了人,“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女子在各個領域的才能,都感到驚訝和敬佩。“

晏殊點點頭:“這正是女學的價值所在。通過教育,讓女子的才華得以展現和認可,進而改變世人的觀念。“

我們一邊交談,一邊在各個展臺間穿行,欣賞學生們的作品。每到一處,都能看到觀眾的驚嘆和贊美,這是對巾幗書院最好的肯定。

在詩詞展臺前,我們遇到了幾位翰林學士。他們正在評價一首題為《春曉》的五言律詩,稱贊其意境清新,格律工整。

“這首詩居然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所作?“一位翰林學士驚訝地說,“若放在童子科考試中,也足以名列前茅啊!“

另一位學士附和道:“正是此理。看來女子的文學天賦,絲毫不遜于男子。只是以往缺乏機會展示罷了。“

聽到這些話,晏殊神色復雜地看了我一眼,低聲道:“記得當初,我也曾質疑過女子讀書的價值,認為是無用之舉。如今看來,是我目光短淺了。“

我微笑回應:“能改變看法,需要的是勇氣和智慧。晏大人正是有此二者,才能從最初的反對者變成今日的支持者。“

晏殊似乎被我的話觸動,神情變得柔和起來:“謝謝你這樣說。不過,改變我看法的,不僅是這些女學生的才華,更是你的堅持和勇氣。是你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看到了世界可以不只是幾千年來的那個樣子。“

這番話語如春風拂面,讓我一時不知如何回應。好在此時有位觀眾前來詢問展品,解了我的窘境。

百花大會持續(xù)了三天,吸引了數千名觀眾,遠超預期。展會結束后,太子召見了我和晏殊,聽取匯報。

“陛下,此次百花大會反響熱烈,不少人改變了對女學的看法。“我恭敬地說,“特別是看到那些女學生在醫(yī)術、算學等實用領域的才能后,更多人認識到了女學的實際價值。“

太子滿意地點頭:“這正是朕所期望的。女學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才女,更是為了提升女子的地位和價值,讓她們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身潛能,服務家庭和社會。“

晏殊補充道:“此外,這次活動還吸引了不少家長前來咨詢,希望將女兒送入巾幗書院學習。目前已有近百人報名,我們正在進行篩選。“

“很好。“太子高興地說,“女學的種子已經開始在更廣泛的土壤中生根發(fā)芽。接下來,朕期待看到它開花結果。“

離開皇宮,我和晏殊并肩而行。夕陽西下,將我們的身影拉得很長,交織在一起,如同我們共同追求的事業(yè)。

“有件事我一直想問,“晏殊突然開口,聲音有些猶豫,“你為何選擇了女學這條路?明知阻力重重,前路艱難,卻依然堅持不懈。“

我望著遠處的落日,思緒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或許是因為我親身經歷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我的父親原本是個落第舉人,但他不拘禮教,教我讀書識字。正是這些知識,讓我在父親去世后能夠自立,甚至有勇氣女扮男裝參加科舉。“

“我始終相信,知識不應該是任何人的特權,而應該是每個人的權利。女子若有知識,不僅能夠改善自己的處境,還能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影響整個家庭和社會。“

晏殊安靜地聽著,目光中滿是欽佩:“這份堅持和信念,令人敬佩。“

他頓了頓,似乎在猶豫是否要繼續(xù)說下去,最后還是開口了:“蘇女相,我有個私人請求,不知當講不當講?“

“晏大人但說無妨。“

晏殊深吸一口氣,神情變得鄭重:“今日過后,可否不必再稱我為'晏大人',而直呼我的名字?我也想直接稱呼你為'蘇眉',而非'蘇女相'。“

這個請求讓我略感意外,但并不排斥。我們共事已久,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同僚關系,成為并肩作戰(zhàn)的伙伴。更何況,私下以名相稱,本就是表示親近的方式。

“晏殊,我答應你的請求。“我微笑著說,“從今日起,私下場合,我們以名相稱。“

晏殊臉上頓時綻放出笑容,眼中閃爍著愉悅的光芒:“謝謝你...蘇眉。“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似乎這個簡單的稱呼對他意味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性。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氣氛變得輕松而親密。不知是否因為稱呼的改變,我忽然感到晏殊的存在更加鮮明,不再只是一個官銜和身份,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你知道嗎?“晏殊突然笑著說,“今天那個醫(yī)術展臺上的對峙,其實是我安排的。“

“什么?“我驚訝地看著他,“你是說,那個吳御醫(yī)......“

晏殊點點頭:“他是我的故交,醫(yī)術確實很好,但也有些固執(zhí)己見。我故意請他來挑戰(zhàn),就是想看看我們的學生是否真有實力。結果證明,她們不僅有實力,還有應對挑戰(zhàn)的智慧和氣度。“

我哭笑不得:“你這是在考驗我們?“

“與其說是考驗,不如說是創(chuàng)造機會。“晏殊解釋道,“通過這種公開的辯論和認可,遠比我們自己宣傳更有說服力。現在,全京城都在傳巾幗書院的女醫(yī)有多厲害,連太醫(yī)院的御醫(yī)都自嘆不如。“

我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高明的策略:“好吧,這次就原諒你的'考驗'。不過下次再有類似安排,還請?zhí)崆案嬷獾梦掖胧植患啊!?

晏殊爽快地答應了,然后話鋒一轉:“對了,我想邀請你明日到我家賞梅,順便商討下一步的女學推廣計劃。你看可好?“

“賞梅?“我有些意外,“現在正是梅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家有梅園?“

“我祖父當年在城南置了一處宅院,院中有一片梅林,品種繁多。每到此時,滿園飄香,甚是美麗。“晏殊說著,眼中流露出對家族傳統的自豪,“一直想請你去看看,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這個邀請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們私交日漸親近,工作也需要經常討論,去他家商談公事并不奇怪。只是這“賞梅“的名義,似乎又超出了純粹公事的范疇。

看我遲疑,晏殊補充道:“若覺得不便,可帶上小嫣或其他侍女同行。我家中自有長輩在,不會有人閑話。“

想了想,我點頭應允:“好,明日午后我去赴約。“

次日,我按約來到晏府。這是一座典型的官宦之家,不算奢華,但處處透著雅致和書香氣息。門口的老仆引我穿過正廳和回廊,來到后院的梅園。

梅園不大,但布局精巧,數十株不同品種的梅花錯落有致地種植其中,有的已經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遠遠望去,如云似雪,美不勝收。

“眉兒,你來了。“晏殊從亭子里走出來迎接我。他今日一身月白色長衫,襯著身后的梅花,整個人如同從畫中走出來的一般。

“晏殊,“我輕聲回應,有些不適應這個親密的場合,“你家的梅園果然名不虛傳,美極了。“

“過獎。這些梅花大多是祖父所植,我不過是守護而已。“晏殊謙虛地說,然后邀我入亭小坐。

亭中早已備好茶點,一位年長的婦人正在泡茶。見我們進來,她起身行禮:“這位就是蘇女相吧?久仰大名,今日得見,果然氣度不凡。“

晏殊介紹道:“這是我的姑母,自幼照顧我長大。姑母,這位就是我常提起的蘇眉。“

“常提起?“我好奇地看著晏殊。

姑母笑道:“是啊,這孩子近來一回家就提起蘇女相如何才華橫溢,如何有勇有謀,我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晏殊有些尷尬,輕輕咳嗽了一聲:“姑母,您莫要打趣我。眉兒是來商討女學事宜的,您看茶好了嗎?“

姑母意味深長地看了我們一眼,笑而不語,只是將茶奉上,然后識趣地離開了亭子,留給我們私人空間。

“你姑母很慈祥。“我輕聲說。

晏殊點頭:“姑母是我最親近的長輩。我父母早逝,是她將我撫養(yǎng)成人。她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天性善良開明,對女學的理念很是支持。“

“難怪你能從最初的反對轉變?yōu)橹С帧!拔一腥淮笪颍坝羞@樣的長輩影響,即使一時被世俗觀念所蒙蔽,終究會回歸本心。“

晏殊沉默片刻,然后認真地說:“不,最大的影響還是你。是你的堅持和勇氣,你對理想的執(zhí)著,還有你面對困難時的智慧和從容,這些都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觀念。“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直視著我的眼睛:“眉兒,我想告訴你一件事。“

“什么事?“

“我愛上你了。“晏殊的聲音堅定而清晰,“不是因為你的職位,不是因為你的才華,而是因為你這個人,你的全部。我知道這個告白來得突然,也許會讓你為難,但我必須說出來,否則我會后悔一生。“

我一時語塞,完全沒料到會在這樣的場合聽到這樣的告白。雖然我隱約感覺到晏殊對我的情感不同尋常,但沒想到他會如此直白地表達。

看我沉默,晏殊苦笑:“是不是太冒昧了?如果讓你感到不適,我道歉。“

“不,不是的。“我連忙說,“我只是...沒想到會是現在。“

“那么,你的回答是?“晏殊小心翼翼地問,眼中滿是期待和忐忑。

我深吸一口氣,整理思緒。說實話,我對晏殊的感情也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同僚之誼。他的才華、胸懷和對女學的支持,都讓我欽佩和感動。更重要的是,在共事的這段時間里,我逐漸看到了他作為一個人的全部:他的堅持與妥協,他的剛強與溫柔,他的智慧與偶爾的固執(zhí)...這些都讓我心生好感。

“晏殊,“我終于開口,“我很感動,也很榮幸。說實話,我對你也有特殊的感情,超越了普通同僚和朋友。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我們的身份和處境都很特殊。我是女相,你是朝中重臣,我們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若貿然結合,恐怕會引起非議,甚至影響女學的推廣。“

晏殊認真地聽我說完,然后堅定地回應:“正因為我們的身份特殊,結合后才能更好地推動女學發(fā)展。想想看,一個曾經最反對女學的禮部重臣,與推動女學的女相結為連理,這本身不就是對女學最好的支持和證明嗎?“

“至于非議,“他繼續(xù)說,“無論我們做什么,總會有人說三道四。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和感受。我相信,只要我們問心無愧,堅持初心,終將贏得世人的尊重和認可。“

他的話字字有力,直擊我心中的顧慮和擔憂。我不得不承認,他說得有道理。或許,我們的結合不僅不會阻礙女學的發(fā)展,反而會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象征和支持。

“你說得對。“我慢慢點頭,“只是...我需要一些時間考慮。這不僅關乎個人情感,更關乎我們共同追求的事業(yè)。“

“我理解。“晏殊溫和地說,“無論你做什么決定,我都會尊重。但請記住,我的心意不會改變。“

之后的時間,我們聊起了女學的推廣計劃,氣氛逐漸恢復了輕松。但我知道,晏殊的告白已經在我心中投下了一顆種子,正悄悄生根發(fā)芽。

離開晏府時,天色已晚。晏殊堅持送我回府,一路上,我們都很少說話,但那種默契和親近,反而比言語更加深刻。

“到了。“在女相府門前,晏殊停下腳步,“謝謝你今天的賞光。“

“該我謝謝你的款待。梅園很美,茶也很香。“我微笑回應。

“眉兒,“晏殊認真地說,“無論你的決定如何,我們依然是最好的搭檔,共同為女學事業(yè)奮斗。“

“我知道。“我點點頭,“晚安,晏殊。“

“晚安,眉兒。做個好夢。“

回到府中,我久久不能入睡。晏殊的告白,梅園的美景,姑母的善意...這一切交織在一起,讓我心緒難平。我在銅鏡前坐下,看著鏡中的自己。鏡中的女子不再是那個初入官場的菜鳥,也不是那個被迫流亡的無助者,而是一個歷經風雨、愈發(fā)堅定的女性。或許,正如晏殊所說,是時候讓這個女子追求自己的幸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吴堡县| 和林格尔县| 紫阳县| 南木林县| 杭锦旗| 达尔| 阿图什市| 周至县| 莱芜市| 大宁县| 玉门市| 如东县| 正宁县| 泗洪县| 敦煌市| 科技| 威远县| 大庆市| 昂仁县| 宁都县| 临泉县| 桐城市| 嘉义县| 清丰县| 吉首市| 贡觉县| 沛县| 临澧县| 勐海县| 涞水县| 太谷县| 铜陵市| 安阳市| 晋宁县| 盈江县| 牡丹江市| 开阳县| 黄龙县| 澄城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