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不惑
重陽,早晨。太陽慵懶的爬上東山,薄霧中陽光把路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行人不太多,三三兩兩的,行色匆匆,這些人大都是到徐州城里討生活的。吳英豪也在向徐州城方向走,只不過他走得很慢,彎著腰,慢慢的踱著步子,偶爾還停下來,眼光輕輕的掃過急行的路人。
吳英豪今年三十九歲,北方計算年齡有“虛歲”的習慣,所以他今年算是四十歲了。俗話說,四十不惑,但吳英豪沒有一點不惑,困惑他的事情有很多。四十年前,確切的說是三十九年前,他降生在徐州城外三十多里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個里正,讀過幾年私塾,在村里算是唯一個有文化的‘先生’,于是被推舉為一村之長。吳里正經常感慨自己一生碌碌,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出人投地,于是給他起名英豪。可是英豪二字,加上“吳”這個姓,注定了吳英豪成不了英豪。
吳里正在培養兒子方面可以說是不惜血本,所以吳英豪沒有象村里同齡的孩子一樣,從小就下地干活,反而奢侈的去上鄰村的了私塾。小英豪還算聰明,常常得到先生的表揚,十三歲上更是一舉考上了秀才,這可是本村有史以來第一個秀才,放到十里八鄉,這些年也只出過兩個秀才,另一個便是私塾的郭先生了。吳里正非常開心,擺宴謝師,酒宴上郭先生一席話更是讓吳里正憧憬不已?!坝⒑朗俏医踢^的學生中最有前途的一個,如今束發已是秀才,接下來便是舉人,就是兩榜題名也是大有希望。”郭先生年近七旬,他說的話當然是有道理的。于是吳里正便更加嚴厲的督促英豪讀書,除了讀書之外屋里屋外的活從不讓他沾手,吳里正一天天盼著兒子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那一天到來。
然而,自從考上秀才之后,好運并沒有繼續眷顧吳英豪,連續兩次沖擊舉人都沒有成功。吳里正為此愁得頭發白了一大半,英豪的媽更是四處燒香磕頭,求神拜佛。直到有一天,一個算命先生告訴吳里正,“你兒子雖然聰慧,但沒有文運,如轉武或有大成?!眳抢镎炎约宏P在房里三天,終于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要兒子去習武。
于是年近二十的吳英豪棄文從武,拜了鎮上開武館的馬師傅為師。馬師傅曾在徐州“武威鏢局”做過鏢師,因走鏢瞎了一只眼,后來在鎮上開了這家館子,他的其中一個徒弟曾經中過武舉,現在徐州府臺大人帳下做了一名捕頭,在徐州城里也算是一號人物了。故此,馬師傅收徒很嚴,吳里正連托人帶送禮總共花了五六十兩銀子,馬師傅才勉強收做了一個記名徒弟。五六十兩銀子,這可是吳里正半生的積儲。送英豪去正式拜師前,吳里正把兒子叫到根前,語重心長的說:“兒子,為父為了你的前程可說是傾盡心力了,這一次棄從習武,希望你能給爹學出個樣來,別讓爹失望,切記切記!”說著,說著,吳里正流下了眼淚。吳英豪也哭了,暗地里發誓,再也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
吳英豪練武很用功,每天都練到深夜。奈何由于半路出家,且限于天姿,幾年下來身體是強壯了不少,功名上連個武秀才也沒考上。對此,吳里正至死都不能瞑目,他始終堅信自己的兒子是個人才,只是時運不濟罷了。
父親沒了,老母臥床,吳英豪終于回歸現實,要想辦法養家糊口。他默默得忍受著村里人的嘲笑開始做工賺錢。在做捕頭的陳師兄的介紹下,吳英豪來到徐州最大的錢莊“留金錢莊?!币蚬ぷ髑趹┤死蠈?,他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從做小伙計做起,終于做到了“留金錢莊”徐州分號的二掌柜。
留金錢莊,是當朝屬一屬二的大錢莊,錢莊開出的銀票通行全國,錢莊老板劉住躋身全國四大富豪之列。錢莊雖大,可徐州分號二掌柜的月錢也不多,每月只有十幾兩。這點錢在吳英豪出生的小村莊已經是富戶,可放到徐州城里卻又不多。加上吳英豪為人善良、仗義,老家的窮親戚只要有困難開口,他總是盡可能的資助。所以多年下來,吳英豪并沒有存下多少銀兩。就連在徐州城里安個家都不夠,勉強在徐州城南五里的小鎮上買了個小四合院。他三十歲上才成家,現在有了一雙龍鳳胎兒女,今年已經八歲。自從有了兒女,開銷更大了,他那點收入養家已經捉襟見肘,再加上老母常年生病和周濟老家的窮親戚,他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這段里子老婆總是嘮叨,說誰家的孩子也上官學了,我們的小錦程還在讀私塾;當年的小姐妹現在誰誰家發達了,現在穿金戴銀的;誰誰老公高中了現在是位官太太了等等諸如此類。吳英豪理解老婆的報怨,當年老婆可是頂著家里的反對嫁給他的。現在的黃臉婆,當年也是頗有姿色的,有幾家城里的大戶人家想聘去做妾,她都沒去,最后看上了大她十歲的吳英豪。用老婆的話說,當年看錯了人,原以為他有些才華,會有所作為的,就算不能出人投地,至少也會讓她過上好一點的日子。哪會象現在,連兒子上官學的錢都拿不出。吳英豪不怪老婆,她省吃儉用,照顧兒女,這些年跟著他沒過上什么好日子。對兒子的教育,吳英豪更說不出什么,現在家境稍好一點的人家都把兒子送到官辦的書院里,除了山村里的人家,已經沒什么人再讀私塾了。
煩心的事還不只這些,年初經吳英豪的手放了一筆銀子,現在借貸人死了,兩百兩銀子收不回來了。昨天吳英豪剛去了那戶人家,那家男人是吳英豪的老客戶,原本是做小生意的,借了錢莊一筆銀子來周轉,誰料想在外出做生意的途中竟然得急病死了。按錢莊的規矩,吳英豪可以收他們的房子來抵,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經不住那家女人淚流滿面的哀求,再看到她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吳英豪心軟了,竟莫名其妙的同意她們不用還了,還把身上剛上回來的十兩銀子送給了他們辦后事用。
兩百兩銀子,不吃不喝也夠吳英豪還上一年多了。老婆罵他得了失心瘋,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回娘家了,臨走之前留下話來,說再也不回來了。
一夜未眠,吳英豪還沒想好怎么回復大掌柜的責問。這么一筆銀子,對留金錢莊來說算不了什么,以前也有因借貸人死亡收不上來,最終撇帳的事,但那是借貸人確無資產可抵。吳英豪遇到的顯然不是這種情況,于是他想了一夜,也沒想出什么對策。實在沒法子,只能他自己還了,那接下來一家五口的柴米錢也沒著落了。更重要的是,他這種做法壞了錢莊通行的規矩,他已經無法在錢莊這一行混下去了,沒有一家錢莊會再雇傭他。
或許大掌柜看在我多年勤勤懇懇的份上,還不至于趕我走,我邊做工慢慢還錢好了,吳英豪想。其實他心里明白,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吳英豪沒有象往常一樣急匆匆的趕路,十多年來他每天都走這條路去返工。今天他走的很慢,他知道今天可能是他在留金錢莊做工的最后一天了。
唉―――吳英豪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四十不惑?”他苦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