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34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第一章 形式是自由的象征
- 一 形式與文學的神語
- 二 文學的技術與靈魂
- 三 網絡文學:靈光消失與復制技術
- 第二章 當代小說解讀
- 一 《小團圓》與張愛玲的創傷記憶
- 二 張愛玲:恐懼陰影里的天才
- 三 《兄弟》的惡俗與學院批評的癥候
- 四 莫言:這樣的小說讓我們恐懼
- 五 余秋雨: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
- 第三章 微觀西部文學
- 一 田小娥論
- 二 莊之蝶論
- 三 楊顯惠論
- 四 《帶燈》:修辭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技巧問題
- 五 張賢亮:罪感的缺失與苦難的傾訴
- 六 《平凡的世界》中的創作誤區與文化心態
- 七 《絕秦書》論
- 第四章 文學評論與真理呈現
- 一 雷達:富于穿透力的聲音
- 二 李建軍:時代需要這樣的批評家
- 三 王鵬程:文學批評是真理的呈現
- 四 何英:女性視點下的當代文學
- 第五章 文學現象分析
- 一 電影/文學的分與合——從電影《白鹿原》《蕭紅》談起
- 二 底層敘事如何超越
- 三 鄉土文學如何現代
- 四 文學創作與作家氣象
- 五 文學批評與底線倫理
- 六 作家主體與文學的生長
- 七 長篇小說熱與作家的文體意識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01-04 17:52:28
推薦閱讀
- 雙重敘事進程研究
- 世界近代文學簡史(世界文學百科叢書)
- 鉆婚回眸
- 現代詩歌的結構: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的抒情詩(名家文學講壇)
- 20世紀中國科幻小說史
- 我讀.2
- 不惑卮言
- 中國文學名著速讀
- 文藝評論的實驗(重譯本)
- 超現實主義宣言【一頁】
- 巨石之下:索爾仁尼琴的反抗性寫作
- 這樣寫出好故事:人物對話
- 敘說的文學史
- 崇文館:中國倫理學史
- 格薩爾史詩通識讀本:朝向地方知識的現代性闡釋
- 晚明詩人心態與詩歌研究
- 21世紀的拉美小說研究
- 朱熹文學與佛禪關系研究
- 沈括的知識世界:一種聞見主義的實踐
- 安意如作品:當時只道是尋常
- 中國文學常識
- 品特戲劇中的疾病敘述研究(求索外語學術研究系列)
- 上古禮制遺存與文論形態研究
- 中日現代詩歌比較
- 潮汕新文學論稿
- 文本 傳播 對話:從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到跨文化傳播
- 《歧路燈》鈔本研究
- 重建我們的文學理想
- 日本文學
- 文學研究(第3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