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鄉村治理現代化中的村民自治權利保障
最新章節:
作者簡介
自治是一種久遠的治理形態。中國傳統治理體系的突出特點是“皇權到縣,鄉紳治鄉”,鄉村的事務主要依靠鄉村的力量自我處理。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農村實行村民自治,賦予村民自治以國家法定地位及其由此產生的每個村民平等的自治權利。本書研究的是農村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村民自治權利的保障問題,尤其是村民直接參與村莊事務治理的權利保障問題。全書共五章。第一、二章是本書的基礎之論,分別論述了農民自治權利的理論基礎和歷史進程,農民自治權利的基本內容。第三、四、五章是本書的重心所在,著重闡述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鄉村治理的現代化轉型,這種轉型對村民自治權利保障的正面效應和負面影響,以及鄉村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村民自治權利的保障。
目錄(4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農民發展研究文庫編委會
- 總序
- 序
- 第一章 農民自治權利的理論基礎和歷史進程
- 一 農民自治權利的理論基礎
- 二 農民自治權利的歷史進程
- 第二章 農民自治權利的基本內容
- 一 土地產權的行使
- 二 公共機構的選舉
- 三 公共事務的決策
- 四 集體事務的管理
- 五 公共權力的監督
- 六 進村政務的同意
- 七 村民利益的訴求
- 第三章 城鄉一體化背景下鄉村治理的現代轉型
- 一 從城鄉分割走向城鄉一體化
- 二 從社會管制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三 從“鄉政村治”到城鄉融合治理
- 第四章 鄉村治理轉型下村民自治進入新場域
- 一 村民自治賦予新生態
- 二 村民自治取得新進展
- 三 村民自治遭遇新問題
- 第五章 鄉村治理現代化中的村民自治權利保障
- 一 劃清政府管理與村民自治的邊界
- 二 審慎城市社區管理模式向農村延伸
- 三 慎處村干部“公職化”趨勢
- 四 構建政府管理與群眾自治良性互動格局
- 五 復活村民自治最高權力機關
- 六 創新村民村務治理權利保障的運作機制
- 七 落實村民的自由結社權利
- 八 改革征地拆遷制度保障農民財產權利
- 九 賦予外來常住人口參與治理的權利
- 余論 鄉村治理與村民自治的雙重轉型
- 一 鄉村治理轉型是問題導然:鄉政村治
- 二 鄉村治理轉型的基本導向:城鄉融合治理
- 三 鄉村治理轉型的基本路徑:重塑鄉—村體制
- 參考文獻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19-01-04 13:30:18
推薦閱讀
- 英姿跨越看先鋒
- 中國特色現代治理研究:兼評成都實踐
- 全球大變局(套裝共2冊)
- 中國軟實力研究
- 中國鄉村:19世紀的帝國控制
-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
- 文明(英文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
- 治國理政廣東新實踐
-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國家治理模式及改革
- 法律解釋學讀本
- 制度結構與中國轉型模式
-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新時代經濟強國方略
- 毛澤東詩詞欣賞(大字本)
- 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
- 中國共產黨陜西省組織工作紀事(1949.5—2015.12)
- 變遷中的社會政策:理論、實證與比較反思
- 臺灣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論文匯編(2017卷)
- 東漢清議與士人文化新變研究
- 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邏輯與認同聚合
- 子產與春秋時期的政治轉型
-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之路
- 做廉潔自律的好黨員好干部
- 實干成就中國夢
- 黑龍江移民史
- 雄關漫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理論成果
- 核心價值與大眾行為:春暉行動答卷
- 群書治要360
- 讀懂“一帶一路”藍圖
- 清廉中國:反腐敗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