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南懷瑾系列:中國有文化
最新章節:
當今世界的文化危機
《中國有文化》意在呈現南懷瑾先生對于中國文化總體脈絡、特色和價值的概述。南懷瑾先生對于中國歷史文化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特別是他親身經歷了中國社會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幾乎全部過程。主要板塊包括:傳統文化的內涵,儒道釋三家思想的發展脈絡及其對中國的意義,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國特有的社會、經濟、歷史、教育、政治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以傳統文化立場反思當代世界的經濟、文化危機。本書可以讓你快速認識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核心價值,了解古今社會在組織方式、經濟、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異,進而獲得對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的認知。不僅告訴我們傳統文化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傳統文化在今天對于我們有何價值;不僅是在講述中國古代的文化,也是在對比古今中外的發展趨勢。早在幾十年前,南師就準確預言了我們今天正在面臨的經濟拐點、內外沖突、文化危機;當這些問題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目錄(62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插圖
- 南懷瑾先生簡介
- 出版說明
- 第一章 什么是中國文化
- 我只是中國文化的“白頭宮女”
- “漢學”的啟示
- “中國文化”是怎么講起來的
- 文字是打開文化寶庫的鑰匙
- 人文是中國文化的重點
- 如何看待文化的“廢興存亡”
- 第二章 三家大脈絡
- 三家店賣的是什么
- 儒家的歷史脈絡
- 道家的學問與影響
- 佛學與中國文化的因緣
- 第三章 理解中國文化的關鍵詞
- 先認幾個字
- 五經與中國文化的精神
- 易:生生不息
- 出世與入世:孔子為什么不歸隱
- 十六字心傳與道統
- 孝道:守身是前提,大孝于天下
- 橫渠四句:知識分子的責任
- 第四章 為什么有家有國,卻沒有社會
- 男女、五倫與社會
- 家:古代社會的基本結構
- 三從四德,并沒有輕視女性的意思
- 積陰德與社會福利
- 叢林制度的特殊貢獻
- 第五章 中國有沒有“經濟學”
- 另外一種經濟學
- 人民、土地、財貨,怎么排序?
- 仁義經濟學
- 經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
- 司馬遷的“金”句
- 第六章 穿透迷霧的歷史眼
- 文化的中心是歷史
- 因果觀與歷史哲學
- 唯時史觀與理想國
- 司馬遷的歷史眼
- 第七章 政治有原則
- 為政不是政治,禮治不是法治
- 王道:以德服人
- 為政到底在人
- 政治大原則: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 十二字說盡所有政治理想
- 仁道的密宗: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
- 第八章 傳統教育的啟示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沒有私心的教育
- 詩教的修養
- 人才如何培養
- 人才如何選拔
- 第九章 東西方文化的對照
-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 恃強凌弱不是人類文化
- 東西文化在時代中的趨向
- 當今世界的經濟危機
- 當今世界的文化危機 更新時間:2022-09-29 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