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最新章節:
187 學生將評價標準內化于心
作為教師,我們深知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力和行動力,而恰到好處地激活學生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這些關鍵能力。本書提供了187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的教學工具,將教會教師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積極學習與思考。通過運用這些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幫助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微調教學計劃和互動方式,鼓勵學生更好、更深入、更有創造性地思考。精心設計課堂活動,讓成績好的學生接受更大的挑戰,更高效地發掘他們的潛力。提供高質量的反饋,讓學生及時地發現與糾正錯誤。
目錄(194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培養獨立自主的學習者
- 01 “獨立自主”課堂活動
- 02 展示具體表現
- 03 強調重要性
- 04 提供具體示例
- 05 發揮榜樣的作用
- 06 制訂相關規則
- 07 后退一步
- 08 拒絕回答學生的問題
- 09 先做3件事再來找我
- 10 發放提問卡
- 11 讓學生來回答常規問題
- 12 運用視覺信息來解釋指令
- 13 共同制訂任務成功的標準
- 14 反問學生
- 15 進行反饋
- 16 學生之間的互動
- 17 承認自己不知道
- 18 讓學生深思熟慮后再回答
- 19 改變學生關注的焦點
- 20 積極聆聽學生的聲音
- 21 你……我才會批改
- 22 讓學生熟悉常規流程
- 23 各種常規流程實踐
- 24 提供學習工具
- 25 重新審視課程計劃
- 26 布置任務后提出主要要求
- 27 提供多種作答形式
- 28 學生自主設定學習目標
- 29 布置問題導向型研究任務
- 30 對學生保持正面期待
- 31 把你的期待告訴學生
- 32 堅持讓學生論證
- 33 布置專題研究任務
- 34 讓學生教家長學科知識
- 35 條條大路通羅馬
- 36 提升學生的元認知水平
- 37 翻轉學習
- 38 為什么這個答案是對的
- 39 為什么這個答案是錯的
- 40 帶著問題來上課
- 41 5分鐘的課程導入活動
- 42 讓學生來規劃總結會
- 43 鼓勵學生尋求反饋
- 44 調整上課時使用的語言
- 45 指定學生領袖
- 第二章 幫助學生擺脫“我不知道”的思維模式
- 46 距離效應
- 47 問題中加上“可能”二字
- 48 給學生提示
- 49 給學生線索
- 50 給學生啟發
- 51 預留等待時間
- 52 思考—分組—分享
- 53 靜靜思考
- 54 與搭檔討論問題
- 55 把想法寫下來
- 56 把想法畫出來
- 57 不要面向全班學生提問
- 58 明確相關規則
- 59 演練回答
- 60 一開始就給個示例
- 61 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 62 扮演助產士的角色
- 63 你以前學過什么
- 64 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
- 65 考慮學生已有的觀點
- 66 問問別人的看法
- 67 評價其他學生的答案
- 68 評價教師的答案
- 69 給我說個錯誤的答案
- 70 提一個問題
- 71 犯錯是有益的
- 72 書面對話
- 73 可供選擇的答案
- 74 學生能回答什么問題
- 75 問題要更加明確
- 76 匹配問題和答案
- 77 告訴我怎樣才能弄清楚
- 78 你同意誰的觀點
- 79 我們如何完善這個答案
- 80 把主題提煉出來
- 81 把問題寫下來
- 82 證明答案的正確性
- 83 給搭檔一個答案
- 84 把問題分解
- 85 想象一下,如果……
- 86 口頭試錯
- 87 提出更具體的問題
- 88 從判斷是否的問題開始
- 89 在討論前先組織學習活動
- 90 “問題盒”與“問題袋”
- 91 上次你是怎么做的
- 92 亮出小丑牌
- 第三章 讓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接受難度更高的挑戰
- 93 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 94 提供新的學習內容清單
- 95 挑戰高年級的學習內容
- 96 直面學習中的“不確定性”
- 97 學生進行預測并說明理由
- 98 提出相反的觀點
- 99 創建概念圖
- 100 提出概念問題
- 101 探索概念
- 102 解釋概念
- 103 刨根問底
- 104 進行評價
- 105 增加測試的難度
- 106 “擊敗教師”游戲
- 107 學生的獨白
- 108 只說開頭與結尾
- 109 學生完善學習流程
- 110 關于學習流程的反饋
- 111 提出針對學習流程的問題
- 112 嘗試另一種解題方法
- 113 像專家一樣練習
- 114 針對弱點進行練習
- 115 多項要求或任務來襲
- 116 提出注意事項
- 117 信息分組
- 118 加大任務難度
- 119 提出更復雜的問題
- 120 創建準備指南
- 121 問問大家:“如果……”
- 122 教師扮演唱反調的角色
- 123 聽聽“不同的聲音”
- 124 督促學生做得更好
- 125 讓情況變得更糟
- 126 利用廢棄鞋盒來“抽獎”
- 127 學生提出拓展問題
- 128 提出額外的成功標準
- 129 更細致以及更深入的學習
- 130 創建音視頻文件
- 131 提前閱讀學習資料
- 132 挑戰更難理解的閱讀資料
- 133 讓學生來寫教案
- 134 鼓勵學生試錯
- 135 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 136 要求學生做得更快更好
- 137 提出一些抽象的問題
- 138 讓學生互相學習
- 139 口頭反饋
- 第四章 提高課堂反饋、作業批改的質量
- 140 反饋的重要性
- 141 只有反饋還不夠
- 142 正式上課前的反饋意見
- 143 表揚學生的努力,而非特質
- 144 將反饋視作一份禮物
- 145 讓學生明白反饋的目的
- 146 注意工作記憶的容量限制
- 147 一次只做一件事
- 148 確保學生采取了行動
- 149 使用一些標記符號
- 150 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
- 151 面向全班同學設定多個目標
- 152 提前給學生反饋
- 153 制作錯誤明細表
- 154 示范一下該怎么做
- 155 針對思維過程提出意見
- 156 展示你的思維過程
- 157 突出不同作業之間的差距
- 158 讓學生對照心理預期行動
- 159 反饋分類法(1)
- 160 反饋分類法(2)
- 161 反饋前的流程描述
- 162 把評價標準隨時備著
- 163 批改作業時目的要明確
- 164 你想讓我批改什么
- 165 你想讓我給出什么樣的反饋
- 166 我應該注意哪些變化
- 167 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反饋
- 168 提出關鍵問題
- 169 明確不同性質的錯誤
- 170 中期測試
- 171 整理一份錯題集
- 172 設計一個檢查清單
- 173 讓學生高效使用檢查清單
- 174 先從3個渠道完善作業
- 175 批改學生匿名提交的作業
- 176 批注作業范本中的亮點
- 177 批注錯誤之處
- 178 批注不同質量的作業樣例
- 179 學生及時采納反饋意見
- 180 寫下來—行動—反思
- 181 D.I.R.T. 反饋法
- 182 活動—反饋—活動
- 183 反饋記錄紙
- 184 測試練習
- 185 間隔練習
- 186 口頭的自我評估
- 187 學生將評價標準內化于心 更新時間:2022-09-22 11:52:21
推薦閱讀
- 面向未來的校外教育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
- 2010MBA聯考備考教程:寫作分冊
- 空間生產視角下的藝術院校國際化進程研究
- 羅山思蹤:溫州大學學術沙龍(第一輯)
-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14位中外名家訪談錄
- 這樣做,教師更幸福
- 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下冊)
- 大學心語
- 大學教師評價制度的物化邏輯
- 急劇變革中的大學社會服務
- 做讓每個師生的生命都增值的教育:我的地理教學生涯及教學管理點滴
- 中等職業學校管理制度選輯
- 把課堂打造成夢的樣子
- 春華秋實: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國際合作項目開辦十周年暨國際教育學院命名五周年紀念(英文)
- 成為初中教師
- 與學生談青春期健康(“四特”教育系列叢書)
- 邱學華教育隨筆
- 經管類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 能力核心的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現代職教課程體系的構建
- 居家腹膜透析指南
- 一生用來做教師:20位當代教育名家的故事
- 學校德育頂層設計論
- 閱讀是最好的教育
- 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群數字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 師道有痕:古北路小學教育教學文集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 中泰音樂教育比較研究
- 主題班會活動設計·道德教育卷
- 新時代 新家庭 新教育 新思維
-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一級)(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