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59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第一章 引論
- 第一節 旅行與旅行文學
- 第二節 美國19世紀經典文學中的旅行敘事及研究的缺失
-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內容、意義、思路與方法
- 第二章 美國經典文學中旅行敘事的文化淵源
- 第一節 歐洲文學中的旅行敘事對美國文學的影響
- 第二節 美國人民的旅行情結
- 第三章 美國19世紀經典文學旅行敘事的程式性特征
- 第一節 引論
- 第二節 經典文學旅行敘事的功能
- 第三節 美國19世紀經典文學中旅行敘事的獨特性
- 第四節 美國19世紀經典文學旅行敘事的程式性特征
- 第五節 美國19世紀經典文學中旅行敘事的主題旨歸
- 第四章 詹姆斯·費尼莫·庫柏小說中的西行敘事
- 第一節 庫柏與美國西部的想象
- 第二節 《殺鹿人》:西行與美國民族身份的追求
- 第三節 《最后的莫西干人》:西行、民族歷史進程與民族創傷
- 第四節 《大草原》:西進,西進!
- 第五節 庫柏的西行敘事對20世紀美國文學的影響
- 第五章 赫爾曼·麥爾維爾小說中的大海旅行敘事
- 第一節 麥爾維爾與大海旅行經歷
- 第二節 “波利尼西亞三部曲”:大海旅行與二元對立意識的探索
- 第三節 《雷德本》與《白外套》:大海旅行與人性的自我發現
- 第四節 《白鯨》:大海旅行與宇宙本體的探索
- 第五節 麥爾維爾的大海旅行敘事小說對后世作家的影響
- 第六章 納撒尼爾·霍桑的“黑夜旅行”敘事
- 第一節 納撒尼爾·霍桑作品中的“夜行敘事”現象
- 第二節 霍桑作品中“夜行”敘事原因探微
- 第三節 坎貝爾的“英雄夜行”與榮格的“夜海航行”理論
- 第四節 《好小伙子布朗》:夜行與人性惡的發現
- 第五節 《我的親戚莫里鈕斯少校》:夜行與再生
- 第六節 《紅字》:夜行與邪惡的征服
- 第七節 霍桑與美國文學中“夜行”敘事的傳統
- 第七章 沃爾特·惠特曼詩歌中的“大路旅行”意象
- 第一節 惠特曼與旅行
- 第二節 《草葉集》:“大路旅行”意象的總體概覽
- 第三節 《大路之歌》、《自我之歌》和《向著印度行進》:公開旅行的意象
- 第四節 《從鮑瑪諾克開始》《一路擺過布魯克林擺渡口》:心理旅行的意象
- 第五節 《有那么一個孩子出得門來》:惠特曼兒童詩歌中的旅行意象
- 第六節 惠特曼的旅行詩歌對美國詩歌的影響
- 第八章 馬克·吐溫小說中的“大河旅行”敘事
- 第一節 馬克·吐溫:密西西比河生活與旅行
- 第二節 大河與旅行對馬克·吐溫文學創作的影響
- 第三節 《湯姆·索亞歷險記》:大河旅行與責任的擔當
- 第四節 《密西西比河上》:大河旅行與人生閱歷
- 第五節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大河旅行與精神的成長
- 第六節 馬克·吐溫對20世紀美國“大河旅行”小說創作的影響
- 第九章 亨利·詹姆斯小說中的“歐洲旅行”敘事
- 第一節 亨利·詹姆斯的旅歐經歷
- 第二節 歐洲旅行對亨利·詹姆斯創作的影響
- 第三節 《黛西·米勒》:歐洲之行與文化病殤
- 第四節 《貴婦人畫像》:歐洲之行與人生認知的失敗
- 第五節 《奉使記》:歐洲之行與美國價值觀的背叛
- 第六節 詹姆斯“歐洲旅行”小說對20世紀美國文學的影響
- 第十章 結語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0-24 20:15:39
推薦閱讀
- 后殖民理論
- 現當代絲路文化敘事俄語小說研究
- 漢語詩歌的節奏
- “蓋婭”審美:當代中國詩學的審美現代性批判
- 當代中國外國文學研究(1949—2009)
- 朱鶴齡及其《杜詩輯注》研究
- 曹禺探知錄
- 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
- 人民日報70年報告文學選
- 宋詞概論
- 梵漢詩學比較
-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 老舍談寫作
- 文學研究(第1卷·第1期)
- 這樣寫出好故事:人物對話
- 文學地理學(第六輯)
- 晚清小說史(北斗叢書)
- 明清以來文學中的廣府風情研究
- 中國古代敘事文法理論研究
- 《金瓶梅》新視閾
- 中外文論(2020年第1期)
- 別說你懂寫網文
- 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中文版)
- 中國性別理論與女性文學批評
- 偽滿洲國俄羅斯作家作品集(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作品卷)
- 女權與女性:凱瑟琳·安·波特及其塑造的女性形象
- 古典小說
- 詩經識讀
- 行走書香間:閱讀與出版研究
- 宮廷文化與唐五代詞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