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鑒
二十四卷。元羅天益撰。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曾從著名醫家李東垣學習,為李氏得意門生,盡得其師傾囊所授,故造詣頗深。兼承師意,撰有《內經類編》一部,惜無傳本。《衛生寶鑒》為羅天益代表作,系以《內經》、《難經》理論為指導,繼承其師學術思想,兼采諸家之說,結合自己心得體會撰成。卷一至卷三為藥誤永鑒,凡二十五論,論辨發明誤治之弊。卷四至卷二十為名方類集,按證治分十四門,采古今精要之方,使后人有所依據。卷二十一為藥類法象,論藥性用法。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為醫案治驗,述作者臨證經驗。后附補遺一卷,不知何人所作,專論傷寒證治。作者對其師學說多有發揮,如其論脾胃病因,強調飲食所傷有飲傷和食傷之分;勞倦所傷有虛寒和虛熱之別。此說更為詳辨。作者在前人臟腑辨證啟示下,對三焦證治獨有創見,闡明了氣分實熱與血分實熱的異同,對后世研究三焦病機多有啟發,頗受醫家重視。此書有蔣用文所作序一篇,稱其書“論病則本于《素》、《難》,必求其因。其為說也詳而明,制方則隨機應變,動不虛發。其為法也簡而當,大抵皆采摭李氏平日之精確者,而間概括己意,旁及于諸家者也。”有明永樂十五年(1417)吳郡韓氏刊本,弘治中劉氏刊本,惜陰軒叢書本,1959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6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