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摩訶止觀
免費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天臺大師智顗(538~597)講述于隋代開皇十四年(594),弟子灌頂(561~627)筆錄。又稱天臺摩訶止觀。略稱止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冊。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本書為智顗晚年所講述,亦為其著作中體系最圓熟之論書。書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闡述智顗獨特之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智顗為敘說以禪觀思惟體得超常識之宗教境界之蘊奧─圓頓止觀,故將其具體實踐法分成總論略說(五略)與別論廣說(十廣),詳加解說。五略,指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五段;十廣,指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等十章;二者并稱五略十廣。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載,本書原有三種類本,一為二十卷,一為十卷,第三種即今本,三者皆稱圓頓止觀,時人傳說第二者為廣本,第三者為略本,實則第三乃第二之再治本,而改題為摩訶止觀。宋代天圣二年(1024),依遵式之奏請,將本書入藏;淳熙三年(1176),大藏開版時校刊。本書之注釋書頗多,有湛然之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止觀義例二卷、止觀大意一卷,及梁肅之刪定止觀三卷等。

智顗 ·國學 ·22萬字

最新章節 第20章 2015-12-16 15:54:03
太玄真一本際妙經
免費

簡稱《本際經》。據唐釋玄嶷《甄正論》云:「《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十卷」?,F《正統道藏》本僅殘存此經第二卷〈咐囑品〉,收入太平部。另據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錄編》著錄,敦煌遺書中有唐代《本際經》抄本一百零二件。經整理校勘,基本可恢復原書十卷舊貌。此經是隋唐道教重要論著。經文乃元始天尊與法解、妙行、天真皇人、正一真人等仙真相互問答,宣講道教義理及教法。每說一段后,附錄偈文一首。其內容頗廣泛,涉及因果宿緣、功德行業、科儀戒律、修行階次、煉養方法等各方面,而歸本于開演本際真義,指示重玄體道之法。經文宣稱《本際經》為道教真一不二法門。謂大道超乎有無,自然空寂,無根無本,無祖無宗?!杆缘勒撸ㄟ_無礙,猶如虛空。非有非無,非愚非智,非因非果,非兒非圣,非色非心,非相非非相。即一切法亦無所即。何以故?一切法性即是無性,法性道性俱畢竟空,是空亦空,空無分別?!沟荔w既然空寂,則所謂萬物眾生歸根返本,實無根可歸,無本可返。眾生不了此義,而于無法中生出法想,不空中生出空想,「妄造諸法,計我及物,故名生死,不得道真」。作者有感于此,故提出修仙體道應先破心想幻相,既不滯有,亦不執無,有無兼忘,乃至于忘亦忘,是即兼忘重玄之道。故經文曰:「一切凡夫從煙蘊際而起愚癡,染著諸有,雖積功勤,不能無滯,故使修空,除其有滯。有滯雖凈,猶滯于空,常名有欲,故示正觀,空于此空??沼须p凈,故曰兼忘,是名初入正觀之相?!褂址Q:「正觀之人前空諸有,于有無著;次遣于空,空心亦凈,乃曰兼忘……如是行者,于空于有,無所滯著,名之曰玄;又遣此玄,都無所得,故名重玄,眾妙之門?!勾思嫱匦兰礊樾薜乐罡呔辰纭1緯鴮λ逄频澜讨匦軐W思想有重要影響。

佚名 ·國學 ·21.9萬字

最新章節 第58章 2015-12-29 09:29:1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宣武区| 双城市| 大石桥市| 克东县| 仙桃市| 祥云县| 三门县| 永川市| 缙云县| 都匀市| 澎湖县| 瑞安市| 洛阳市| 阳江市| 宜宾市| 长白| 山阴县| 胶州市| 和政县| 鹤壁市| 鹤壁市| 荥阳市| 增城市| 克拉玛依市| 聂拉木县| 科技| 香港 | 新营市| 浪卡子县| 久治县| 吉木乃县| 泾川县| 邻水| 兴城市| 桐梓县| 喜德县| 常宁市| 新河县| 阿拉尔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