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者通過選擇若干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基層法院和中級法院,深入司法實踐,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法官訪談、召開小型座談會、司法實踐觀摩、收集統計數據、查閱案卷和法院內部刊物等方式,全方位地對所選取的民事訴訟制度專題展開實證考察,并在進行必要理論闡釋和制度反思的基礎上,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與路徑選擇。
廖永安等 ·訴訟法 ·36.9萬字
本書以刑事庭審調查改革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成都市兩級法院示范庭和對比庭的實證考察,并結合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重點研究法庭舉證、法庭質證、人證、法庭認證問題,以期對我國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庭審實質化改革有所助益。
李文軍 ·訴訟法 ·28萬字
本書以檢察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為研究對象,以檢察權理論、法律監督理論及公益訴訟理論為基本理論依據,從法律文本與司法實踐雙重視角出發,對檢察民事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起訴主體、訴前程序、起訴條件、審判組織、檢察機關調查核實權以及人民法院結案方式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體研究過程中,筆者始終基于一種“現實主義”的立場,立足于具體的現實條件對檢察民事公益訴訟制度進行探討,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制度預設功能。
楊雅妮 ·訴訟法 ·21.5萬字
本書運用演繹法及實證法研究刑事和解的實體性與程序性,闡明刑事和解的意蘊,從多個維度體現刑事和解的精神。刑事和解的原本價值是以“恢復”取代“報應”,其真正價值在于人道主義在司法領域的實現;刑事和解與罪刑法定、刑事和解與罪責刑相適應、刑事和解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及刑事和解與無罪推定等,雖然在形式上相互矛盾,但在實質上,它們在不同的刑事司法模式內,各自實現各自的價值。
李衛紅 ·訴訟法 ·23.3萬字
本書運用訴訟實施權配置理論,對公益性訴訟實施權配置的理論、制度、實務展開研究;對公益性訴訟實施權配置的特殊性進行研究,并對公益性訴訟實施權與私益性訴訟實施權配置的關系展開動態分析,為在解釋論上完善我國團體訴訟制度奠定基礎;分別對環境公益訴訟、消費公益訴訟、食品安全公益訴訟中的訴訟實施權配置相關問題展開分析;對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實踐進行詳細考察和反思,為我國民事公益訴訟程序特則的構建提供具體建議。
黃忠順 ·訴訟法 ·19.3萬字
本書借助部分外國實際案件和我國媒體披露的錯案逐一探討造成錯案的各種因素,從中摸索規律,并探討通過修補制度或者建立新的制度來防止、減少錯案的發生。本書還對中國古代冤案的規律進行了探討,并從不同于國內既有研究成果的角度對錯案進行分析,使錯案的討論有了一定的歷史縱深。
張建偉 ·訴訟法 ·38.6萬字
本書通過對2014年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典型案例、統計數據、法院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的整理分析,以專題形式深度研究了“行政爭議實質解決”“行政訴訟府院互動”“行政訴訟因應訴源治理”“行政訴權分層保障”“行政訴訟類型構造”“行政訴訟繁簡分流”等2014年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實施中的十個熱點問題。
章志遠 黃娟 ·訴訟法 ·18.7萬字
本書是對我國刑事訴訟法規范性文件的總整理,收錄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布的現行有效的刑事訴訟法律規范,采用以文本為中心的整體列舉和以法條為中心的分散列舉相結合的編寫方式,在保持《刑事訴訟法》與相關規范性文件的獨立性與完整性的前提下,實現《刑事訴訟法》具體條文與各規范性文件之間的快速鏈接。
劉志偉編 ·訴訟法 ·123萬字
本書以特別程序的法理化、模式化、實證化和本土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煉未成年人刑事特別程序的一般法理與特殊法理。其以國家親權、未成年人福利和恢復性司法作為法理指引,概括了未成年人刑事特別程序的三種運行模式,即特殊監護模式、優先保護模式和修復關系模式,探討特別程序的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程序的實踐樣態與程序邏輯。結合域外有益經驗與本土實踐,本書認為未成年人刑事特別程序的改革方向為“福利兼正當程序模式”,以保障福利為基礎,強調通過正當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福利,試圖從“技術性改良”走向“制度性變革”,逐步實現由量到質的蛻變,最終邁向福利兼正當程序模式,真正發揮程序保護之功效。
自正法 ·訴訟法 ·30.8萬字
本書共十三講,內容包括:論“交涉性辯護”、“捕訴合一”背景下刑事辯護的機遇與挑戰、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的銜接、疑罪從無及其在刑事辯護中的有效運用、證據能力與證明力的實務判斷、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在辯護中的運用等。
江溯 于靖民主編 ·訴訟法 ·14.1萬字
本書分為行政訴訟理念、行政訴權、行政訴訟類型化、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銜接、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行政訴訟當事人、行政訴訟管轄、行政訴訟證據、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行政訴訟審查標準、行政訴訟判決、行政訴訟起訴、行政訴訟審理程序等專題,評述我國行政訴訟法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反映出21世紀二十余年來我國行政訴訟法學研究的總體風貌。
章志遠主編 ·訴訟法 ·34.8萬字
本書共十講,內容包括:法庭質證程序原理、報復性起訴的識別與治理、司法改革語境下的證據裁判原則及其反思、委托辯護與法援辯護沖突的職業倫理問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中國性等。
孫長永主編 ·訴訟法 ·39.1萬字
本書立足于電子訴訟興起的時代背景,以民事訴訟領域的電子訴訟實踐為切入點,利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從動態的視角對民事電子訴訟的試點實踐進行觀察與分析,同時結合程序法理論思考民事電子訴訟這一新型訴訟方式在當下民事審判結構中的定位與功能,為理解民事電子訴訟的實踐狀態與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實踐與理論的基點。
彭昕 ·訴訟法 ·18.8萬字
本書內容如下:第一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理論檢視”,主要從社會契約和數字正義理論、“國家與社會”、西方女性主義、文化傳統等多個理論視角對當前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進行審視,第二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實證考察”立足于本土實踐,對多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具體運作進行了深入考察,第三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制度保障”對調解前置程序、先行調解信息化機制、無爭議事實記載機制等具體的制度保障機制進行了探討,第四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趨勢”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最新發展進行了關注,旨在指明制度發展和完善的方向,并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供強有力的立法保障。
廖永安 胡仕浩 ·訴訟法 ·24.4萬字
本書是一本面向教學型法學院校本科生的一本民事訴訟法,共包括十大編三十二章內容;本書的特色有以下幾點:1、既有一般教材都注重的理論,還有非常實用的實務技巧內容,解決了部分教師沒有實務經驗,導致學生畢業后上手能力差的問題;2、有經過精心遴選的司法考試真題,解決了長期以來課后練習題不能實際發揮作用的問題;3、部分操作性極強的內容按實務流程安排;4、涉及的司法解釋全面,且標明了司法解釋的名稱和條文數,便于學生查閱原文。
王學棉 蒲一葦 郭小冬 ·訴訟法 ·50.3萬字
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案件既有很強的實務指導價值,也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已為法律界所公認。鑒于此,本書精選了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近三年來代理并勝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民商事案件,涵蓋合同、知識產權、票據管轄權異議和執行等案由,并在充分解讀判決書或裁定書原文的基礎上,從個案中抽象出可適用于相同類型案件的裁判觀點,借此可以幫助讀者領悟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中運用的裁判方法、體現的裁判尺度、蘊涵的裁判價值。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編著 ·訴訟法 ·37.2萬字
作為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一種有效方式,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首次在法律上確立了民事公益訴訟制度,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頒布了《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民事公益訴訟的話題日益受到關注。
白彥 ·訴訟法 ·19.4萬字
本書收錄了民事訴訟法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文件,并在主體法條后附上了近幾年的司法考試真題,方便讀者再翻閱時隨時自學自測,掌握重點。同時書中設置了要點提示、關聯精選、對比記憶、學法導航、考研前瞻五個欄目,方便讀者提高學習的效率。
教學法規中心 ·訴訟法 ·28.5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釋法典”叢書是我社集數年法規編撰經驗,創新出版的大型實用法律工具書。本套工具書不僅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成果,而且秉特權威、實用的理念,相信能夠成為廣大讀者理解、掌握、適用法律的最佳工具書。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訴訟法 ·77.6萬字
民事裁判邊界之確定,是民事訴訟中無可回避之基礎性問題。民事訴訟標的之界定方式,直接決定了民事裁判的邊界。本書以訴訟標的之界定為研究主線,借助類案分析、歷史分析、比較分析和體系分析等方法,探討了中國民事裁判的實有和應有邊界。
梁開斌 ·訴訟法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