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案例注釋版(第2版)》所編選案例的原始資料盡量來源于各級人民法院已經審結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對于沒有相應真實案例的重點法條予以權威的條文注釋。示范性所選案例緊扣法律條文規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導性的特點,對于讀者有很強的參考借鑒價值。
中國法制出版社 ·民法 ·20.5萬字
本書收錄的皆為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司法解釋,文本權威、標準,方便讀者及時掌握法律動態。本書從實用角度考慮,對重點法律條文設置專業注解,方便讀者快速理解核心法律的含義,以便在現實生活中正確適用;關注社會熱門領域,關注群眾生活的所急所需,有針對性地為百姓提供民生主題的法律法規匯編,滿足大眾學法用法的迫切需求。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實務 ·20.8萬字
本書提出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重要的法治建設問題,集中討論了城市社會管理法治化和法治文化,并就獨生子女家庭利益保障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的社會調研,所提出的各項結論對于當今我國城市化建設尤其是社區和家庭建構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朱未易 ·綜合學科 ·20.6萬字
本教材中涉及的法律規定是全新的,除其他物業管理法規所包括的法律規定外,根據物業管理行業實際,教材還包括民法通則、物權法、治安處罰法等其他教材沒有或新近實施的法律規定。本書共11章,內容主要涉及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物業管理組織法律規定、物業權屬法律規定、物業管理招標投標法律規定、物業管理合同法律規定、物業服務收費的法律規定、物業質量管理法律規定、物業裝飾裝修與修繕管理法律規定、物業管理業務運作法律規定、物業交易法律規定等。
魯捷 曹冬冬主編 ·經濟法 ·31.1萬字
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往來的同時,也面臨著不斷增加的跨境貨幣流通問題,而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則為此帶來了新的機遇與風險。本書結合這一背景,分析比較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貨幣政策與制度實踐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SDR框架下人民幣區域化存在的法律問題,并集中從法律制定、法律實施兩大方面論述相關法律制度之完善。
丁國民 陶菁 ·行政法 ·20.6萬字
《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內容簡介:新中國成立后,刑法學直接引進了蘇聯的犯罪構成體系。這在當時不可避免,現在也無可厚非。林林總總的原因,使得一元的犯罪論體系(四要件體系)獨存的局面,在很長時間內得以維持。但可以肯定和應當承認的是,在當今的中國,一元犯罪論體系獨存的時代已經結束,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是刑法學者還是司法人員,恐怕只能以平和心態迎接和面對多元犯罪論體系并存時代的到來。
張明楷 ·刑法 ·20.4萬字
本書為刑事訴訟基本理論和司法制度前沿理論研究。在刑事訴訟基本理論研究部分,作者在充分吸收法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未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發展趨勢、主要研究課題以及在研究中應當注意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闡述;對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基本思路、刑事訴訟中司法資源配置和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司法權、檢察權、警察權、辯護權和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論和運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準確、透徹的解釋和評價。
陳衛東 ·刑法 ·45.9萬字
破產是市場經濟在優勝劣汰規律下必然發生的社會現象。在我國《企業破產法》實施以來的13余年間,破產制度已經助力眾多企業順利退出市場。但由于企業的責任最終要落實到經營者身上,消費型主體債務危機也在信貸繁榮發展的近年不斷顯現,個人破產制度的構建逐漸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和諸多學者的重視。2019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中提出“研究推動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同年6月22日,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中也指出,應當建立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自然人等各類市場主體的便利、高效、有序的退出制度。在此背景下,本書對個人破產制度構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深入分析,結合英美法系及大陸法系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理論成果,結合我國個人債務清理制度試點過程中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個人破產制度立法的相關構想,以期對理論研究和制度構建作一些探索和嘗試。
陳科杰 ·理論法學 ·21萬字
本書將法律條文中不易理解的關鍵點加以注釋,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與適用法律。用實踐中發生的大量生動真實的案例來解讀法律,幫助讀者深刻領會條文精神,更好地運用法律維護權益。為了幫助讀者掌握訴訟中的關鍵流程,我們列出了各類案件的立案、管轄、證據、裁判等程序性的要點內容,以期加強對進入實質性訴訟階段的案件的應用指導。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實務 ·24.3萬字
叢書主要欄目功能如下:1.關鍵知識點速查表。該表對于關鍵知識點對應的法條標出書中的頁碼,讀者可以迅速找到熟知的知識點對應的法條。2.要點提示。揭示重點法條理解、運用的要點。3.關聯精選.對比記憶。對于重點條文,收錄與理解、運用該法條密切相關的關聯法條附于該條文下,便于讀者理解、參照。歸納有助于對比記憶的其他法律條文附于其后,幫助學生加強記憶。4.司考真題。直接附于法條之后。方便讀者在翻閱時隨時自測。5.學法導航。收錄學生查找法學資料的常用的期刊與網址信息。6.考研前瞻。收錄部分重點高校考研真題及備考指南。
教學法規中心 ·訴訟法 ·30.3萬字
《刑法新解讀(升級第3版)》由中國法制出版社編著,刑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通俗地講,刑法就是解決什么樣的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如何處罰的問題。刑法是我國的基本法律,并以其調整社會關系的廣泛性和調整手段的特殊性而區別于其他法律:它旨在通過刑罰的適用懲罰犯罪、保護人民,進而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刑法新解讀(升級第3版)》精選與刑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進行分類匯編,對重難點法條附以權威注釋,更專設“以案說法”欄目,生動形象地展示解決實際問題的實例。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34.1萬字
探究刑事政策與規范刑法之間關系的歷史發展與自身邏輯,需要將刑事政策作為規范刑法外的頂層設計,并將規范刑法視為刑事政策外的微觀治理看待.隨著當代社會日益成為風險社會,作為規范刑法最活躍部分的刑法司法解釋日益成為規范刑法工具理性延伸的領域,刑事政策需要能動發揮目的理性,化解體系性困境.刑事政策進入社會治理的微觀路徑日益依賴占據主要比例的刑法司法解釋,刑法司法解釋具有聯系刑法立法與司法適用的位階特質、揚棄立法解釋與個案解釋的屬性特質、完善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化的結構特質,將在刑事政策與規范刑法之間發揮現實的實踐紐帶作用。
衛磊 ·綜合學科 ·23.9萬字
“法律一本通”系列叢書自2005年出版以來,以其科學的體系、實用的內容,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2019年開始進行對勞動法一本通第七次改版,豐富了其內容,增強了其實用性,以達到“應辦案所需,適教學所用”的目標。該書以主體法的條文為序,逐條穿插關聯的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請示答復和部分地方規范性文件,以方便讀者理解和適用,是廣大師生及相關實務人士查閱、解決有關法律問題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普及讀物 ·31.7萬字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著諸多認定上的疑難問題,從而給實務界造成了適用上的困惑。傳銷犯罪發生率高居不下,這種狀況的產生應當與立法的不足和司法中存在的問題相關。本書主要對該罪的構成要件、既未遂標準、主從犯劃分、罪數形態以及與他罪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旨在消弭分歧、達成共識,從而為司法實踐提供可行或可靠的適用方案,同時就該罪在立法與司法上存在的不足及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系列完善的舉措。
鄧崇專 黎仲誠 ·理論法學 ·20.8萬字
全書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主線,涵蓋了電信網絡黑灰產業鏈及關聯罪名內容,編排收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常用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及文件,并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領域典型案例進行整理收錄。內容全面,方便實用:1.組織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反詐專家,篩選收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常用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及文件。2.為方便讀者理解、應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常用法律法規,選取收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領域典型案例。分類編排,突出重點:1.著重對法律文件中與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密切相關的條文進行節錄。2.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精神,對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及文件分類編排。3.所收錄《刑法》條文附有“條文主旨”,方便讀者根據需要迅速找到相關條文。
本書編寫組 ·法律法規 ·37.5萬字
經濟學追求如何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實現效用較優配置,而法律追求如何實現公平正義。但是一個案件中,不同的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立場,那么立場不同,如何評價和取舍?哪一方的“公平正義”才更公平正義?因此,本書探討的核心議題是:我們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衡量公平正義?在本書中,法律學者李志剛與知名法律經濟學家熊秉元教授合作,從法律經濟學的角度,運用經濟分析的思維框架,全面探討法學問題。他們強調,公平正義作為一種高度抽象的價值追求,很難有確切的刻度。此時,對“效用”的比較和選擇,可能是一把可供借鑒的尺子。本書不僅澄清了普通人對經濟學的誤解,為法律人提供了可學、能用、好用的思維工具和論證工具,還以社會熱點案例為據,帶領讀者通過經濟分析的視角,突破法律思維的盲點,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深層(經濟)邏輯,幫助我們從更深層次理解法律與社會。
李志剛 熊秉元 ·理論法學 ·25.2萬字
本書以“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基本概念的爭議為起點,從犯罪學的角度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原因、預防等方面有代表性的議題展開論述,對“少年刑罰制度”“未檢制度”等少年司法制度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結合國際準則在域外視角下審視美國、法國、日本的少年司法制度。本書融合犯罪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的知識,對青少年犯罪問題和司法問題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王娜 計時俊 趙運鋒 ·綜合學科 ·22.1萬字
“法律門啟”一套三本,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為紀念北大120周年校慶組織學院老師編寫的研究文萃。基本按照學科來分,但又不完全按學科來劃分。之一主要包括法理、憲法、行政法等基本理論制度問題的探討;之二主要包括民商、知產、經濟法等具體領域法律問題的探討;之三主要包括刑法、訴訟法和國際法方面的文章。每本文萃主要來自法學院在職老師近幾年在主要核心法律期刊上發表的具有自己學術代表性的文章。每位老師一篇,個別老師未提交。
北京大學法學院 ·理論法學 ·48.5萬字
本書用案例解讀法條,突出以案釋法的特點。第一,本書所編選的案例緊扣法律條文規定,具有示范性、指導性的特點,其原始資料盡量來源于真實且已生效的判決,便于讀者參考借鑒。對于沒有相應真實案例的重點法條予以注釋。第二,本書設置了“相關案例索引”欄目,列舉更多相關案例,并歸納出案件要點。第三,本書設置了“相關規定”欄目,將與具體條文相關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予以收錄,方便讀者查找和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司法案例 ·21.5萬字
在《法律與道德的心理學理論(法哲學名著譯叢)》中,彼得拉日茨基通過與道德相對比闡釋了法律的基本性質他深入討論了“法律”“法律規范”“法律關系(權利和義務)”“法律的類型”“公法與私法”“法律的社會功能”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學議題該書具特色和原創性的是他討論這些問題的理論視角:社會-心理學視角基于此種理論視角,彼得拉日茨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細致且全面的法律的社會-心理圖景基于該理論視角,彼得拉日茨基提出了關于法律本質的基本理論命題,即真實的法律源于個體的主觀體驗,法律是一種心理現象.
(波)列昂·彼得拉日茨基 ·法學文集 ·2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