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中“負面清單”的國際比較研究
負面清單是國際通行的一種東道國對外商投資領域實施限制或劃定投資范圍的管理辦法,隨著貿易自由化進程在全球的進展,這一在投資領域的管理辦法也被應用于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一體化協定中。本書對世界貿易組織區域貿易協定中的“負面清單”進行了研究。全書分為正文和附錄。正文包括六個部分:基本概念的界定;全球自由貿易協定的概況;全球各區域貿易協定“清單”設置的模式及特點;案例分析,即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看“負面清單”概念在美國條款上的靈活運用;“負面清單”國際比較給予的啟示;對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設定的建議。附錄包括三個部分:區域貿易協定“負面清單”信息統計表;部分國家自由貿易協定概況與“負面清單”特征;各自由貿易協定“負面清單”目錄。本書主要采用類比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創新點主要有:(1)考察的國家眾多,涉及北美、歐盟、東亞、澳洲四個地區,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包括新興經濟體國家),它們之間簽署的約60個自貿協定,反映出經濟從不發達到發達過程中“負面清單”演變的脈絡。而之前未見有這方面的研究文獻。(2)結合上海自貿區進行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建議。
·4.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