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穆天子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會員

1700多年前,戰國魏襄王墓被盜,一批竹簡古書重見天日,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書”,其中只有一部先秦文獻較完整地流傳到今天,這就是《穆天子傳》,又名《周王游行》。該書記述了西周中期周穆王遠征西域的事跡,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全書共六卷。前四卷記述周穆王從宗周出發,北征犬戎,繼而出雁門、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侖、會見西王母、狩獵大曠原,最后返回宗周的經歷。卷五專記周穆王東巡河南諸地事,是穆王巡狩中原的實錄。卷六原為雜書中的一篇,名為《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主要記述周穆王東巡河濟之間,其所寵愛的盛姬去世,穆王為其舉辦盛大隆重葬禮事。全書雄奇浪漫,頗具小說色彩,故一度被認為是虛構的小說,而實際上它應該是一部記載周穆王西征東巡的實錄性散文,是一部具有很高史料價值的歷史文獻。本次以上海涵芬樓景印天一閣刊本《穆天子傳》作底本,注釋中匯校勘、集釋、案語為一體;題解疏解該卷內容與大意,各卷題解之后皆列有《周穆王日程經歷名物一覽表》,以供參考查檢;譯文文句暢達,便于讀者閱讀。并附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發表的相關著作和論文,為讀者進一步研究提供思路與線索。

王天海譯注 ·古籍整理 ·30.1萬字

唐摭言: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會員

科舉制度濫觴于隋,在唐代逐漸健全而興盛,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曾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唐摭言》是一部專門記載唐代科舉制度特別是進士考試的筆記小說,書名中的“摭”,為拾取、摘取之意。全書共15卷,分103門。對唐代科舉制度的規制、禮儀、風俗做了真實詳盡的記載,多為史志所不載,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為我們全面認識和評價唐代科舉制度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唐代科舉以進士為重,進士以文學為重,作者進士出身,偏愛才學之士,意在增其鼓吹,助其流傳,凡有一言可記、一事可載者,皆不吝收錄,以光耀才人,傳于后世。因此《唐摭言》除了記載大量科舉相關的社會風尚、舉場習氣之外,更收錄了諸多士子文人的詩文書信、趣聞軼事,生動展現了唐代科舉社會的真實生態,使讀者得以窺見當時士人的生活風貌與精神氣質,以及他們沉浮科舉、悲歡喜怒的人生百態,充分體現了作者“旌表贍敏而矛楯榛蕪”的撰寫目的。部分條目后附有“論”與“贊”,作者于記人敘事之際評判是非得失,隱寓褒貶規箴,供人取法或警戒,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謂“法戒兼陳”。書中記載的眾多唐代士子,有名者固多奇人偉事,無名者亦不乏嘉言懿行,其中的一些人物故事,被后世小說、戲曲廣泛演繹,流傳頗廣。

孔燕妮譯注 ·古籍整理 ·49.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灯塔市| 手机| 泾源县| 云梦县| 广平县| 京山县| 墨玉县| 天全县| 东莞市| 鄂温| 于都县| 禄劝| 周宁县| 沾益县| 烟台市| 南雄市| 银川市| 新闻| 眉山市| 古交市| 邵阳县| 合江县| 荥经县| 利川市| 霍山县| 洞头县| 朝阳市| 泽普县| 克山县| 荔波县| 文成县| 蒙阴县| 鞍山市| 肥西县| 井研县| 纳雍县| 富源县| 漳浦县| 中超|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