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正是《古文觀止》所具有的這些鮮明的特點,使其在問世后的三百多年里,成為最流行、最有影響力的初學古文選本,常作為私塾及學堂的啟蒙讀本,幾乎家家必備,海內風行。時至今日,其通俗性、權威性仍難以動搖,依舊是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更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必備書。《古文觀止全解》為了幫助讀者提高閱讀、理解古漢語的能力,全面吸收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并從中學習古代歷史、典章制度、風物人情等方面的知識,我們推出了這本《古文觀止全解》。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編選 思履主編 ·集部 ·50.2萬字
《孤燈夜話》是作者晚年的回憶錄。內容駁雜,人、事、物隨憶隨記,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名人軼事兼容并包,經歷、見聞、感想、品評冶于一爐,讀來饒有興味。
吳藕汀 ·集部 ·20.6萬字
《雙槐歲鈔》,明朝黃瑜撰,王嵐校點。書中所記為明代洪武訖成化中事,凡二百二十條。書中“西域歷書”、“蒙古瓦刺”、“朵顏三衛”等描述少數民族文化及其與漢族的交往,頗有價值。書中所記的一些資料可與今已殘缺之書互補互校,具有輯佚校勘價值。本書以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八年陸延枝刻本為底本,以清道光十一年南海伍氏粵雅堂文字歡娛室刊《嶺南遺書》本對校。
(明)黃瑜撰 王嵐校點 ·集部 ·11.9萬字
《搜神記》,晉干寶撰,曹光甫校點。此書是魏晉志怪小說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結集。《搜神后記》,晉陶潛撰,王根林校點。又名《續搜神記》、《搜神續記》。
(晉)干寶等 ·集部 ·9.2萬字
《嘯亭雜錄續錄》詳細、具體地敘述了清朝前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內容豐富、記事一般比較謹嚴,行文流暢,表達清晰簡練,在眾多筆記中屬佼佼者。魏源的《圣武記》、李桓的《國朝耆獻類征》和《清史稿》等書都從《嘯亭雜錄》中選用了大量材料。現代研究清史的學者,也將此書列為必讀之歷史文獻。《嘯亭雜錄續錄》對清初至嘉慶大的戰爭和重要政治事件人物皆有記述,尤其是乾隆朝,更為詳細具體。可補《清史列傳》與《清史稿》之不足。
(清)昭梿撰 冬青校點 ·集部 ·22.8萬字
本書收錄《開元天寶遺事》、《明皇雜錄》、《松窗雜錄》、《開天傳信記》、《本事詩》、《杜陽雜編》、《劇談錄》、《桂苑叢談》共八種。
(五代)王仁裕等撰 丁如明等校點 ·集部 ·10萬字
《冷齋夜話》十卷,北宋僧人惠洪撰,李保民校點。惠洪與黃庭堅過從甚密,對其推崇備至,又好談詩,故本書論詩十居七八,且多引黃庭堅語,并涉及司馬光、蘇軾、王安石、秦觀等人。作者能詩,故所言多有可采之處。這次校點,以《津逮秘書》本為底本,參校《稗海》本、《學津討原》本,并參考了《詩話總龜》、《苕溪漁隱叢話》中的相關條目。《梁溪漫志》十卷,南宋費袞撰,金圓校點。全書內容主要有四,一為辨述朝廷典章制度,二為記敘前人遺聞軼事,三為考訂史實,四為品評詩畫文章。故本書資料價值頗堪矚目,書成刊行即為國史實錄院收錄,以備編修高、孝、光三朝正史參用。此次整理以明刻本與影宋鈔本比勘而成的《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本、《學海類編》本等其他諸本,并參校《永樂大典》《說郛》中所引和《宋史》《宋大詔令集》等有關內容。
(宋)惠洪 費袞撰 李保民 金圓校點 ·集部 ·8.2萬字
《齊東野語》二十卷,是周密長期留意積累之作,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關于南宋的史料,足以補史傳之闕。此外考證古史古義,雜技朝章典故,上探天文歷法,下及草木蟲魚,都能廣征博引,敘述流暢。以涵芬樓影印《宋元人說部書》本為底本,參校他本。
(宋)周密撰 黃益元校點 ·集部 ·15.5萬字
張燮,字紹和,自號海濱逸史。二十歲中舉,后無心仕途,不再進京考進士,遂定居鎮江。萬歷四十五年寫成《東西洋考》。天啟年間,何喬遠薦入朝編修《神宗實錄》,力辭不就。一生著述豐富,除《東西洋考》外,另有《霏云居集》五十四卷、《續集》六十六卷、《北海稿》一卷等。黃宗羲稱他為“萬歷間作手”。由陳正統主編的《張燮集》,即是將其傳世著作全部匯集整理,為學術界提供一套完整的文獻資料。
張燮 ·集部 ·52.1萬字
張燮 ·集部 ·32.9萬字
曾國藩作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來,就是中國青年爭相學習的楷模。梁啟超先生一生對曾文正公推崇備至,對其遺著更是“一日三復”,故從曾氏文集中摘錄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鈔》,以饗國人。本書為文白對照,對疑難的地方多加以注釋,翻譯精準簡潔,將曾文正公的思想與心跡都明白地體現出來,使人以之為師為范,提升自己
曾國藩 ·集部 ·10.5萬字
《萍洲可談:老學庵筆記》分《萍洲可談》、《老學庵筆記》兩篇,《萍洲可談》所記,多為朱彧隨父朱服游宦所至見聞,卷二詳細記載北宋廣州市舶司的職能以及舶船航海、外商“住唐”等情況,最為精彩。《老學庵筆記》是陸游晚年所著的筆記,所記內容多為作者耳聞目睹之事。
(宋)朱彧 陸游撰 李偉國 高克勤校點 ·集部 ·9.1萬字
《草木子》,明葉子奇撰,吳東昆點校。是書原分為二十二篇,刊行時并為八篇、四卷。《寓圃雜記》,明王锜撰,李劍雄點校。是書所載皆明代洪武至正統年間朝野人物掌故,對于蘇州地方之史事人物,記述尤詳。《都公談纂》,明都穆撰,李劍雄校點。是書記錄元明間人物史事、文化逸聞。其中頗有足資研治文史參考者。《玉堂漫筆》,明陸深撰,胡勤、蔣文仙校點。是書多訂正經典,綜述見聞,雜述事理,足資考證。
(明)葉子奇等撰 吳東昆等校點 ·集部 ·12.3萬字
讀王安石全集,從一代名相的角度審視世界。簡體橫排,歷代善本全面校輯,囊括王安石撰著和編纂的全部文字!底本來源于四庫本《周官新義》、嘉靖本《臨川先生文集》、宋刻本《唐百家詩選》等。收全王安石畢生文章和詩詞著作:《臨川先生文集》,欣賞“王荊公體”;包含王安石一生所注7部儒釋道經典釋義,直抵王安石從政的思想根源;詳載“王安石變法”現場實錄——《熙寧問對日錄》,零距離感受北宋政治風云!王安石位列影響中國文化十大名人之一!錢穆: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抱負失敗了,他做人為學的精神與意氣,則依然為后人所師法,直到近期的中國。不讀原著,無以評價王安石的功過是非!
王安石 ·集部 ·122萬字
《棠陰比事》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案例匯編,載述刑法折獄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寧波人桂萬榮。《棠陰比事》的體例比較特殊,即把性質相近的兩個案例并列連綴起來,“比事屬詞,聯成七十二韻”“共一百四十四條”。本書譯注者立足于《棠陰比事》文本,對這144則案例進行改寫,使之成為通俗易懂、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審案故事。
桂萬榮 朱道初 ·集部 ·8.2萬字
《滄浪詩話》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也是中國著名的詩歌理論著作。作者嚴羽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詩文批評家,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部分,并附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對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征和藝術性方面的探討,論詩標榜盛唐,主張“詩有別裁、詩有別趣”之說,重視詩歌的藝術特點,批評了當時經文字、才學、議論為詩的弊病,對江西詩派尤表不滿。全書理論以禪理喻詩,強調“妙悟”,對明清的詩歌評論影響頗大,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現當代。本次評注由國內文學理論名家擔綱主持,重點注釋了相關名詞術語典故,并應用現代文藝理論闡發評析,配有相關詩意插圖五十余幅,幫助讀者領略原著思想魅力。
嚴羽 ·集部 ·4.4萬字
《三言二拍精編》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話本、擬話本小說集,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有對封建官僚丑惡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德行的贊揚,有對友誼、愛情的歌頌和對背信棄義、負心行為的斥責。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寫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揚的道德標準、婚姻原則,與封建禮教、傳統觀念是相違背的,而且其中的許多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明)馮夢龍編 劉振鵬主編 ·集部 ·25.1萬字
《菽園雜記》,明朝陸容撰,李健莉校點。此書有“明代說部第一”之譽,一些記載可與正史相參證,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有些記載和議論多有考辨,見解新辟,體現了作者勤學博觀的學術風范以及細致周洽的辨疑精神。
(明)陸容撰 李健莉校點 ·集部 ·10.3萬字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愛情為主題的話本小說為最多,表現出來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技巧,都讓人耳目一新。尤其可貴的是,書中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婦女形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本書代表作,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堪稱完美。馮夢龍對本書本有精彩點評,我們此次收錄,對于理解本書各篇宗旨更是大有禆益。
(明)馮夢龍編著 (明)無礙居士點評 ·集部 ·38.4萬字
《商君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學的著作匯編。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宏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其中有些內容比如不能讓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監督等,至今仍有借鑒意義。本次譯注對傳世的《商君書》全本進行了注釋翻譯,內容豐富,論述深刻,讀來發人深省。
石磊譯注 ·集部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