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寂音尊者覺范慧洪禪師之語錄。此類文體的著作在宋代頗為流行。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作品主要寫的是慧洪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有關尊宿之高行、叢林中各種遺訓、諸佛菩薩之微旨及賢士大夫之余論等之語要共三百余篇。有人說本書為參禪學道之指南,自古時起就在禪林中廣為流傳。本書根據作者在與釋子名賢抵掌清淡時所作的札記,經過近十年的積累編成。內容充實,可讀性強。
釋惠洪 ·國學普及讀物 ·5.2萬字
本書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選取《論語》中的精華思想進行了精確細致的釋義和智慧解析,不但能夠為文學愛好者提供若干研究線索,更便于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語》中的主張和所蘊藏的現代智慧,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本書匯集了孔子為人處世智慧的精髓,對于如何提高個人修養,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學習等問題進行了深刻透徹的論述,并且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讀者更加深刻地領悟孔子言論中的智慧。翻開它,相信定能讓你受益匪淺。
李飛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10.7萬字
《近思錄》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成熟的理論形態,代表著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水平。書中涉及科學的治學次序方法,治學當行與不當為之事等,對當今的教育者、讀經者均有指導意義、借鑒價值。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南宋)朱熹 呂祖謙 ·國學普及讀物 ·18.8萬字
本系列是為中醫人在中醫四大經典之外精心整理的必讀國學經典,希望能為讀者成為優秀中醫提供直接的傳統文化熏陶和精神滋養。《大學》《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禮記》中的著名篇章,對中國哲學及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大學》與《中庸》之經文,系采朱熹《章句》之分章,《大學》分為經一章、傳十章;《中庸》則分為三十三章,第一章為經,其余各章為傳。句讀、分段則參考、綜合各家。除個別難讀字詞注音外,無過多注解。
龍若飛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9297字
《少年讀古文觀止:宋明風韻》是給青少年的《古文觀止》的第四本,主要記載時間是宋朝和明朝,主要介紹宋朝的司馬光、范仲淹、歐陽修、蘇門三父子、曾鞏、王安石等代表人及其特色作品,明朝主要介紹宋濂、劉基、方孝孺、王鏊、王守仁、歸有光、王世貞等人。本書作為給青少年閱讀的版本,以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的《古文觀止》為底本核校,所選文章篇幅適中,多為膾炙人口的名篇,便于記誦。同時我們約請業內專家進行譯注、把關,結合各專家的意見給每篇選文配備了題解、注釋、譯文和知識點,并配以精美的手繪古風插畫,講明時代背景,注釋力求精當,譯文追求流暢自然,希望幫助青少年讀者更深入地閱讀欣賞《古文觀止》這部經典。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編選 ·國學普及讀物 ·5.5萬字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全書雖僅千余字,卻概括了中國文明發展、朝代更迭、帝王興衰的五千年悠久歷史,同時囊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哲學、天文地理、倫理道德、忠孝節義、名人故事等內容。本書以夸張幽默的漫畫形式解讀《三字經》,每個章節的篇首會列出原文名句和譯文,主體漫畫部分以歷史典故或故事對原文進行解讀,使晦澀枯燥的國學經典變得通俗生動起來。本書介紹了“孔融讓梨”“倉頡造字”“愚公移山”“三顧茅廬”等耳熟能詳的故事,為孩子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9734字
本書為呂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為我國論先秦學術之名著。全書既詳敘各家學術之要旨,細探其發展之源流,亦深究諸派相互之錯綜關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偽。尤為可貴之處在于,本書諸多探索性論述,均為后來之考古發現所確證。本書論證精當可靠,穩健之中又每有新見,是欲了解先秦學術者之必讀且易讀之書。
呂思勉 ·國學普及讀物 ·9.4萬字
本書由皇家名儒愛新覺羅·毓鋆口授心傳,學生整理而成。本書以毓老師1999年于奉元書院講述《中庸》內容為底本,參以相關授課內容為補充。另補加《中庸》原文及編者白話翻譯,以方便閱讀,掌握要點出處。堪稱毓老師歷年講述《中庸》之大者。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國學普及讀物 ·10.5萬字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趙清文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5.8萬字
陸游為南宋著名詩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著作。他的詞,前人稱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超爽處似辛棄疾。本書輯錄陸游現存全部詞作,編年箋注,后附各本題跋、傳記及年譜簡編。箋注者夏承燾、吳熊和師徒二人都是著名詞學家。這次重印,由吳熊和弟子陶然負責訂補,新增輯評、總評兩個部分,正文箋注和附錄題跋亦有增補,從而使本書更趨完備。
(宋)陸游著 夏承燾 吳熊和箋注 ·國學普及讀物 ·10.1萬字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譯本),兵家謀略之大成,處事智慧之寶典。破解人生困局、經營管理、職場生存的利器。名家全文譯解插圖版。“兵學圣典”,六邊形戰士李世民稱它無可超越,王安石贊讀它可以功成名就。
(春秋)孫武等 ·國學普及讀物 ·2.9萬字
《漫畫周易》是一本以7—15歲的青少年為讀者對象的經典國學漫畫書,以漫畫形式詳解古典名著《周易》,并根據周易主旨意趣進行漫畫引申。書稿中的每個篇章都可分為3個部分:原文、釋義、漫畫趣說。為了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內容編排時,我們在每個章節的篇首部分列出《周易》中的經典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相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少年兒童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在書稿的最后一部分,我們集中列出了《周易》的部分經典原文,方便少年兒童進行誦讀。閱讀本書能幫助青少年了解國學典籍,提高文學素養,并通過書中這些頗具教育意義的故事受到啟發,從而塑造完善的品格,提升自身能力。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1.9萬字
《國學小叢書-明清戲曲史》盧前著商務印書館1924年盧前(1905年3月2日~1951年4月17日),原名正紳,字冀野,自號飲虹、小疏,江蘇南京人。戲曲史研究專家、散曲作家、劇作家、詩人;詞曲大師吳梅的高足。原南京通志館館長。盧前繼承業師吳梅的衣缽,一生致力于戲曲史研究、詩詞曲創作,成為曲學大家,著述豐富。主要劇作:《飲虹五種》、《楚鳳烈》傳奇十六出、《窺簾》或《女惆悵爨》、《孔雀女》。戲曲史論著有:《明清戲曲史》、《中國戲曲概論》、《讀曲小識》、《論曲絕句》、《飲虹曲話》、《冶城話舊》等。《明清戲曲史》盧前是先生研究戲曲史的重要著作,共7章,先介紹明清劇作家的時地及其作品,其后分述傳奇、雜劇、短劇和花部,同時介紹了許多著名詞典作家,列舉大時詞曲作品。
盧前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左傳》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年體歷史作,全稱《春秋左氏傳》。《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講述了公元前722年至前468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歷史,著重敘述了諸侯列國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左傳》描述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開創了歷史文學的先河,對后世傳記文學如《史記》等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
左丘明 ·國學普及讀物 ·9.6萬字
《李璟李煜詞校注》是詹安泰先生以《晨風閣叢書》刻王國維校補南唐二主詞本為底本,博參南宋以來各種版本,兼取有關二主詞的專集、選本、詞話、筆記等,互相比勘,精審以求,乃二主詞難得的一種校注本。此次又有新增輯評,內容更為充實。
(南唐)李璟 李煜著 詹安泰校注 ·國學普及讀物 ·8.2萬字
《百科小叢書-諸子概論》陳柱商務《百科小叢書》之一名家論著,國學津梁,使讀者置身于博大精微的古人智慧之中,獲致心靈的文化滋養。《諸子概論》論述先秦諸子學說,以司馬談所論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法家、墨家六家為限。整理各家流派之起源、基本觀念,詳述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學說內容,并分析其在中國歷史上經世致用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價值。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并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中信國學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0.6萬字
《鬼谷子》是一部奇書,由后人根據鬼谷子的言論整理而成。其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了哲學、政治、軍事、心理、社會、文學、情報等多種學科,是一部可以被廣泛解讀的經典,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書中所載“捭闔、反應、內揵、飛箝、忤合、揣摩”等游說和謀略的原則與技巧,歷來受到海內外政界、軍界的廣泛研究。本版附錄清代楊景淐所著《鬼谷四友志》,以期給讀者帶去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戰國)鬼谷子著 (南朝)陶弘景注 ·國學普及讀物 ·6.9萬字
《格言聯璧》是清代金纓編纂的一部格言集,分學問、存養、處事、接物、齊家、從政等十一類,內容廣博,語言精練,涵蓋了社會人生方方面面和古代中國各個時期的思想精髓。該書約成書于清代中晚期,一經問世即受到諸多名家推崇,因書中許多格言警句側重生活實際,如“處事類”“接物類”等章在為人處世方面,對當下的讀者仍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和勸誡價值。
(清)金纓 ·國學普及讀物 ·9.7萬字
《論語》是以語錄體記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本源。本書則是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對《論語》進行的解讀。作者圍繞著“正心修身”,以提高修養,探討社會現象為脈絡,逐章逐句解讀,希望以理論聯系實際,開啟、激發讀者的思考,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本書的編撰體例包括原文、注析、人物簡介、譯文、歷代論引和札記等七個部分,旨在方便讀者閱讀,達到聯系現實、學以致用、提高修養的目的。
劉強 ·國學普及讀物 ·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