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山海經》內容涵蓋上古地理、天文、歷史、神話、氣象、動物、植物、礦藏、醫藥、宗教等諸多方面,可以說是上古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它的神話資料是我國傳世典籍之最,而書中隨處可見的山名和水名,常常能與古代的地名相印證,對我們認識和研究上古文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方韜譯注 ·集部 ·13.8萬字
《鹖冠子》十九篇,其作者雖隱居幽山、衣敝履穿,卻有著強烈的經世、濟民之志,其學以道家黃老思想為宗,兼及刑名道法、陰陽數術、兵家等說,其文博辨、宏肆。書中所談論政治、軍事、人情、法令等內容皆有戰國時代的色彩,所存鹖冠子與龐煖、趙卓(悼)襄王與龐煖、趙武靈王與龐煥(或謂即龐煖)等對話、問答,亦多涉及戰國時代之事,故一般以其為先秦文獻。其內容與先秦儒、道、墨、名、法、陰陽、兵、農、醫等家思想常相交織,故可與先秦諸子之書相互參證,堪稱子部之瑰寶。《四庫全書總目》稱《鹖冠子》一書“雖雜刑名,而大旨本原于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頗得其實。
章偉文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7萬字
《萬歷野獲編(全三冊)》,本書明朝沈德符撰,楊萬里校點。此書三十卷、《補遺》一卷,舉凡典章制度之沿革、政教禮儀之興替,以及朝廷政事、后宮秘聞、文人交游、災異祥瑞、仙釋鬼怪、民間風俗、異族大略等等,無不記之,堪稱有明一朝百科大全,向為治史者所倚重。本書以臺灣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所藏鈔本之影印件點校。
(明)沈德符撰 楊萬里校點 ·集部 ·58.1萬字
劉君祖先生系當代國學明師大家,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曾師從曠世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先生,系統研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紹繼易學正脈,深研易經與諸子百家。劉先生40多年來研精覃思,鉤玄解密,演易弘道,濟世化人,講學著書,面向時代需求、針對現實問題,與時偕行地把國學精華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啟引人們獲得經世致用、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廣受海內外各界精英和有志大眾的稱贊。
劉君祖 ·國學普及讀物 ·18.1萬字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趙敏俐 尹小林點注 ·古籍整理 ·1254字
《陳書》帝紀六卷,列傳三十卷,共三十六卷,無表志。南朝陳的紀傳體斷代史著作,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后主陳叔寶被隋文帝滅國首尾三十三年間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撰寫的。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19.7萬字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體詩,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對后世詩歌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楚辭》問世后,模仿者眾多,代表性的有宋玉、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而研究者更是不計其數,代有大家,最后形成了一個研究學派——楚辭學。本書收錄屈原(計8篇)和宋玉(計2篇)的作品。
丁魯 吳廣平譯 ·子部 ·6.7萬字
本套圖書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工具書,又適合不同層次讀者作為故事閱讀,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馬藝天主編 ·古籍整理 ·5萬字
《鬼谷子》一書是戰國時期縱橫家鼻祖王詡所著,通篇所言皆為權謀策略及口才技巧。“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用,用于眾人之所不能見”是《鬼谷子》思想的精髓。該書是中國古代作品中少有的成功學著作,是運籌帷幄的智慧寶典、決勝千里的實用指南。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李健譯解 ·古籍整理 ·20.8萬字
本書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荀子思想綜合了戰國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諸家的成分,而對儒學做了創造性的發展,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他關于人性、禮法、人的地位、名實關系的學說,這一學說構成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基礎。其思想資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書中。
荀況 ·國學普及讀物 ·9.1萬字
《劫中得書記》乃鄭振鐸先生在抗戰烽火劫難中搜求古書之記錄,其間種種為之歡喜為之愁之行狀,為災難中的祖國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無不怦然動人。這是一幅真正的愛書人的絕美的自畫像。
鄭振鐸 ·古籍整理 ·8.9萬字
講透古人消除雜念與改變命運的兩大經典!《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著的語錄體經典著作。其博采儒、釋、道三家之長,位列古代“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歷代名人都將其視如瑰寶,曾國藩從中領悟全身而退的秘訣,國學大師季羨林贊它耐人尋味,稻盛和夫稱自己成功全靠它。《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他在書中現身說法,向后人證明命運可以改變。數百年來,本書被民間譽為“改命奇書”。曾國藩讀了《了凡四訓》后,甚至改號“滌生”,并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本書由《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度陰山翻譯、注釋、解讀,結合陽明心學的要點,把艱深的部分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話,頁頁有金句,句句都好懂!
度陰山 ·國學普及讀物 ·18.9萬字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點。前集二十卷,續集十卷,在唐人筆記中是一部別具特色的重要作品。此書分門別類輯事,魯迅先生稱其記錄秘書、敘述異事,仙佛人鬼,乃至動植物,無所不包,以類分別,猶如類書。千百年來,此書為世人所重,資料頗具研究價值。美國東方學者勞費爾和英國李約瑟博士分別在他們的科技著作《中國伊朗編·阿月渾子》和《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征引了本書。本書有《四部叢刊》本、《學津討原》本、《津逮秘書》本、《稗海》本等等,諸種版本中,以《四部叢刊》本為最早,影印明萬歷三十五年李云鵠本,而《學津討原》本最為完備。今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標校,參校他本。
(唐)段成式等撰 曹中孚等校點 ·集部 ·13.2萬字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本書作者帶讀者共讀經典傳統文化圖書《道德經》,不帶崇拜色彩,不戴有色眼鏡,利用每章逐字、逐詞的注解方式,力求以理性的思維還原兩千多年前的《道德經》到底在說些什么。
李克華 ·子部 ·11.4萬字
《大學》和《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經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雖然篇幅不大卻是儒家文化核心經典。《大學》以人的修養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提出了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整修養路徑,包括了窮究萬物事理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鬼谷子》一書,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于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
(戰國)曾子 子思 鬼谷子 ·子部 ·8.7萬字
本項目選取歷代家訓資料中的名著名篇,加以精心校勘整理,再加以導讀、注釋、白話翻譯、實踐提示,形成一個既有完整可靠的文本、又便于現代家庭教育實踐參考的家訓系列叢書。
(清)曾國藩著 張天杰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4.9萬字
《容齋隨筆》全書分為《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作者洪邁一生涉獵書籍很多,凡有所得,便隨筆記下,內容包括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等方面,前后近四十年乃成此書,對于讀者研究我國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宋)洪邁著 穆公校點 ·集部 ·40.9萬字
《孝經》是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社會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東籬子解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7萬字
《新元史》全書二百五十七卷,包括本紀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四卷。是對蒙古族世系源流、諸大汗國始末、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宋末入元隱逸志士增立紀傳,對百官、兵、刑、食貨等志多有輯補,是近代篇幅巨大的一部斷代史。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191萬字
《食療本草》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食物療法及營養學專著,記載了二百六十余種常見食物的藥性功效、主治疾病及各種禁忌,兼收大量的食療方劑。
(唐)孟詵原著 (唐)張鼎增補 鄭金生 張同君譯注 ·子部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