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象晉以自己躬耕多年的經驗和廣泛的文獻收集,編著了《二如亭群芳譜》。書中包含農時、農作物、蔬果及園林植物等內容,體系龐大。除總論外,每種植物詞條下包括:植物特性與品種、園藝技術、附錄(即相關植物)、典故、詩歌。因作者對植物的特性、應用、養護及文化內涵等闡述完備,使該書被奉為經典,后世公認為集大成之作。至清代,經過進一步增補,收入“四庫全書”。
(明)王象晉 ·古籍整理 ·0字
《歸善齋三謨章句集解》,是《歸善齋;章句集解》的第二冊。典、謨,屬于《尚書·虞書》,而《尚書·虞書》惟有典、謨二體,即二典、三謨。《歸善齋;章句集解》,意在匯集眾家之解,以供讀者探覓其善,以免限于一家之言。三謨,即《大禹謨》、《皋陶謨》、《益稷》三篇,繼于二典之后。二典、三謨,統共五篇,為《尚書·虞書》的全部內容。二典,記載堯舜的言行;而三謨則是君臣對話錄,被認為發生在《堯典》、《舜典》記錄的言行期間,而非在《舜典》之后產生的,亦即《堯典》、《舜典》“所載未備”的內容。謨,被解為“嘉言”,或謀略,是《尚書》十體之一,以對話的方式,陳述功績以及治國謀略,即所謂“嘉言善政”。《大禹謨》談論克艱、善政養民、攝政、徂征有苗諸事;《皋陶謨》談論修身、知人、安民諸事;《益稷》談論決川播種、慎位安止、股肱耳目、韶樂合奏諸事,并作歌唱和。陳述功績意在闡明治國之道,君臣通過對話、唱和互相警戒。三謨的基調就是敬天安民,以敬畏之心,獲取天命,治國安民。三謨與二典的理念并無二致,被視為《尚書》的總綱。
尤韶華 ·國學普及讀物 ·144萬字
你知道短短千余字的《三字經》中,都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嗎?這一次,饅頭大師將帶領饅頭家族為你講解生活中的百科知識,說說南北差異、語言文字和親屬關系,以及《論語》《孟子》《詩經》等古人要學習的經典書籍,還有荀子、韓非子、老子、莊子等更多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文化名人。另外三本則包括了從為人到處世,從文學到常識,從天文到地理,從哲學到歷史,從典籍到名人等豐富內容。讀完之后,你會發現那些耳熟能詳的三字短句竟如此精彩,濃縮于其中的數千年中國文明史竟如此有趣。同時,你也會懂得一些該懂的道理,學會一些該學的知識。讓我們一起,相會在《三字經》包羅萬象的“三千世界”里吧!
張瑋 饅頭說團隊著. ·國學普及讀物 ·7.4萬字
本書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清代張伯魁《崆峒山志》和仇非《崆峒山志》所錄詩文(其中詩226首、文19篇)進行詳盡注釋,并加以簡要解析,對于讀者了解崆峒山“道源”文化有較大的幫助作用。
馬得瑜注 ·子部 ·15萬字
本書稽考有傳本的唐人詩集、文集、詩文及詩詞文合集共一百零六家。與一般敘録類著作泛泛敘及唐集各種版本不同,本書特別注重對百余家唐集的歷代數千種傳本的具體考察,手檢目驗,勘查其版本特征、編次體例、文字正誤、版本源流以及該集在唐宋以來直到近現代的流傳、演變等情形;并對這些唐集的書名、卷數、成書年代、編輯者、刊刻者、收藏者等等,亦按時代先后作了較為詳盡的考述;對研究唐代文學、史學以及目録學、版本學、古籍整理、版本鑒定、版本收藏而言,是一部資料豐富、實用便捷的參考書。
齊文榜 ·古籍整理 ·45.3萬字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詩歌305首。《詩經》內容豐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詩經》的詩歌大多立足于社會現實生活,勞動、戰爭、愛情等方方面面都在文字中有所體現。通過誦讀《詩經》,可以了解社會,使人相互親近,可以用來進行政治批評,懂得如何對待長輩、對待君主,還能夠認識、關注大自然的各種生物。《漫畫詩經》是給少年兒童閱讀的漫畫版詩經,內容經過科學編排,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書中每一章節的篇首部分都列出經典的名言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想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少年兒童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圖書的最后集中展示了《詩經》的經典篇目,方便讀者誦讀。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6370字
《夢溪筆談》自問世以來一直以其內容之廣博,義理之明晰,考據之精微、文辭之優美而廣為流傳,尤其以其在科學上所取得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不僅經受住了千年間無數讀者與研究者的考驗,而且灼灼光輝歷久而彌新。《夢溪筆談》還記錄了沈括自己的許多創見——改進渾儀、漏刻、圭表等天文儀器;找出準確測定極星位置的方法;詳細記錄并描述隕石特征及隕落過程,指出了鐵隕石的存在;考察浙江雁蕩山、陜北黃土高原地貌地質,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化石的討論來論證古今氣候變化;……這些,無一不是科技史上的重要成就。
斯塔熊著繪 ·國學普及讀物 ·2.6萬字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著作唐以后已經散佚,其《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自清末以來已有多個輯本。本書首次對歷代所見習鑿齒全部著作進行了輯校與簡注。習鑿齒的著作一向是治漢晉文史學者必備的案頭資料,此書的出版將極大地方便相關領域的文史學者。
葉植 靳進輯校 ·古籍整理 ·26.1萬字
此書擷取二十六史及《資治通鑒》《續通鑒》《明通鑒》《清通鑒》等史籍中記述的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跡。上起殷末周初,下至晚清,先后約三千年。所記皆可敬可惜、可親可恨、可喜可悲、可惡可笑之言和行。讀來讓人或沉思、或嗤笑、或悲憫、或憤怒,讀罷則足以發人深省。編者對原著并非照抄照錄,而是以“辭不害意”為原則,對歷史事件進行黏合刪汰,如此則人物形象豐滿立體,史事前因后果靡不畢見。編者對歷史人物未加點評論說,而將其蘊含于事實的描述中,相信讀者能明辨善惡是非,知何者當贊頌效法,何者當譴責唾棄。編者以耄耋之年,不辭勞苦,孜孜以求,于卷帙浩繁的史書中,探幽鉤沉,去粗取精,刪繁就簡,歷時三載,而成此書。雖寂寞艱辛,卻樂在其中。編者以較少的篇幅,較多地紹介中國悠久歷史所積淀的豐富遺產,欲以古人正反兩面的事跡,為時人提供涵養品德、增進智慧的參考。編者拳拳之心,讀者當能明察。
王忍之編 ·古籍整理 ·87萬字
本系列書通過簡潔有趣的文字講述節日的由來、相關的習俗活動,充滿童趣的插畫,結合精彩的3D立體頁,以及轉轉、抽拉、彈跳等多種機關,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本系列書可讀性、互動性、參與感強,讓孩子沉浸其中,體驗過節樂趣,還有助于他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知識、習俗,傳承民族文化薪火。
劉安華主編 ·經部 ·21.2萬字
本書對臧庸及其《拜經堂文集》的整理和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研究篇、點校篇、資料篇。研究篇即《臧庸及其〈拜經堂文集〉述論》,主要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對現存《拜經堂文集》的版本和內容進行評介,一是依據臧庸之《拜經堂文集》和《拜經日記》、相關史籍和清人詩文集的記述,以及近現代學者的相關研究。點校篇即對《拜經堂文集》進行文本識讀、分段、標點和必要的校勘。或有少助。資料篇。研究歷史必須以可靠的史料為基礎,研究學術史同樣如此。本書匯輯、點校了部分相關史籍和清人詩文集中對臧庸其人其事及《拜經堂文集》的記述和評語,以及國內外學者研究臧庸生平、著述的相關《年譜》《年表》等資料,冀于臧庸研究乃至清代考據學研究和學術史研究者或少有幫助。
丁喜霞 ·古籍整理 ·29.3萬字
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具有開啟智慧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通過聽誦、讀誦和誦行等方式,及時的從經典中吸取豐富的五德能量,培養高尚的道德品格,用道德的能量開啟、保持心腦之間的慧性通道,成就具有道德心靈和智慧頭腦的棟梁之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春秋)孔子 曾參 孔伋著 辜鴻銘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8.3萬字
本書通過對這兩部儒家經典的全新解讀,發掘其深刻內涵,結合現代生活實際,展現為人做事的真理,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方位、多層次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
《書立方》編委會編 ·國學普及讀物 ·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